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多吃了一個餃子,我發現老公出軌了”:再好的婚姻,都要談錢》,看到這樣標題的推送,你是否有興趣點進去看?從這篇文章的閲讀量來看,至少有9.3萬人這麼做了。這篇文章發佈於4月26日,次日就獲得了近十萬的閲讀量。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女人被出軌的故事,“女人,擁有這項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隨後開始推薦理財課。
如今,投教平台的廣告活躍在短視頻、公眾號、微博上,傳遞着這樣的信息:學理財,買基金,就能成為人生贏家、走向人生巔峯,而這一切的第一步是:報名理財課。
上了課的學員們,獲得財務自由了嗎?這些平台、理財課靠譜嗎?
學員講述:“終身學習”只持續一個月
小君(化名)是十倍學堂的金卡會員,她和記者講述了她購買理財課的親身經歷。去年7月,她交了8888元購買十倍學堂的金卡會員。金卡會員號稱可以終身學習,事實上,這場學習只持續了一個月,今年年初,她總算要到了收據和合同,而退款則至今沒有消息。而這場學習只持續了一個多月。“我們現在有六七個學員羣,大家都沒有得到退款,每個羣有四五百人。”小君説。
小君被理財課吸引,是因為看到微信公眾號“不二大叔”的一篇推廣十倍學堂的文章。“這篇文章讓我覺得,用閒置的錢賺額外的收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隨後小君花7元購買了十倍學堂為期一週的理財課程。
報名後,小君進入了學習羣。學習羣氛圍熱鬧:“進羣學習7天課程的過程中,羣裏的老師都挺認真負責的,經常回答我們的問題,羣裏的同學都特別積極學習,當時就覺得十倍學堂挺靠譜的。”
在學習羣裏,老師帶着大家一起閲讀《小狗錢錢》,觀看崔勇小白營直播課程、房地產直播課程,還有號稱是國信證券的張帆老師為大家上股票課。在一週的學習中,老師向大家推薦了進階版終身會員,金卡會員號稱可以“永久看2個平台所有課程,永久社羣終身指導,永久看直播課,永久助教一對一諮詢,加入崔勇老師知識星球,永久崔勇老師線下課程,永久崔勇老師私教羣服務”。
除了“終身”“永久”這些字眼,更讓小君心動的是羣裏時不時跳出來的老師購買基金獲得收益、學員購買金卡會員的截圖。老師號稱,金卡會員原價13999元,限時優惠只需8888元。這些截圖讓她相信:上了理財課就能獲得收益,同學們都在競相購買。於是,她支付了8888元購買了金卡會員,成為141期2班金卡會員。
支付後,負責老師要求小君將支付截圖曬到羣裏,小君才明白,原來羣裏曬支付截圖的同學是因為老師要求,並不是自願。她曬的支付截圖,於別人而言,也是一塊誘人的奶酪。
但真正讓小君感覺上當的還是課程內容。“金卡會員所上的課程與此前7天的培訓課程內容差不多,這些課程也都是原本就錄製好的內容。”
購買前老師所説的通過投資賺回學費甚至實現財務自由,看來是無法實現。不僅如此,課程持續一個多月後,越來越多的學員開始質疑,並且要求十倍學堂提供會員費的收據和合同,但都沒有得到合理答覆。質疑的學員被踢出羣聊,負責跟進的“班班”(對接學員的負責人)們不少也出現離職,而沒有人再接棒後續的服務。
小君沒等來退款,卻等來十倍學堂人去樓空的消息。而一些老師們也加入了維權的行列,一名自稱是十倍學堂老員工的老師表示:“本人舉報公司拖欠幾十人的工資不發。大家着實被割了韭菜。”
