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長風大野
來源 | 時光盛宴
學渣家長請留下
學霸家長請走開
今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作家爸爸。他的兒子曾經學習很差,被父母有針對性的輔導之後,成績有了極大的提高,中考逆襲,高考也最終考入武漢大學。
這篇文章,是這位爸爸輔導孩子語文的一些實用經驗(純良心分享)。他自己也説,這些都是“虎狼藥”,更適合成績中下游的孩子。如果大家家中也有語文分數上不來的孩子,可以留作參考。
圖片來源:電視劇《春夜》
肚裏要有貨
才能對症下藥
兒子的語文一直很渣,其它功課,我老婆都能解決,惟獨語文,她莫可奈何。
時間花了,卻不見效。
初三最後一學期,我只花了二個月時間,直接將兒子的語文從D級帶進A級。
讓老婆驚詫,差點把我神化。
但打開天窗説亮話,這兩個月兒子的語文水平,並沒有得到質的提高,我只是幫他解決了答題形式和方法。
換句話説,我只是提高了他的應試能力。
當然,我之所以能提高他的應試能力,反過來説明兒子的語文,其實也沒有他以前表現出來的那麼差。
小學時,兒子讀過不少書,是一個愛看書的娃。
他肚子裏是有“貨”的,這些貨也許比不上學霸,但足夠他獲得一個較好成績。
圖片來源:電影《亨利之書》
而我,則是給他找到了那條獲得應有成績的捷徑。
敏感的家長看到這裏,就會發現,我又設定了限制條件,那就是這個“學渣”必定是一個愛看書的娃,要不然,我估計我的辦法,你也用不上。
不過,大翻盤我不敢保證,但提高一些分數應該沒問題。
我接手兒子的語文時,他的成績慘不忍睹。
比如説,如果115分是A級的話,他很可能只打90幾分。
如果105分是A級的話,他就打不到90分了。
為了弄清他究竟是哪些方面出了問題,我把他一年來的語文試卷全部找來看了一遍,主要是看他的扣分點。
看多了就知道,他的錯誤是有跡可尋的。
既然有跡可尋,自然就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
在這之前,老婆之所以沒能讓成績提高,是她對待語文教育,仍然採取的是題海戰術。
現代文閲讀,文言文閲讀,專題訓練,都是一本一本去做,一題一題去做,然後給他糾正每一個錯誤。
可對於一個佛系讀書娃來説,無論他在同一個地方犯多少次錯,他都不會下功夫、有意識地爭取在下一次成功避免。
圖片來源:電影《巴黎淘氣幫》
他要學的不是語文一科,每天有無窮的信息量在他腦海疊加。
他的錯,你縱向觀察,一目瞭然,但橫向放在眾多學科中,卻不顯眼。
就算犯10次同樣的錯,對佛系的他來説,都是首犯,所以,每次他都犯得清新自然,漫不經心。
你若痛心疾首地跟他説:“又錯了!都錯了無數回了!”
他瞟你一眼,冷冷懟你一句:
“用得着這麼誇張嗎?最多兩回。”
所以,我一向反對語文也用題海戰術,那幾乎是一種災難。
對我來説,語文學習就是一種休閒。
做別的功課累了,想調劑一下頭腦,養一下精神,就翻翻各種雜書,那都算是語文學習。
我讀高中時,常在語文課上讀閒書,對我來説,那就是語文學習。
甚至我不交語文作業,老 師也不管,只要我能保證語文考試每次全班前三就行了。(為什麼不需要全年級前三,後面我有答案。)
抓到籃子裏的不都是菜
答題是有標準化程序的
現在來輔導兒子,我也不主張他做更多題,在最後時刻,如果為了語文,而搶佔別的學科的時間,那麼語文上了A,別的也有可能回落到B去。
所以,我只找核心,只抓關鍵,每一種題型該如何回答,我要讓他倒背如流,形成條件反射。
而要形成條件反射,就必要把“答題公式”牢固掌握,就像掌握數理化公式一樣。
舉個例子吧:
閲讀理解,在我輔導他之前,兒子甚至從沒認真分析過題義。
題目究竟要求自己回答什麼?考點在哪裏,出題老師的意圖是什麼?
