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聚焦開學消費:國貨崛起,節儉成開學新風尚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經典

學生們在文具店選購文具。 光明日報 圖

隨着各大中小學陸續開學,學生和家長們紛紛開始忙碌起來,商場、超市、文具店、書店裏,常常可以看到家長帶着孩子進行“大采購”。有人期待着新學期“煥然一新”,購置了電腦、手機等新裝備;有人為新學期的課業學習做準備,購買了很多圖書和教輔資料;也有人遠離家鄉求學,在揹包裏裝了很多家鄉特產……電腦、文具、書包、零食等學習、生活用品的熱銷,帶動開學季消費不斷升温,同時國貨潮、節儉風成為引領開學消費的新風尚。

國貨崛起,開學“購物車”提質升級

【故事】

9月2日下午,北京市一家商場的文具店中,書包、筆記本、鋼筆、筆袋等各類學習用品琳琅滿目。前來選購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收銀台前等待結賬的顧客已經排起了長龍。記者看到,店內不少商品貨架上都貼上了醒目的打折促銷標籤,一位小學生手裏拿着好幾支不同顏色的熒光筆開心地挑選着。小學生的媽媽對記者説:“孩子馬上就要讀一年級了,我帶她來實體店讓她自己挑選文具,也是一種即將開學的儀式感。這個時候店裏常常有促銷活動,和網上的價格也差不太多,質量還更好一些。”

每逢開學季,與學生相關的商品總是銷量火爆。在這家文具店內,記者發現除了傳統的簽字筆、筆記本等文具,在文創商品區還陳列着不少獨具特色的文具,這一區域也是整間文具店極受學生歡迎的地方,周圍聚集着好多“小顧客”。筆身為海綿材質的減壓中性筆、造型奇特可愛的橡皮套裝、印有動畫片卡通形象的書包等產品成為中小學生的新寵兒。

“現在學生們很希望自己的文具用品與眾不同,我們進貨的時候也會多采購一些例如小動物形狀的橡皮擦、筆等,這類文具銷量比其他類型的產品要好很多。”一位文具店老闆説,現在的國產文具功能、款式、種類愈加多樣,文具樣式個性化、設計新穎有創意的東西賣得非常好。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學習用具與動漫IP聯名,加入人物角色等元素,以文具盲盒、文具大禮包的形式銷售,吸引了不少00後、10後的眼球。

書寫用品等文具一直是開學採購清單中的“常客”,而隨着互聯網的發展和教學形式的變革,人們的消費逐漸升級,一些電子化的學習用品開始成為中小學生開學的必備“裝備”。馬上開學讀高二的學生張穎佳剛剛買了一個平板電腦和一支手寫筆。“平時上課會有一些作圖和PPT展示的環節,買了新裝備以後,我在課堂上就可以完成作業了,學習效率會比較高。”張穎佳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充滿期待。

國貨崛起,消費市場展現新風潮。有些外國潮牌與熱門IP合作推出聯名款商品,價格令人驚歎,而這些產品漸漸不再是學生們所標榜的“時尚”。南京大學學生王平在網上花了159元“搶”到一件鴻星爾克與河南博物館聯名的短袖上衣,穿在身上覺得很“酷”。

如今,學生們的開學“購物車”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從傳統文具到數字裝備,反映出教育的發展和年輕人獲取信息方式的變化。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服貿所研究員高寶華分析指出,以前開學,學生大多購買書本紙筆等文具,如今開學季消費開始逐漸向電子化文具和更具個性化、潮流化的產品轉變,這種變化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數字經濟時代電子商品的廣泛應用等因素相關,折射出開學季消費市場的升級。

