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文科女狀元,語文僅差1分便滿分,如今她發展還好嗎?
“新三屆”這個詞對現在很多學子來説可能很陌生,但對於老一輩們來講,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大部分情況下,“新三屆”指77、78、79那三年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大學生,這些學生當年被寄予了很大希望,社會盼着他們能夠走上不同崗位發揮才華,讓祖國的未來更美好。
因此,不管如今多少人認為高考有種種弊端,都無法否認高考的歷史作用。1977年,關閉了十年的高考考場大門再度開啓,570萬報考的學生裏只有27萬多被成功錄取,可見競爭如何激烈。當年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文科狀元劉學紅,便是“新三屆”中的一分子。
2年過去了,劉學紅心裏快要失去希望。她想,這樣的生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也許自己將來能擺脱農活,去做個售票員之類的工作便已經是最好出路了。不料,生活很快便給劉學紅送上了驚喜:
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經歷的一切仍然深深刻在劉學紅的腦海中。那一年的高考是寒冷冬天進行的,在此之前,劉學紅與其他待在公社裏的知識青年一起走了近1天的路,才趕到報名點成功報名。
劉學紅的母親為了支持女兒,從同事那裏找到幾份以前的高考卷,但人家不肯借走,劉學紅只能鄉下、城裏來回奔波,和母親同事的孩子一起學習。“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厚積薄發的道理人人皆知,劉學紅便是在這樣的努力中緊張等待走入高考考場那一刻。
皇天不負有心人,那一年的高考,因為報考的人員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出的題目也都偏向基礎性,劉學紅看到卷子便鬆了一口氣:沒有想象中難。她參加的語文考試,試題便以作文為主,作文佔70分,總分100分,題目為《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裏》。
這個消息一度在劉學紅身邊的圈子裏造成轟動,更讓人驚訝的是,查閲當年資料可知,劉學紅的語文考了99分,僅差1分便滿分了。劉學紅因此順利被北大錄取,成為大眾寄予無限希望的“新三屆”大學生之一,如今多年過去了,她的發展究竟怎麼樣呢?
劉學紅不止一次地感謝高考的恢復,讓她迎來命運轉機,她整個的人生因此而改變。如今的她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生活安穩平靜、比較富足,偶爾還會參加一些活動。她曾將自己當年參加高考的准考證交給國家博物館收藏,讓這張承載了歷史記憶的小紙片被更多人看到。
即使到了現在,劉學紅還記得當年是如何從校園裏走出,迎來人生機遇:由於在大學期間表現優異,劉學紅從北大文學系新聞專業畢業後便被分配到中國青年報,她非常喜歡這份貼合興趣的工作,每天上班都精神十足,做採訪時更會細心準備,每次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出色;
也是因為肯努力,劉學紅漸漸從一個記者升為總經理,她緊跟着時代步伐,在自己的崗位上創新求實,根據行業的變化參與創辦了中國青年報網站:中青在線。
她還曾創辦了“教育導刊”、“電腦·網絡·市場”專刊等,即使對這些不太熟悉,你也一定知道中青在線是國內的主流媒體之一,其傳播力與影響力不可小覷,為當代青年的文化、心理、職業等需求服務的同時以發佈權威新聞為主,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綜合性青年網站。
高考便是“十年磨一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都在靜候試鋒芒的那一刻。也許劉學紅的故事能夠給你一些啓發,也許你覺得這個時代成績並非唯一出路,但如果連為之努力都做不到的話,人生不過假裝瀟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