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與中國合作是正確出路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經典

作為一個有幸在英國、歐洲(其他國家)、美國以及中國工作和生活過的世界公民,我感到非常充實和滿足。在過去60年裏,我對形形色色的人、企業、學習和個人發展有了諸多瞭解,對此我充滿感激。

近年來我先是從事過醫療衞生、商業以及一些學術領域的工作,後來又從事關於下一代世界公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我非常自豪地見證了不同國籍、文化和背景的年輕人如何在長輩有限的幫助下,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和成功。

我在企業工作時非常注重與中國同事、企業、政府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建立關係。我找到了加強信任關係、建立持久聯繫以及共享合作成果的途徑。

我在人生旅程中自然而然地遇到了障礙、挑戰以及一些來自不同國家、與我價值觀不同的人。他們願意並且有興趣去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且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經歷了一場世界大戰,還有其他較小的衝突。我經歷了東西方的分歧和衝突。但是,我還是發現了全球化的益處和積極影響。我見證了美國成長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在技術、科學發現以及發展中發揮領導作用。我的祖國英國和其他很多國家一樣,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同樣,我也很欽佩現代中國在過去30年的成長與發展。自40多年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也成為了技術領域的領導者,其日益繁榮讓公民受益良多。超過7.5億中國人擺脱貧困,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在我的家鄉劍橋,我看到了與中國的清華大學、華為和騰訊等緊密合作的成果。我可以證明,在一個創新和創業的生態系統中,存在可信賴的企業和個人關係。來自眾多大型企業的美國投資,與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等高校的緊密聯繫,都是典型的例子。

從我的角度來看,當我不僅僅關注世界經濟以及與全球化和合作理念有關的宏觀形勢時,我很沮喪地看到太多事件表明國際合作並沒有得到加強,反而是分歧、缺乏信任、地緣政治困境以及“脱鈎”佔據上風,這些表明我們中的一些人精心灌溉的“無國界世界”的願景正在逐漸遠去。

一些國家爆發爭端的原因不明,人們難以看清未來合作之路。

相較於一個“共贏”的未來,競爭與衝突趨勢更加明顯。目前看來,沒有跡象表明一些領導者心中有合作精神和共同目標。因此,我們要在地方和地區層面繼續努力,以跨越邊界和障礙。

在我看來,在一個邁向共同目標和國際化的全球化世界裏,主要經濟體的“脱鈎”不符合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利益。

作為對多樣性和包容性持開放態度的公民,我們要怎麼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只能建議堅持自己的信念、原則和價值觀,並繼續對下一代進行誠實的評估和表達。我們負責教育並指導他們保持開放思想,並採取相似立場。

我們有義務敦促具有更大權威和影響力的人以誠信為本,並以智慧和基於信任與開放的基本立場去影響地緣政治環境。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説,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擔憂的時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

(作者系英國劍橋大學教授艾倫·巴雷爾)

(編輯:嚴玉潔 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