注重性價比,節儉成開學新風尚

【思考】

調查顯示,在服飾鞋靴品類中,大學生們在休閒鞋、跑步鞋、籃球鞋上花的錢最多。他們習慣於為運動服飾消費。“鞋時尚”在近幾年越來越流行,尤其在95後、00後身上更為明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無論是衣服、球鞋,還是電腦、文具,學生在挑選時並沒有一味地追求國外“名牌”,而是更多關注實用性和顏值等,對於一些高性價比的國貨品牌更是青睞有加。新生入學添置的“大件”往往動輒上萬元,但如手機等電子產品並非每學期都要換新,不當消費會讓學生產生互相攀比、跟風等不良習慣,“開學消費”不該淪為“開學浪費”。

北京市一家新華書店內,林阿姨正在為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挑選練習冊。“新學期開學的支出主要是為孩子買些教輔書籍,別的東西家裏都有。我家兩個孩子年紀相差不大,之前給姐姐買的衣服鞋子現在還很新,小女兒還可以繼續穿,節省了不少開支。”林阿姨對記者説。

在北京十一學校初中部就讀的李珊珊同學馬上就要升入高中了。“初中時買的活頁本和筆還沒有用完,筆袋也才買了沒多久,再換新的有點浪費。”李珊珊説,平時上學大部分時間都穿校服,自己買的衣服沒什麼機會穿,所以開學用在服飾上的花銷很少,多數消費都用來買書了。

在上海讀大學的本科生屈佳碩,這學期在紙筆書包等文具上同樣並沒有開銷太多。他説:“之前買的書包還可以繼續用,上學期‘屯’的筆和筆芯還有很多,這學期沒必要再買新的了。”在文具品牌選擇上,他從高中便一直買白雪、晨光等國產品牌,一支筆的價格大部分在兩元左右。

屈佳碩很喜歡打籃球,前幾天他剛剛為自己購買了一雙新球鞋。他告訴記者,像籃球鞋、跑步鞋這類功能性的鞋一般會選擇品牌產品,價格在600塊左右。而平時穿的休閒鞋主要看顏值和是否與衣服搭配,是否為外國“名牌”他並不是很在意,國貨的質量和舒適度也非常不錯。

像屈佳碩這樣的消費取向並不在少數。李盛楠在新學期給自己買了一套護膚品,也同樣選擇了國貨產品。“我買的這套國貨護膚品成分比較安全,很適合我的皮膚,性價比非常高。”李盛楠説。

在大學宿舍中,隨處可見各種“宿舍神器”的身影。貼在衣櫃上的“拍拍燈”一拍即亮,給熄燈後的寢室增添一抹温馨;設計巧妙的牀邊置物架可以懸掛在牀邊,讓上鋪也能擁有“牀頭櫃”;免打孔伸縮杆、懸掛式收納箱,為宿舍的空間“擴容升級”......這些“神器”從網上下單不過幾十塊錢,但非常實用,是很多大學生們的“心頭好”。

學生羣體是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崛起的新鮮力量。京東消費與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暉認為,他們更重視個性、表達自我,喜歡新鮮體驗和服務。例如很多00後國際化視野非常廣闊,卻更愛追國潮,特別是自己父母曾經用過的老字號。針對年輕用户羣的創新產品,往往會受到熱捧。

“開學季帶來的消費潮,實際上是學生所代表的年輕消費羣體消費趨勢的一次鮮明展現。他們漸漸成為中國市場上的重要角色,無論對品牌商、製造商,還是零售環節的影響都會愈發深遠。”劉暉表示,為了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激發市場活力,將會有更多企業深化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主線,商品+服務+內容的深度組合、更加個性化的設計和跨界合作……這些趨勢都會帶動市場的高質量發展,讓更多消費者受益,也讓製造、流通環節同步升級。

追求品質,電子產品成大學消費“標配”

【數據】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喻國明學術工作室發佈的《00後網購行為分析報告》顯示,新青年在選擇線上購物平台時,最關注的是平台使用便捷性(79.2%)以及商品的性價比(77.2%)這兩個因素。00後的個性消費呈現如下主要特徵:愛社交分享與科技時尚,愛“薅羊毛”且看重品質。報告認為,相比80後、90後,以00後為代表的新青年羣體一出生就與消費社會綁定密切,正在成為社會新消費的重要支柱。00後網購亦是符合“性價比、高品質”的主流消費發展趨勢。

