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芳蓉考進北大選考古,有人在替她擔心什麼

  【光明時評】  

作者:李勤餘(媒體評論員)

近日,湖南耒陽考生鍾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成績,名列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第四名。鍾芳蓉決定選擇北大考古專業,在網上引起了熱評。在部分網友看來,考古是個冷門專業,畢業後還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另外一部分網友則認為,她完全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平心而論,上述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自然是每個人的權利。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就認為,上大學選好的專業,比選好的大學重要;選最符合自己興趣的專業,比選最賺錢的專業重要。這個道理簡單質樸,卻又一針見血——如果不熱愛,又怎麼可能有前行的動力?考古專業對鍾芳蓉的一生意味着什麼,只有她心裏最清楚。然而,部分網友的“潑冷水”看似不解風情,卻也不乏現實的考量。考古,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專業,沒有時間的積澱,強求速成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有些話或許“不中聽”,但也不必急着全盤否定。

其實,我們不必為鍾芳蓉太過擔心。第一,她足夠優秀。能在艱苦的條件下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證明她的毅力和能力都足以應付接下來可能遇到的困難。第二,互聯網為她帶來關注度,也讓她有可能得到更多幫助。諸多考古界知名人士和考古研究機構已通過網絡紛紛對她表示支持,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寫信鼓勵她“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唸書”。可以想見,一場意外的風波讓該女生今後的考古之路走得更“順暢”,對她個人來説,這無疑也是件好事。只是,真正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對一些專業總是缺乏信心?

“家中沒有礦,就不要選某專業。”這樣的話,大家都不會陌生。部分“錢景”不讓人看好的專業,尤其是文科專業,常常成為“勸退”考生的説辭。不管有沒有此次事件帶來的爭議,這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當然,沒有人生活在真空裏,從未來生活出發,選擇“實惠”的專業,可以理解。但如果籠罩在我們之上的,是一種功利化、純粹實用主義的氛圍,那麼學術研究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必然是畸形的。就拿考古來説,或許它並不賺錢,可誰又能否認該研究領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意義呢?

我們需要富裕的物質生活,也離不開豐富的精神世界,兩者本不該構成矛盾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措施,來為那些投身理想的學子提供基本的保障?“錢景”如何,不該成為選擇專業的第一甚至是唯一標準,這一觀點能否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共識?

互聯網放大了輿論對這一事件的關注,這使鍾芳蓉成了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我們更希望,下一次類似事件中考生的選擇,不會再成為公眾爭論的話題。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5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3 字。

轉載請註明: 鍾芳蓉考進北大選考古,有人在替她擔心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