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驥老師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今年八十六高齡了。2017年我們礦校首屆初中班畢業四十七週年師生聚會,他因身體原因未能參加,成了我們聚會的一大缺憾。
馬老師從淮南煤礦中專學校畢業,先在礦辦公室幹文書,後到礦校任教。我們在1969年上初二的時候,他擔任我們的班主任並教語文課。馬老師的板書是標準的楷書、隸書,書寫非常的規範,就像字帖一般。效仿和臨摹他的板書,使我的鋼筆字長進不小,為日後練就一手寫大字標語刻鋼板的功夫,奠定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基礎。本篇第二張老照片上的題字,我判定就是馬老師的筆跡,太熟悉了。
馬老師的語文教學,很重視我們的課外閲讀,那時可讀的書很少。有次我和同學去他住在四分會的家,他從書架上找出來好幾本魯迅的雜文集,讓我們閲讀和學習。我喜歡作文,每次他給我的批語都很長,給予我鼓勵。記憶最深的是,他給我作文的批語,寫下的八個字:“堅持數年,必有好處”。這是借用當年主席的語錄,來督促和激勵我。這八個字,如鞭似火,鞭策我前行,不敢懈怠。
我也算沒辜負馬老師的期望,走向社會,我堅持讀書寫作,從幹文差事起步,一直沒脱離這行當。2003年,我們首屆礦校高中畢業班畢業30週年師生聚會,我把淄博日報社編委、高級編輯陳東昇老師的雜文點評集《芳草地》(山東文藝出版社)送給馬老師,書中選編了我發表過的12篇雜文隨筆。第二天,馬老師專門給我打電話,表達了對我文字的肯定,並語重心長地鼓勵我繼續寫作,力爭有所作為,令我感動和難忘。我牢記馬老師的囑託,不懈努力,2007年我的第一本書《紙上得來》面世,書名就是藴含着我的人生與讀書和寫作分不開,也包含着馬老師的培育之恩。
馬老師性格温和,從不輕易批評學生。有一學期,班裏投票評選三好學生,名額五個,我最後一名沒過半數。馬家驥老師宣佈得票前五名當選。我覺得沒過半數,面子過不去,就認真地告訴馬老師我不要這個榮譽。馬老師也沒批評我,只是嘿嘿一笑了之。全校發獎大會在礦俱樂部舉行,當宣佈領獎時,喊到我的名字時,我執拗着不上台。馬老師怎麼勸我,我也坐着不動,滿場人不知啥原因。最後台上領獎狀的同學幫我領了下來,並一直帶回學校。事情過去了三十多年,本來我以為只藏在了我的心裏。沒成想我們高中畢業三十週年師生聚會時,在去接馬老師、劉心霖老師的車上,馬老師和我開玩笑地重提此事,令我愧疚不已。
馬老師給我們擔任班主任期間,正逢非常年代。他領着我們學工,在機廠各車間勞動實習數月;還領着我們在校園挖防空洞;也領着我們下井參加奪煤大戰,記得有一年的元旦前夜馬老師和我們,在井下度過了“五更分半年,一夜連雙歲”的夜班。有時我和朋友開玩笑,就説我曾在煤井底下幹過兩年呢。回憶起來,馬老師與我們相處的日常,言傳身教對我們的薰陶和影響,遠遠高於課堂上學到的東西。
八十年代初,淄博礦務局成立一中,馬老師調入一中。有一年春節,我與同學相和平、孫德森去馬老師在一中所在地寨裏安的新家探望他。正巧他家人回孃家去了,馬老師一人在家,一看我們來訪,説啥也不讓我們走。他隨手弄了幾個菜,與我們舉杯共盞,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和老師飲酒暢談。馬老師高興地説:“本來這個春節平淡無奇,咱們這一聚,有了特別的意義”。師生共飲,酒逢知己。記得馬老師還給我們闡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老子道德經之大道。
人生機緣,可遇不可求。雖説容顏易老,流逝的經年歲月不可留。但師恩難忘,我們對馬家驥先生的愛戴情懷,一直保留在心靈的深處。
馬家驥先生青年時代留影
壹點號 西樓空間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