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何漢朝的武庫裏要儲存永遠用不完的武器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經典


古代世界經常發出現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奇幻數據。在江蘇連雲港附近出土漢代的《武庫永始四年兵車器集簿》就是其中典型。根據這份當時的公文敍述,東海郡當地的武庫裏,儲存着數目驚人的裝備:
包括537707張弩和11458424支弩矢、77521把弓與1199316支箭矢。此外,還有142701套護甲、98226頂頭盔、102551只盾牌、52555根長矛、451222根鈹、6634只戟、99905把劍、30098把刀和24804把匕首......

考古發現的漢朝弩機銅部件
這個數字足夠武裝上百萬人的軍隊,足以滿足當時漢朝全國軍隊的需要。但這僅僅是東海郡一個地方的武庫。類似的武庫在全國各郡都有分佈,在都城長安還有中央的武庫。即便不是每個武庫都有如此巨大的存量,也不會相差太多。但這也就意味着漢朝在全國各地堆砌了幾代人都用不完的武器。

考古出土的漢朝環首刀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在常規兵力之外儲備的庫存。以便戰爭動員時,讓幾乎所有適齡人口都迅速擁有武備。但即便如此,僅僅一個郡就擁有可以滿足全國常備軍需求的武器數量,還是非常不科學的事情。尤其是在農業開發有限,人口數尚未爆炸的西漢,就真的有必要保存如此多的武器嗎?
比如東海郡的武庫裏有50多萬張弩,而當時的邊防才需要20左右的弩即可。這意味着有大約30萬張弩被閒置,造成極為嚴重的浪費現象。

漢朝在實際上已經將大部分人口納入了兵役範圍
西漢一直施行地方輪戍軍制,地方軍餉的服兵役人口,經常會定期被抽調到邊疆地區駐防。這種軍制實際上已是對人力資源的最大利用,幾乎經常遊走於社會經濟崩潰的邊緣。這就讓漢朝儲存更多武器的做法,讓人非常摸不着頭腦。同時武器本身是需要保養和維護的,大量的閒置裝備本身又是一種浪費。

很多漢軍士兵的頭盔 都無法保護整個頭部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即便武器存量如此巨大,漢朝士兵在前線作戰時的裝備還是不盡如人意。因為根據考古發現的各類漢軍記載來看,很多士兵裝備的盔甲都只有防極少的防禦面積。更有一些士兵甚至只有半個頭盔。很顯然,這是為了趕工而降低標準所帶來的產物。也就是説,漢朝長期追求着府庫內的武器總量,卻沒有認真思索過提高單個裝備的質量。
其結果無疑就是:漢朝費心費力的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武備庫,卻讓士兵則只能使用縮水的裝備去奔赴前線。

武庫內的巨大存量 並沒有提高漢軍裝備的質量
要理解這種今人難以捉摸的邏輯,我們就必須去看漢朝整體所施行的軍工制度。因為答案就在當時普遍對行業的高壓管制上。
基本上繼承秦制的漢朝,一直熱衷於執行各個層面的“弱民”政策。在這種治國理念下,朝廷對各行各業都要進行不同程度的干涉。武器生產作為國家的根本,關乎王朝的命脈,自然是以各種手段加以控制。

西漢將幾乎全部的鐵匠都納入官營體系
這種歷史進程到漢武帝后,終於步入了巔峯。不但所有的鐵都變成國家專營,還藉着對匈戰爭的東風,建立起規模龐大的國營工匠系統。生產資料全部掌握在官方手中,各地工匠都成為了皇帝的私人打工仔。皇帝作為唯一的老闆,必須要對員工負最基本的責任——保證每個員工都有個鐵飯碗。

漢武帝時將秦制推行到了一個新高度
但如此巨大的武備庫,就需要非常龐大的鐵匠團隊。這也意味着朝廷的巨大開支。若是朝廷不定期下達指令性的訂單,就等於拒絕支付鐵匠工資。鐵匠們就會失去供養自己與家庭的財力,必須想盡辦法脱離這個行業。這種事情一旦發生,就是鐵匠的轉行或自立門户為私人服務。同時,大量專業人員流就會從朝廷控制的體系內流出,進入民間市場。
以上這些事情,都是皇帝極其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朝廷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下達新的指標,讓鐵匠都有口飯吃。繼續安於體制內的循規蹈矩。

官營作坊給鐵匠們以最基本的餬口保障
然而,給皇帝打工的匠人並不會對自己的作品多麼上心。因為只要沒有明顯的缺陷,就沒有進一步提升工藝水平和技術標準的動力。所謂乾的再多,也不過這點收入。應該是當時很多人的內心寫照。逐漸產生的以次充好現象,便很容易在龐大官營體系內滋生。
接着,為了確保武器裝備的基本質量,漢朝就必須設置同樣龐大的監督體系。這批官僚的就位,本身又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官營作坊體系的膨脹 迫使漢朝進一步壓榨其他經濟領域
於是,西漢王朝就這樣在不斷地重複進行着生產再擴大,增加武庫儲存-招收新的工匠-設置更多管理人員。過剩的產能不僅沒有提過軍隊的戰鬥力,反而讓朝廷揹負了可怕的財政黑洞。這又反過來迫使朝廷本能地去尋找新的財源,進一步控制社會生產部門。

漢朝為了解決財政黑洞 最終找來了王莽
最終,整個體系在西漢末年開始出現嚴重的整體性衰退。很多人寄希望於用新的辦法,更好的管理全國經濟生產。在他們的千呼萬喚中,一個後來響噹噹的人物便粉墨登場。今天的不少人都熟悉他的大名--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