十倍學堂“暴雷”了,還活躍在大眾視野中的還有微淼商學院、啓牛商學院、米堆學堂、尚德等。在某網絡投訴平台,這些學堂、學院的投訴量不少,比如微淼商學院的投訴量為1038,啓牛商學院的投訴量為783。這些投訴與小君的情況大體相似:以10元上下甚至0元的低價上了體驗課,被老師勸導,購買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進階課程,經濟條件不許允許的還被勸説開通了分期支付,購買前老師表示可以退款但都退款無望。
被人為製造的“理財焦慮”
為何理財課如此誘人?或許對這些投教平台而言,焦慮是第一生產力。
一位已經離職的負責人曝光了一份十倍學堂“六天SOP(標準操作程序)”的文檔。調動學員們情緒的原來是一套機械化的流程和話術。比如,這套流程要求負責人們在開營前做好“熱羣”“製造焦慮”“提升興趣”的工作,要求負責人帶學員進行書籍閲讀,至於學習感悟,流程要求負責人“一次水三個感悟,氣氛帶起來”。所謂“水三個感悟”,是指發佈三個“水軍感悟”,這些感悟已經全部寫好,放在一個《小狗錢錢水軍感悟》的文檔裏。
流程列舉“私聊必發話術”,其中的重要內容是“製造危機私聊”:“錢已經不值錢,物價一直在漲,工資一直不動,再不理財後期遇到什麼事情咱們只能束手無策,賣房賣車,現在不理財就等於慢性自殺哦。”“想學習理財一定要跟着專業的老師學習自己不要瞎研究,自己研究無非就是充當市場的嫩韭菜被人宰割。”在上了幾天的課程後,流程要求負責人“私聊方向往進階班方向去引入,比如可以介紹進階班、曬收益、曬進階班羣內學習氣氛”。
曾吸引小君買理財課的微信公眾號“不二大叔”還在不斷更新。就在4月26日,該公眾號發了這樣一篇文章《“因為多吃了一個餃子,我發現老公出軌了”:再好的婚姻,都要談錢》,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女人被出軌的故事,隨後開始推薦微淼理財課,“有錢才能跟命運抗衡”“辭職帶娃的第5年,她的存款是老公的3倍”。不到兩天,9.3萬個閲讀量。
這類廣告十分常見,“如何防止被社會拋棄”“普通人如何年入20萬”“大學生應該如何理財”“藍領造富的時代來了”是常見宣傳語。據某財商教育平台業內人士透露,財商教育消費羣體大多數可支配收入在50萬元以下,超過一半人沒有投資經驗,主要職業為公司職員、銷售、教師,以及剛畢業的學生、剛成家的年輕小夫妻或新晉寶媽。
阿玲(化名)就是一個全職媽媽。“知道我沒有收入來源,老師就跟我説,知識救濟良藥,學到中期就能賺回學費,還能造福家庭,改變未來,否則一輩子碌碌無為,人生就完了,永遠不能財務自由。”在老師的勸説下,她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報名了微淼商學院6998元的進階班。由於要帶孩子、做家務,她只能晚上上課,但上課的內容與她的實際生活很遙遠,她開始要求退費。“聯繫老師要求退費,不給退,還以車輪戰模式,感覺身心被貶低,説‘不學習永遠看不到未來’,‘難道不想給孩子一個美好未來,讓孩子一生就跟你這樣碌碌無為’,‘要是家裏有人生一場大病,那就整個家庭就完了’,讓我一度情緒崩潰,低落懷疑人生。”
一方面是製造焦慮,一方面是炮製“雞湯”。記者購買了微淼商學院的小白理財課,老師發來的課表顯示,這些課程包括“如果你愛ta一定要讓ta學會理財”“對於年輕人,財務自由有多重要”“我的草根同學的財務自由之路”。“胡蘿蔔加大棒”的營銷方式,讓不少只花了7元到12元不等費用的學員進一步購買昂貴的進階課程。
而號稱可以退全款的進階課程是否真的能輕鬆退款?根據微淼的規定,進階課程“學完24周全套課程,並且獲得畢業證,兩日內覺得課程價值低於價格可以全額退款”,但投訴的學員反映,畢業證是由微淼發放,這個過程缺乏外部監督。對於消費者要求微淼退款的這些投訴,記者4月28日致電微淼商學院客服,客服稱會有負責人當日回覆記者,但截至發稿,記者並未收到回覆。
投教平台與證券公司的合作到底是課程還是廣告?