他全搞不清,完全是按自己的意思,胡答一氣。
有時題目明明有三問,他答完一問,因為把空格填滿了,他就不管後面兩問。
他甚至都不知道語文的得分點,也是有步驟的。
比如説古詩詞閲讀理解,請你就其中的一聯(首頸頷尾),進行賞識。
放在平時,你怎麼胡説八道都可以。
但在試卷中,人家早就規定了的答題方法和步驟,模板如下:
這兩句詩,運用什麼手法或修辭,描寫了什麼事情、畫面或意境,展現(表達)了作者什麼心情(感情),揭示(表達、藴含)什麼感情、志向、情操、志趣。
好!你沒説手法或修辭,扣一分。
你沒説描寫了什麼事情、畫面或意境,扣一分。
你沒説展現或表達了作者什麼心情,扣一分。
你沒説揭示了什麼志向、情操、志趣,扣一分。
這便是4分題的來由。
所以,有時你發現你家娃的試卷明明答得滿滿當當,而且似乎也有道理,但閲讀老師只給一分。
你疑惑不解,去找老師,老師説:
我給他一分,只因為他卷面乾淨,不給分,也是可以的。
他答了這麼多,卻沒有一個得分點。
那麼,這首詩究竟描寫了什麼意境?表達什麼心情?揭示了什麼志向或情操?
對於初中生來説,與其説是考內容,不如説是考形式。
考試的目的,不是需要你把一首古詩審美出獨一無二的新意來。
恰恰相反,它就需要你的大眾情感,或者大眾認同。
針對邊塞詩、山水詩、田園詩、羈旅詩、懷古詩等類型,它早就制定好了答案,放在那裏等你。
你好好把它們背出來,便行了。
等到考試時,你只要判斷它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你就可以照着答案填上去就行了。
如果你完全理解了這首詩,你也可以答得更精準一些,不理解也沒關係,你就按標準答案答題便是,4分也可以保證得到3分。
整個中學的語文教學,都是從一種大眾審美出發的。
目前是為了追求人類情感和漢語邏輯的共性,所以才設置標準答案。
在少年的這個階段,不需要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哈姆雷特,它只需要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哈姆雷特。
這其實是為了統一價值觀,要不然社會會亂套的。
你只有明白大多數人心中的哈姆雷特是什麼樣子,以後你才有可能創新出奇,再挖掘一個嶄新的哈姆雷特。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讀歷史,讀得越多,離中學時的標準答案越遠。
比如説,對李自成、洪秀全、曾國藩等各色歷史人物的評價。
兒子做再多的題,如果不懂這些,不去認真總結各種條條框框,那都是白搭。
所以我不要他做題了,直接背初中語文答題公式。
比如説,請問詩中加點字詞是什麼意思?
你不是直接説此字詞的意思是什麼,就完事了,這隻能得1分。
它是有答題公式的:
- 你要先解釋字詞的本意(1分)
- 再説這個字在句子中表達的意思(1分)
- 然後分析這句詩是什麼意思(1分)
- 這句詩表達了什麼思想情感(1分)
你也許會説,這不是答非所問嗎?
可人家是一個4分題,標準答案設計時,就有這4個得分點。
你少答一點,就扣1分。
小學背誦很有必要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又比如説,文言文,其實是兒子的強項,可他依然得不到分。
我之所以説是他強項,是因為在小學時,我與兒子曾共同朗讀過《三國演義》(我現在後悔,應該要朗讀《東周列國志》,可能效果更好,因為東周比三國更文言化一些。)
為什麼要與他共同朗讀呢?
