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睿在華附發佈會現場。
在日前舉行的第6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中國代表隊以總分高出第二名30分的成績,奪得團隊總分第一名。其中,來自華南師大附中的饒睿獲得金牌,這是今年華附斬獲的第2枚國際奧賽金牌。此前,華附學子古云天收穫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該校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已經獲得了19枚金牌,其中有11枚是國際奧數金牌。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曉星 通訊員李芸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小龍
遺憾“沒考好”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7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第61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被推遲到9月,並轉為線上舉行。每個參賽國家或地區都按要求設置了獨立的考試中心,為嚴格確保競賽考試的保密性和公平性,IMO按照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為每個參賽國家和地區(GMT) 選擇了特定時間窗口,時長為4小時30分鐘,所有考生都必須在這個時間窗口參與考試,以確保一個區域的考試結束和另一個區域的考試開始時間中間沒有任何間隙。中國隊的參賽時間是北京時間9月21、22日的15:30-20:00。歷年IMO的題目共六道,分兩天進行考試,參賽者每天需完成3道題目,每題7分,滿分42分。今年的題目涉及領域依次為:幾何、代數、組合、組合、組合、解析幾何。其中最後一題難度不亞於大學解析幾何研究。
本屆比賽中國隊6名選手共獲5金1銀,蟬聯總分世界第一。這是中國隊1985年參賽以來第21次世界第一。其中,饒睿以31分,剛好是金牌線的成績摘金。饒睿聽説要接受採訪時有些不好意思,原因是“沒考好”。對於此次比賽,他還有一個小遺憾,那就是沒有機會遊覽聖彼得堡了。
初三落選培優班
高一進入國家集訓隊
饒睿小學就進入了市奧校,那時候,他對奧數與升學之間的聯繫毫無概念。“我只覺得學奧數特別好玩,還能拿獎,特別有成就感。”饒睿笑着説,自己也嘗試過參加物理和信息學方面的競賽培訓,但最終選擇了走奧數這條路。然而,一路“開掛”的他在強手如雲的華附,也有過技不如人的失落。數學教練陳嘉華透露,初三的時候,饒睿在數學競賽培優班遴選中落選。這次遴選讓他意識到了自己在過程表達上的不足,下定決心改正缺點,在思維靈活的同時,注重對細節的處理,保持嚴謹的態度來解決問題。他給自己定位成一個挑戰者,在數學競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高一進入國家集訓隊、保送北大,高二又進入了國家隊,並獲得金牌。
談及數學學習,饒睿説,數學學習分兩個板塊:必須刷題的和刷題也沒啥用的。前者不刷題學不好,每種類型的題都必須做幾道練練手;而後者更需要的是高等數學的思維。在數學的道路上,他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饒睿説,國家隊每一個選手都很強,這次得了滿分的重慶巴蜀中學的李金珉,饒睿對他的評價是:“對題目的直覺比我好,比我能吃辣,比我更會交朋友。”
本應讀高三的饒睿,如今已是北大數院的新生。他表示,將沿着基礎數學方向繼續走下去,能走多遠走多遠。“競賽數學和高等數學是相通的,但也有一點不一樣:競賽是短時間做題,就像短跑。數學研究就像長跑,可能會用到很複雜的方法,耗費很長很長的時間,而目標僅僅是往前推一小步。”饒睿説。
饒爸爸: 希望孩子綜合發展特長突出
饒睿的爸爸表示,孩子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家長所做的,就是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斷地激勵他。他一直提醒饒睿,不要因為數學而落下了其他學科,要全方位綜合發展。
饒睿從小就在父母的引導下閲讀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書籍,開闊眼界。他也是一名旅遊愛好者,四處比賽的同時能順便旅遊,他的快樂就能加倍。“我們對饒睿從小到大的期待都是一致的,就是身心健康,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為社會做一些貢獻。”饒爸爸説。
在班主任羅宇立眼裏,饒睿非常勤奮好學。即使在保送北大後,數學競賽集訓停課的時間裏,只要一有機會,他就要回班上聽其他學科的課。去年中秋節,一個北大的師兄在朋友圈發佈了一道高等數學題,羅宇立順手把題目轉發到班羣,當時正在讀高二的饒睿立即“接招”,詳細地寫了解答過程,鑽研精神和對數學的熱愛可見一斑。
姚訓琪:
希望有能力的孩子 奧賽路上走得更堅定
華附校長姚訓琪表示,華附這些年在競賽方面取得的成績,堅定了大家把奧校辦下去,並且辦好的決心和信心。雖然饒睿説沒考好,但面對各種競賽調整和變化,孩子們邊適應邊備賽,非常不容易。在校長眼裏,饒睿是典型的“奧仔”:平時看起來面無表情,很酷的樣子。但只要交流起來,就發現孩子很感性,很健談,也非常好相處。在華附奧班,這樣外冷內熱的孩子非常多。
真正有奧數天賦的孩子,在人羣中也許只有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比例。而數學競賽的培訓,對國家未來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集結了眾多好苗子的華附,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種使命感。“現在部分孩子在奧賽這條路上,信心不夠堅定。我希望他們都能以饒睿為榜樣,不要輕言放棄。”姚訓琪説。他也希望饒睿在北大能夠樹立更遠大目標。“基礎數學的道路不是那麼好走的,過程中可能還免不了寂寞。但我希望你能夠堅持,雖然我們需要金融家,但我們更需要科學家,尤其是數學家。國家發展到這個階段,需要更多人投身到基礎科學領域。這是你爸爸的期待,希望你成為對社會有更大作用的人。這也是我們大家的期待。”姚訓琪對饒睿説。此前一直笑眯眯的饒睿,聽到這番話後,嚴肅而鄭重地點了點頭。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