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考報告(2023)》出版,今年高考命題有何趨勢?
澎湃新聞客户端
《中國高考報告(2023)》封面。受訪者 供圖
澎湃新聞從《中國高考報告》編委會獲悉,近日,由該編委會編撰的2023年度高考藍皮書《中國高考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通過新華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
《報告》從七個部分分別討論了2022年中國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題特徵、教學改革、招錄情況、社會影響和評價體系,系統討論高考綜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應對策略。
《報告》指出,通過對近三年的高考試題分析發現,信息識別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與思維建模、語言組織與表達、獨立思考與質疑(提出問題、開放作答、合理論證)、批判性思維等關鍵能力已經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這充分表明以批判性思維為代表的關鍵能力已經成為高考命題的主要方向和要求。除了上述關鍵能力的考查要求,近年來的高考文科試題中大量出現的是識別隱含前提、開放式設問、合理論證、尋求證據、有效推理與論證/證據評估等,理科試題中大量出現的開放式設問、結構不良、替代性解決方案等,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維在高考命題改革中的具體體現。
《報告》對2023年高考趨勢作出了幾點判斷。《報告》認為,將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融入高考試題命制中,是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的鮮明特徵和堅定方向,這在過去幾年的高考命題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也將是2023年高考命題的核心要旨。新高考試題歷經多年積累,試題不再回避熱點,而是直接面對熱點,在引導課堂教學與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關注現實熱點和生產生活實踐。從2022年高考命題立意來看,2023年命題將延續這一風格,聚焦時代重大現實問題、關鍵歷史事件、社會熱點話題、科技前沿進步、偉大建設成就等,着重考查學生的家國情懷、奮鬥精神、責任擔當與理想信念,以及美育、體育、勞動等領域的道德品質。
《報告》判斷指出,聚焦關鍵能力考查,突出思維品質與創新精神,實現從“考知識”向“考能力”的轉變,是近年來高考命題改革最顯著的特徵,也是高考綜合改革最大的創新之處。高考試題考查的關鍵能力包括但不限於信息獲取與加工、邏輯推理與論證、科學探究與思維建模、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語言組織與表達等。2023年高考命題也將圍繞上述關鍵能力進行加強和優化。
關於2023年高考命題,《報告》還判斷認為,新高考背景下,未來高考命題的基本方向包括:不論是全國統一命題還是分省命題,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命題的根本指南;以“三線(核心價值金線、能力素養銀線、情境載體串聯線)”為框架,命題呈現出“無價值,不入題;無思維,不命題;無情境,不成題”的典型特徵;堅持穩中求進,加大試題區分度,增強高考選拔功能;有效引導教學,打破“以綱定考”,實現“教考銜接”。因此,有效應對新高考的策略應該是“授人以漁(加強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訓練)”而非“授人以魚(傳授解題套路和題海戰術)”。
截至目前,《中國高考報告》已連續出版五版,其編委會核心成員來自國內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