是兒子無論如何也不想朗讀這麼厚的一本書。
所以我與他約定,每天早晨,與他一起讀幾頁,我讀一段,他讀一段。
我讀的時候,他用手指着我讀的地方不停移動就可以了。
因為他若不指着,我怕他根本不聽我讀了什麼。
大作家賈平凹老師曾説,他在寫作之初,朗讀過大量明清筆記小説。
由此形成自己簡約、平實、生動、形象的文風。
我想讓兒子一步到位,便帶着他讀古白話文。
圖片來源: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很顯然,我過於拔苗助長了,兒子並沒有從中吸收到寫作養料,很快形成自己的文風。
但《三國演義》畢竟有很強的古意,這使得後來兒子在閲讀古文時,理解力比其他同學更具優勢。
有些古文,我讀着都有些吃力,他卻能説出故事大意。
可是,他的文言文閲讀還是得不了分。
虛詞實詞的應用及解釋,做了N多的題目,他依然丟分。
還有,把古文翻譯成白話文,他也丟分厲害。
我接手後,不要他做題了。
直接要他背誦常用文言虛詞和實詞的若干用法和意義。
只要一看到這個字,頭腦馬上呈現出它的N種用法和意義,再與考題一對較,立馬就知道是哪一種了。
至於如何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也有技巧公式在裏面:
每一個字都要翻譯,省略的意思也要表達,還要做到信、達、雅。
總之,兒子要做的,就是背誦。
萬變不離其宗,把基礎搭建好,把答題公式背得滾瓜爛熟,直至形成條件反射,那初中的語文,對他來説,就不用怕了。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謝爾頓》
最後兩個月,除了學校發的試卷,我沒要求兒子再做別的作業,甚至學校每天發的試卷,我也只是讓他看看答案就行。
我只要求兒子把幾頁答題公式背得爛熟,我隨便抽問,他都能對答如流。
(別問我答題公式是什麼,有專門的語文老師總結,網上有賣,有心的家長自然能找到。)
那會兒,老婆心裏很着急,認為不進行題目訓練,就是紙上談兵,這是要把小謝子的語文逼上絕路。
而長沙的死規則,一旦科目有得C級的,就別想上一所好中學,如果得了D,甚至連高中都進不了。
我向她拍了胸脯保證:
只要你確保其他科目都上A,語文我絕不給你拉後腿。
着急的還有兒子,這種背誦太難了。
這不是背文章,這是背一條一條的答題規則,及古字詞義和例句。
上下文毫無關連,卻要背得爛熟。
對於漫不經心了這麼多年的他來説,這幾頁紙,太具挑戰性了。
沒錯,很多學渣,有時就是不具備死記呆背的決心和習慣。
而一些能放之四海皆準的基礎知識,你不牢牢記住,其實就是不具備民族大眾情感,那麼你一答題,就有可能偏離標準答案。
所以説,這與其説是背答題公式,不如説是在形成共有的民族情感,非死記硬背不可。
兒子避無可避,每天早晨我都盯着他呢。
30分鐘,背多少新文字,複習多少舊文字,都有規劃的,不怕他偷懶。
晚上抽時間再背,就這樣反反覆覆背記,像一劑苦藥,連續吃上一個多月。
兒子總算領略了苦讀的真正含義。
在這之前,他不感興趣的,都是避開不讀。
除了該背的課文,他沒有為語文強記過,這怎麼可以呢?
我估計大多語文學渣都是這樣的。
事實證明,我的方法極為有效。
最後兩個月,一模、二模、三模考試,兒子每次語文成績都在提高。
特別是最後20多天,我們把他留在家裏,全部時間都由我們一對一定點輔導,兒子語文進步更快。
老婆其實挺佩服我的,因為她拿不下的語文,經我一輔導,就有立竿立影的效果。
她甚至認為,我能輔導好語文,別的科目也一定能輔導好,只是我捨不得花她這麼大的精力。
聽得我好汗顏的,確實,她在苦啃中學課本時,我躲在一旁,在手機上刷網絡小説。
三年高中,刷完了貓膩等好幾位大神,刷了幾千萬字,我想尋找網絡小説與純文學之間的差異。
追求滿分作文
便是想害孩子
對付學渣的作文,其他辦法都是假的,套題才是惟一出路,而套題是有技巧的。
兒子中考那年,我正好猜中了作文題,並讓兒子事先背誦了一篇類似的文章,所以作文並沒有失分。
對別人而言,中考高考作文套題很難,但對一個認真研究了題型和題義的人來説,套題其實並不太難。
只要是用心的家長,都能做到。
兒子高考,我也套中了題。
今年全國10個高考題,我只有一個沒套中,其他的,全部被我套中,只要按我的套題法去作文,作文就不會丟太多的分。
當然,這裏説丟分,是相對60分的作文,只能打30多分的學渣而言的,換了能打50多分的學霸,再來學我的方法,那簡直就是想讓自己變蠢。
偏偏有些家長,自家娃作文能打50多分了,還不滿意,還希望能得滿分。
可其實,滿分作文最是無趣。
會寫滿分作文的人,以後絕對不能從事文學創作等工作。
這就像中國曆代的狀元郎,幾乎很少成為家喻户曉的詩詞文章大家一樣。
為什麼?就因為他們太會寫滿分作文了。
提起筆,滿滿的都是套路啊,提起筆,滿滿的全是標準啊。
這樣的人,如何能寫得出獨具一幟、刁鑽古怪的性靈文章?