十倍學堂“六天SOP(標準操作程序)”規定,小白課第六天,負責人開始重點推薦金卡會員,併發布提前準備好的收益羣聊圖將被髮到羣裏,並配上文案“他們買的所有的基金都是我們四大部門分析了好久得到的結論”。
小君告訴記者,老師在羣裏推薦了一些基金,她出於信任,買了三支,卻虧損了。“跟隨崔勇定投的基金也都是垃圾基金,且都買在高位,騙我們高位接盤,損失慘重。”小君回憶。
這些財商平台推薦學員股買基金、股票不是個例。在投訴平台上,有網友表示:“2395班大部分人購買了建信上證50ETF(510800),基本都在2.7元以上購買的,在2021年1月18日‘除息日’所有人在虧損(開盤價由前一日收盤價2.735降為2.63元)的情況下,繳納了幾十至幾百元的利息税,到2月4日最低價2.47元時,所有人虧損!”有網友投訴:“先是12元的課給我們洗腦,在課程中又誘導我在華泰證券開户,叫我們打新,買他們的紅利ETF基金。之後只要是上班時間各種股票推薦電話不斷,對我構成了各種騷擾。”
微淼商學院在官網上宣稱“只做純粹的理財教育”“不賣保險,不賣理財產品”,遭到學員們的質疑。投訴的學員們認為,當老師從幾百支股票裏選出幾支,就是一種推薦行為。
網上流傳有一張截圖顯示“華泰證券已經與以下知名投教平台建立合作關係”“在課程中進行軟性植入,協同打造投教課程”,微淼商學院就是合作平台之一。記者以學員的身份諮詢微淼客服,客服告訴記者:“微淼與華泰基金有合作。”華泰證券線上人工客服告訴記者:“我們和微淼有廣告宣傳合作。”“我公司開户佣金政策統一為萬3,如您通過微淼的二維碼開户可以得到佣金優惠。”
投教平台與證券公司有合作,而投教平台又通過課程向學員推薦理財產品,這種推薦到底是客觀分析,還是把學員當作韭菜?媒體報道稱,某財商教育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只有企業管理諮詢、經濟貿易諮詢等業務資質的機構正在變相從事‘財商教育’業務,這些財商教育平台以教育名義薦股薦基,與個別股市莊家合謀製造”殺豬盤“割散户韭菜。”
專家:焦慮情緒嚴重的羣體容易被瞄準
湖南工商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楊東曉表示,學了理財課也不可能“逢買必漲”,要想做好金融投資,首先必須是要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這表現在對金融運行機制的理解以及對市場環境的準確判斷,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經過系統的學習以及對市場的深入調查研究;另外由於市場變化的速度很快而且還存在大量不確定性的因素,還需要一點運氣。
他認為,現如今理財課程火爆的主要原因在於,現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了消費主義盛行,而我們國家當前的主要矛盾又在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所以導致了很多人的焦慮心態,讓他們對錢產生了急迫的需求,而剛畢業學生、家庭主婦、工薪階層這幾類人是焦慮情緒最為嚴重的羣體,所以很多這些所謂快速致富課程把目標瞄準了這一類人。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易旭表示,投教平台以教育名義推薦有合作的基金、股票,可能涉嫌虛假宣傳及非法經營,披着投資者教育外衣,賣高價課、薦股的公司及“老師”可能根本不具備相關從業資質,甚至連專業知識都不具備,風險極大。此外,不少投教平台喜歡用年收入、投資收益、年化率能達到多少、後期能將學費賺回來能話語賺回來這類話語吸引消費者,《廣告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廣告不得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
瀟湘晨報 記者李姝 實習生雷碧柔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