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莘莘學子來説,學習生涯中最嚴厲的選拔來臨了,這或許是人生中最殘酷的一場考試。高考,意在選拔人才,古代同樣如此,只不過實行的是科舉制。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模式和現在的高考類似。而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反觀當今社會,為什麼高考每年都是6月7日?答案令人出乎意料!
不管是否經歷過高考的人,大部分都知道這一天在6月7號,為什麼會是這一天呢?追根溯源,在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也就是1949年至1965年,沒有固定的集中考試時間,具體視全國考生情況而定。到了1965年暫停,又自1972年恢復,不過僅侷限於招收“工農兵學員”,還得要推薦通過考查後錄取。
在1979到2013年這三十幾年時間,每年的高考日期固定為7月7日,相信許多年輕的讀者都孤陋寡聞了。有一種説法是因為77年恢復的高考,每年7月7日高考紀念恢復高考的這一年(77年)。還有種説法是原來定在7月7號是將考試按習慣安排在學年的學期未,方便學校的學習安排。
自03年以後,每年的高考日期為什麼又變為6月7日呢?對北方來説,天氣異常乾熱,不利於人們室外活動,而室內也容易疲倦犯困,精神不振;而南方已經進入雨季,西南盆地容易形成內澇災害,而沿海地帶也容易受到颱風暴雨影響。這種案例在當時也是數不勝數,例如南方考生因為洪澇堵在半路,沿海考成因為颱風無法進行正常考生。所以,7月既不利於考生髮揮,也會影響生命安全。畢竟這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哪怕是個例,也要儘量避免
正因如此,中國氣象局向教育部提供了一份近十年各地氣候走勢圖,6月晝夜温差在10℃左右,大於7月高考期間的不足9℃,颱風的平均發生率和洪水發生率也比7月小。教育部在進行了信息比對、反覆論證的基礎上認定,為全國考生和與高考相關的人羣考慮,將高考時間改在每年的6月較為適宜。這對於考生、家長還是老師等都都是利大於弊的。
考試製度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上千年的時間,才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勝的體制。每年6月7日8日高考不僅避開了相對極端天氣,還有利與考生這幾天正常發揮。在678這幾天,預祝所有學子:考試順利,成功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