比如説,今年浙江那篇滿分作文,完全就是高校論文體。
這個學生,他絕對成不了作家,做高校老師則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我建議家長,滿分作文,就不去求它了。
如果有餘勇,讓孩子追求其他科目的滿分吧。
不但作文不要滿分,語文都別追求太高的分,一是語文很難追高分,太浪費時間了。
二是語文分太高,這人就把語文學蠢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他自己蠢了,把靈性的語文也給弄蠢了。。。
話説那年高考,我語文127分,這個分很高了。
不能再高了,再高就是把語文學蠢了。
作為沒有標準答案的語文,你都能打140分以上,可見你這個人比機械還標準。
這樣的人,我甚至都不建議TA大學讀中文。
TA把語文學死了,學呆了,學得太理性,所以不適合學中文。
真正的文學創作,它需要一個人獨一無二的性靈和思考,要出奇出新,而不是標準答案。
中學語文之所以制定標準答案,是為了讓莘莘學子情感和邏輯趨同,形成民族大眾情感,這是一種無可奈何之舉。
你語文能打高分,只説明你擁有大眾情感和邏輯。
而真正的漢語學習,到最後你應該是一種創新,追求的是不同。
可你已把語文學死了,很難回到最初那個精靈古怪的性情了。
這回我説明白了嗎?
若還是不懂,我也沒有辦法了。
同呼吸共命運
做好助手
對了,剛剛有家長問我,作文選那些輔導素材本?
我其實以前就説過了,高考那年,我幾乎把市面近十種作文素材都買回家翻翻,然後分門別類地把覺得不錯的素材和段落找出來,讓兒子抽時間背誦。
把覺得不錯的題目,在吃飯的時候拿出來與兒子討論。
你現在要我推薦,我都離開高考一線兩年了,我如何知道現在的作文素材是一些什麼內容啊?
家長,加油啊。
如果你真的付出了比娃們更多的精力,那你家娃再渣,成績也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上來。
你若不信,咱們打個賭,可否?
事實上,大多陪讀家長,只是做了一日三餐,對孩子們的學業,基本都是袖手旁觀,還喊着自己付出好多好多。
而其實你付出的只是隔岸觀火式的焦慮和不懂裝懂的指手劃腳,對水深火熱的學子而言,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你説你能力不夠嗎?
還真不是,你是耐性不夠。
你寧願犧牲鈔票,也不願犧牲時間,對有鈔票的人來説,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所以,你寧願與哥們、與閨蜜聊天聚會,哪怕就是聊孩子們的事,你也不願意真正與孩子“同呼吸,共命運”一回。
而自從兒子上中學後,老婆就再沒有自我了。
整整六年,她為了一個娃,把自己生生整成了一個教育家。
這六年,她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兒子的學習助手。
她從沒這麼愛過我。
除非我住院,她從沒有心心念念在我身上停留一天。
但六年時間,她的心思無時不刻不在兒子的學業上。
如清照詞説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我覺得,找結婚對象,選對人,比其他都重要。
樹媽説:
這篇主要是“應試”答題的方法和技巧,我女兒做閲讀的時候,我也在她倆身上用過類似的方法。我覺得理解題意,按照要求答題,本身也是選拔類考試的要求。大家也可以讓孩子試試看文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