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奪了趙匡胤的皇位後,為何沒人出來反對?
趙光義繼位後進一步壯大了趙匡胤的削藩事業,並且基本解決了為禍二百年的驕兵問題,自此與士大夫共天下,奠定了文官政府體制,流傳千年之久。
此外,趙光義御駕親征,消滅了長期與中原為敵的北漢政權,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一,也是自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唯一一個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的帝王。
儘管趙光義的歷史功績不小,但是對於他繼位的正統性卻是一直為人所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趙光義繼位後,朝中大臣卻無一人反對,這個中緣故也能夠看出一二來。
兄終弟及,繼位是否合法
自古以來,父子相承成為了帝王家的王位更迭的法定繼承準則。若是皇帝沒有子嗣,又或是皇儲才智愚笨,年幼等緣故,才有可能從皇帝的兄弟或子侄輩中選出合適的人選以繼承大統。否則,便是冠上了謀權篡位。
但在宋初這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趙光義的繼位卻有了一定的合法性。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之一,前後五十多年間湧現了五個朝代和十個割據國家。政權割據、戰爭叢生,註定了皇帝體制必然有所不同,兄終弟及這一規制再次得以登上歷史舞台。
在這種形勢下,一旦統治者死去,人們所考慮的不再是父子相承的法定傳統,而是如何能夠讓政權延續下去。因為,在一段時期,父子相承還出現了很多負面例子,因為繼任者無道或是年幼而導致滅國的案例數不勝數。
五代以後,十國更是在兄弟繼承這條路上越來越常態。在部分國家,兄弟繼承製度甚至成了法定製度。諸如南吳,楊渥、楊隆演、楊溥三代帝王都是兄弟。
可見,在宋初的這段時期,兄長將皇位傳位給弟弟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有了歷史經驗,所以在趙光義登基後,朝野內外並沒有很強的反對聲音。
陳橋兵變的幕後指揮?
當然,兄弟繼承的前提是弟弟的能力出眾以及諸子的年幼或是無道。
北宋初立時,並未完成統一,再加上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年紀尚幼(次子趙德昭10歲、幼子趙德芳)。出於防止主少國疑的慘劇,故而趙匡胤聽從杜太后的旨意,立下了“金匱之盟”——立下傳位趙光義的誓言。
但趙匡胤如此做卻僅僅因為孝,他之所以如此做,自然也是為了大宋江山社稷考量。在陳橋兵變中,趙匡胤深知這個弟弟的心計和手段。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宋太祖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的兵變事件,又被稱為黃袍加身。
這場兵變既沒有流血宮門,更沒有烽煙四起,可謂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對於趙匡胤能夠取得改朝換代的成功,很多人以為不過是兵權與實力威懾的結果,但這些絕對性優勢,只是保證了兵變的最終成功。能夠“兵不血刃”,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決策者的謀劃水平和政治見識。
就單以趙匡胤能夠迅速佔領開封來説,這並不是他的作戰水平高超,因為佔領開封連打仗都沒有。
對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經在氣所著的重要文獻中説過:“市不易肆”,即是士兵入城,秋毫無犯。
而能夠“市不易肆”正是趙光義的功勞。當時,趙匡胤“黃袍加身”後,開始向開封進發,而在進城之前,趙光義攔住了趙匡胤的馬頭,並叩馬而諫:“此次回師開封,若是將士們自恃功高,大肆搶劫,便會引來老百姓的激烈牴觸,絕不符合應天順人的精神!諸軍將領最好立下嚴守軍紀的誓言,然後前進。”
按照正史的觀點來説,顯然正是由於趙光義的進諫,趙匡胤後來才與將士們約法三章,最終確保了大軍進城秋毫無犯。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但已不難看出趙光義確實很有政治遠見,善於謀略。
位高權重,高低立現
再者,宋太祖對於趙光義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在趙匡胤生前,他一直大力培養着趙光義,不僅讓趙光義掌握着軍權,而且自建隆二年(961年)起,更是讓趙光義擔任京城最高行政長官的開封府尹,一當就是十多年,從未換過人。
從五代開始,存在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凡是擔任京城最高行政長官的人,便是未來的太子人選。更甚者,於開寶六年(973年),宋太祖還封趙光義為晉王,位於在宰相之上,一人之下。
若是僅僅因為趙光義是宋太祖的皇弟就對此如此重視,他自然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畢竟在帝王之家,親情能夠重於權力並不多見。趙匡胤如此做,不難看出他對於趙光義的期望之高、培養之重。
相反的,趙匡胤始終都沒有培養兒子,所以才導致了其子始終沒有大臣擁立。
趙匡胤共有四個兒子,長子和三子早亡,只剩下的次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
但是在趙匡胤去世之時,趙德昭已經26歲,趙德芳也長到就18歲,年齡已然不小,不是太大的問題了。若是他真心想要傳位給兒子,已經有不少的時間去對其進行培養。但是他卻沒有,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
歷代以來,一旦皇子到了年齡以後便會被封王。但是在趙匡胤在位期間,他的兩個兒子雖然已經到達了年齡,但是卻始終沒有封王,趙德昭和趙德芳被封王也是發生在趙光義繼位之後。
除了沒有封王以外,他對兩個兒子授予的官位也看不出來絲毫的重視。於乾德二年(964年),趙德昭出閣後於同年六月初五授任貴州防禦使。趙德芳則是於開寶九年(976年)出閣後,被加封為檢校太保兼貴州防禦使。
但是直到趙匡胤去世,趙德昭和趙德芳兩人的職位始終都沒有變化。這兩個職位不過是一個掛名而已,沒有實權,更不能直接參與朝政。這又何曾是趙匡胤想要傳位於兒子的表現呢?顯然不是的。故而最終在趙光義繼位時,朝臣無人出來擁立其他的皇子。
小結
從趙匡胤與杜太后所立下的“金匱之盟”來看,不難看出趙光義的上位是名正言順的。只是因為歷史上關於趙匡胤的死因和趙光義的上位被抹黑太多,因而後世之中懷疑之聲絡繹不絕。
若是趙匡胤真的沒有存在傳位趙光義的想法,那麼趙匡胤為不對兩個兒子進行培養,也從未給予其較高的地位呢?正是因為如此,朝臣之中對兩個皇子能力並不認可,導致了他們沒有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朝臣們深知此情況,無人去擁立兩位皇子或是反對趙光義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參考資料:《宋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