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戀愛心理學”講座現場。圖/武漢大學微信公眾號
近日,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在高等學校開設家庭家教家風必修課的建議”時表示,鼓勵高校加強戀愛心理教育。
據媒體報道,此前已經有包括武漢大學在內的多所知名大學開設了“愛情心理學”之類的課程,頗受學生歡迎,一項調查也顯示,近九成大學生支持開設“戀愛課”。還有高校嘗試把課程內容放在網上,報名的學生很多。看得出來,大學生對“戀愛教育”有着很強的剛需。
實際上,類似的選修課程和講座,一直都有,而且很容易作為“新聞”被媒體關注,講授愛情課的老師,也容易成為網紅。比如,復旦大學的梁永安教授,本來是研究文學的,因為在課堂上談論愛情,幾乎成為明星級人物。
這説明人們仍是以一種獵奇心理來看待大學生的“愛情課”,它似乎是不同尋常、值得玩味的。現在教育部的表態,有助於讓這些課程走向“正規化”。儘管和上述人大代表提出的“必修課”還有一定距離,但更多大學開設選修課,則是可以期待的。
大部分學生都是在18歲開始自己的大學之旅,這是法律和文化意義上的“成年”,父母把孩子送到大學,也都長舒一口氣,認為孩子可以“真正獨立”了。家長不再把孩子談戀愛看成是“早戀”,而是暗暗期待他們能夠有所收穫。
但是,大學新生身處異鄉或者都市的大世界,他們要接受的新事物層出不窮——愛情當然是其中最美好的,但也是最“難辦”的。
▲教育部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的答覆。截圖來自教育部官網
現在年輕人中流行一種“社恐”文化,很少有人認為自己是“社牛”。這並不意味着絕大部分年輕人真的是“社恐”,卻也反映出一種普遍的心態:和“80後”“90後”相比,“00後”年輕人似乎更喜歡“一個人”的生活。
不難想象,等到他們大學畢業,很快就面臨着“催婚”的局面,進而發展成個體和“原生家庭”的矛盾。這是當下社會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社會期待年輕人早早結婚生育,卻連如何去戀愛都沒有教會他們。因此,“愛情心理學”或者“愛情社會學”,乃至“愛情政治學”,都是十分必要的。
我們不應該簡單理解,愛情心理學就是教人如何“找到”一個對象,或者保持一段親密關係,而是應該在寬廣的意義上來理解:年輕一代,如何與自己的“社會關係”友好相處?如何更好地理解“愛情”“婚姻”和“家庭”,並從而構建出一種寬容、友善的愛情文化?
對愛情,每一代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不能指望“愛情心理學”能教給年輕人談戀愛的技巧和策略,也不要指望老師能夠提供一個標準答案。但是,這樣的課程仍然可以作為一種年輕人生活的“支援”。
尤其是最近幾年,很多大學的學生長期都在上網課,沒有正常的“校園文化生活”。在這個時候,這些年輕人可能更加孤獨,他們需要更多關愛——倒不一定是狹義上的愛情,而是更廣闊的心理支撐。
能正確認識家庭關係,學會情感表達,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是大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也能一定程度幫助其提高自我調節及抗壓的能力,同時也是高校培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內容。
高校裏的“戀愛課堂”並不“提供”男友或者女友,卻可以成為一個年輕人身心成長的空間。實際上,這門課程,不只可以為年輕人提供傾訴和交流的機會,更能讓他們意識到,從愛情出發,可以抵達更廣闊的世界,人生有更多可能性。這就相當有意義了。
撰稿 / 張豐(媒體人)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