楠木軒

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學習成績什麼的都不重要?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經典

微博上有一個很火熱的話題:你支持快樂教育還是壓力教育?

幾乎所有還沒有孩子,或者孩子不在小學至高中階段學習的成年人都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快樂教育。

沒有人希望自己將來的孩子或者正準備幼銜小的孩子,步入應試教育的壓力中。

這種壓力不僅存在於孩子本身,也會給家庭中的爸爸媽媽帶上枷鎖。

輔導孩子作業的家長彷彿又回到了學校,以前沒認真學的科目,現在都要重新撿起來。

研究教材的中解題的方法,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問題,而是要站在孩子的思維角度來解題。

比孩子學得還認真,因為只有家長學會了,才有可能去輔導孩子。

在孩子沒有上小學之前,我們覺得他們天賦異稟,聰慧異常。

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説不定以後就是一個科學家或者某行業的領導人。

然後,上小學之後,特別是那些秉持快樂教育,讓孩子零基礎上小學的家長。

他們很快發現,同班的同學都已經會拼讀和認字,算術也是200以內加減毫無壓力。

而自己的孩子次次考試都是墊底。

這個時候,還能有幾個家長坐得住?

還不是大把錢拿去報補習班,想要讓孩子能跟上同齡人的進度。

其實,對於墊底的成績,孩子比大人更在乎。

你覺得你給了他自由玩耍的快樂童年,而孩子在班上受到的待遇,讓他並不快樂。

對於成績差的同學,在班級裏面都是不受待見的。

不論是老師或者同學,他們對差生的看法就是:

你的父母都不管你,所以你的成績才這麼差。

你的父母不重視你,所以我們可以隨意欺負你。

心地善良的同學可能不會欺負你,但是他們會用同情的眼光看你,覺得你挺可憐的。

而另一些同學,可能不止從言語裏處處流露出嘲諷的語言:

你看你才考這麼點分,太笨了吧!

你爸媽是沒錢給你報輔導班嗎?

......

他們甚至還會用拳頭來表示對你的不滿。

所以,家長以為的快樂,可能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快樂。

因為,如果只想讓孩子快樂,給他一部手機就可以了。

但是這種快樂的背後,是空虛,是無力。

如果,你不能做到讓孩子一輩子吃飽穿暖,衣食無憂,讓他們不太需要面對失敗就能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獲得更多的認同感。

那就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學習讀書,孩子可能有壓力不開心。

但孩子能通過這樣的學習,獲得收穫快樂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