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變朱棣贏得勝利,假如你是朱允炆,該怎麼做才能消藩成功?
建文帝即位前,就已經準備要削藩,朱允炆很清楚,對他威脅最大的不是蒙古人,而是那幾個叔叔輩的藩王。建文帝繼位後,即刻執行削藩,黃子澄的建議是:
“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建文帝最終決定削藩,採用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廢掉實力弱小的藩王,再找機會對付朱棣。這一舉動直接逼反了朱棣,還給了朱棣造反的理由,那就是清君側。經過三年戰爭,朱棣贏得的勝利,朱允炆削藩失敗,還搞丟了皇位。
作為一國之君,削藩勢在必行,那麼不妨假設一下,朱允炆應該如何操作才能確保成功削藩?
一、實行“推恩令”
黃子澄在商議削藩的問題上,曾提到過漢朝七國之亂。在黃子澄看來,如果藩王發生暴亂,中央派兵就可以直接剿滅,這明顯就是紙上談兵。明初的藩王勢力強大,誰能保證中央出兵就一定能削藩成功?黃子澄這海口誇得未免有些不自量力。
漢景帝年間,藩王成為漢朝心腹大患,該到削藩的時候了,但漢景帝一直在猶豫。畢竟當時藩王還沒有反,如果削藩不當,或會直接逼反這些藩王。御史大夫晁錯力主削藩,商談之後,漢景帝同意了晁錯的建議。
漢初的藩王權力很大,財政、軍事、行政權都在藩王自己手裏,形成割據力量只是時間問題。漢景帝削藩方式是直接減少藩王封地,土地是一切的基礎,剝奪封地觸碰到了藩王的核心利益,所以藩王們紛紛起兵造反。
當然,這些藩王起兵,也並非都是因為中央削藩,他們也同樣有着取而代之的野心。人的慾望是無限的,哪怕吃盡穿絕、富貴一生,有些人仍不會滿足,他們有着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比如造反。好在當時漢朝有位強悍的將領,周亞夫,正是在他的指揮下,僅僅三個月,漢軍就平定了吳楚聯軍,七國之亂也告一段落。
事實上,在此之前,西漢名士賈誼曾經建議漢文帝:
“割地定製,令齊、趙、楚各為若干國,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
意思就是各藩王把封地分作若干份,讓他的兒子們分別繼承,以此往復,藩王的封地就會越來越小,直到再無可分的土地為止。原本大塊的封地越來越小,藩王的勢力也會逐步下降,不論藩王有多少,只要實力弱小,中央控制起來就很容易,於是不費一兵一卒就能達到削藩的效果。
賈誼的方法很高明,但當時的漢文帝並沒有採用,而是把這個雷留給了漢景帝。漢景帝時爆發七國之亂,是用武力鎮壓下去的,雖然藩王實力大減,但仍對中央有所威脅。到了漢武帝時期,武帝採用了主父偃的建議,執行“推恩令”,方法和賈誼的理論基本一樣。皇帝以賞賜的名義,除嫡長子之外的兒子們,給他們以封地,看似冠冕堂皇,實際上是軟刀子傷人。
經過七國之亂,藩王勢力有所降低,推恩令才得以實行,於是乎藩王割據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朱允炆在削藩之時,同樣可以採用這一方法,當然了,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如果實行推恩令,不能保證藩王問題能完全解決,畢竟當時燕王朱棣實力雄厚,武力較量或許不可避免。而一旦實行了推恩令,最起碼朱棣便無法用靖難來做幌子,這無疑斷掉了朱棣一條手臂。
造反是需要時機的,且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生活,不是人人都想過的。不論朱棣十分決定造反,朱允炆如果實行推恩令,都利大於弊。
二、積攢實力,等待時機
漢朝七國之亂之所以能平定,主要在於中央軍的強大實力,且有周亞夫這樣的猛將,換言之,削藩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實力。從動員士兵數量和資源總量,朱允炆絕對要強過朱棣,而從將領素質、謀臣水平來看,就差了不少,所以説朱允炆削藩的時機不對。
朱棣駐守在北平,經常和蒙古人作戰,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士兵素質也比中央軍高一些。朱允炆剛剛繼位,寸功未立,寸草未得,也沒有太多執政經驗,更不懂軍事。朱允炆需要的是抓緊學習,皇帝可以不懂細節問題,但戰略層面的事情必須清楚,否者削藩就純屬胡鬧。
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而朱允炆本身就是個不甚強壯的皇帝,屬下也會敷衍了事。朱允炆即位首先要積累實力,不論是自身威信,還是人才儲備、或是資源儲備,都應該開始謀劃。等到時機允許,準備就緒,再着手削藩,或許不能保證絕對成功,但自保應該沒有問題。
朱允炆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缺少一位姚廣孝這樣的謀士。要朱允炆短時間達到朱棣的權謀、軍事水平,那明顯是不現實的,所以朱允炆需要人才。
三、任用合適的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國家選用人才,有一些必須要皇帝親自決定,軍隊選拔小兵可以不用皇帝插手,但國家的核心官員,皇帝必須心中有數。朱元璋如此精明,卻給朱允炆留下了幾個腐儒,這可真是耽誤了大事。
將在謀而不在勇,戰爭不同於兒戲,如果決策層出現重大失誤,那麼將會產生無法挽回的損失。倒黴的是朱允炆身邊都是一羣紙上談兵的貨色,朱允炆本身還缺乏判斷力,所以説靖難之役,從一開始朱允炆就佔據了下風。
這削藩的決策,只是齊泰、黃子澄即興之舉,但這不代表朱允炆絕對會失敗。比如靖難中的白溝河之戰,朱棣是險象環生,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勝利,而朱棣面對的只是庸才李景隆。我們從中看出一個問題,如果朱允炆能選用合適的武將,還是有機會擊敗朱棣的。
當時能用的武將還有郭英、耿炳文、徐輝祖等人,之後還有盛庸、鐵鉉等等,偏偏朱允炆選擇了李景隆。如果換上一個稍有軍事常識的將領,或許都不會敗得這麼慘。總之,一方面朱允炆沒有做好相應的人才儲備,另一方面,朱允炆沒有選好這場戰爭的主帥。
當然,消藩這件事之所以會失敗,還有很多因素在裏面,包括軍隊的戰鬥力,包括戰略和戰術問題,包括人心問題,還包括敵方陣營的問題,總之是陰差陽錯之下,朱允炆失敗了。
事實上,朱允炆還是有很大機會削藩成功的,在決策層面上,哪怕他做對一點,都有可能成功,但他全部做錯了,等到意識到錯誤時,已經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