每年的開學季都是電子產品消費的熱季。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一直是大學生開學必備的“老三樣”。近日,京東發佈的《2021開學季——大學生網購趣味洞察報告》顯示,從人均成交額來看,大學生在電腦辦公、手機通信、數碼產品上的開銷最大。過去的一學年裏,網購電腦的大學生用户數超過網購文具的用户數1.1倍。上網卡、拍立得、微單相機、平板電腦的成交額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00%。

更具科技感的電子化學習設備不只在中小學生中流行,大學生羣體對這些產品的消費需求更加強烈。家住江蘇南京的李女士的兒子即將步入大學校園,開學在即,李女士專門帶着孩子到商場挑選手機和電腦。“我對這些電子產品不太瞭解,就帶着孩子過來讓他自己選。”李女士説,他兒子學的是建築設計專業,以後要經常用電腦作圖,電腦性能必須高一點。最後,李女士給兒子買了一款高配置的電腦。

“準研究生”方梓建同學也為開學後的學習生活做了充足的準備。“我研究生讀的專業要經常進行田野調查,所以我花了大概2500塊錢買了一支錄音筆,方便以後整理調研素材。”方梓建説,“除了調研,我還得閲讀大量的文獻資料,全都打印成紙質版太不方便了。同學向我推薦了一款13.3英寸的國產電子閲讀器,屏幕非常護眼,分屏模式下還可以一邊閲讀一邊做筆記,所有閲讀記錄和勾畫痕跡都可以保存下來方便以後查找,我覺得非常適合我。”

很多大學生離開家鄉到異地求學,非常想念家鄉的“味道”,也希望和同窗們分享。2001年出生的李盛楠開學即將讀大三,她的室友中有一位來自新疆。每年開學,這位新疆姑娘都會給室友們帶一些家鄉的特產。李盛楠説:“我的新疆室友開學都會給我們帶一些她家那邊的烤饢和牛肉乾。我家鄉的遷西板栗和棋子燒餅比較有名,我也會買一些給大家嚐嚐。”

大學生的開學季消費還散發出更多的“生活氣息”。數據顯示,走進校園的學子們購買了大量的零食甚至養生保健品:咖啡、花果茶、牛奶乳品網上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100%,方便食品、衝飲穀物網上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50%。劉暉表示,茶飲、零食不僅能調節學習的緊張與壓力,也是同學們宿舍社交、聊天互動時共同分享的樂趣。這背後,是年輕一代熱愛生活、關注健康的鮮明體現。

【民生觀察】

理性健康消費,才能長遠消費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開學季。廣大學生返回校園升入新學年,一批學生步入人生新的旅程——開始小學生活、中學時代、大學時光。這對學生本人和家長以及親朋好友來講都是一件大事,為即將到來的學習生活做一些生活和學業上的準備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因此,開學季也成為消費季,家長和親朋好友如何為學子準備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置辦多少,哪些是必買,哪些是標配,都成為大家關心和關注的話題。

對於商家來講,開學季帶來旺盛的商流和人流,拉開金九銀十商品消費熱潮的序幕,打造開學經濟成為商家競爭的利器。據京東發佈的《2021開學季——大學生網購趣味洞察報告》,書本、户外運動產品以及電子產品消費呈現大幅上漲,其中電子產品消費上漲最猛,上網卡、拍立得、微單相機、平板電腦的成交額增長超過100%。可以看出,開學季的確明顯拉動相關商品銷量增長。也正因如此,開學季給家長和學子都帶來有形和無形的壓力。

一般來講,開學前購買各類用品屬於家事,也是一種個人行為。但是作為即將步入新的集體的學生,有很多共同需求,使開學季消費成為一種社會行為。並且因為學生基本上是青少年或者兒童,正處於青春期、發育期,心理不成熟,面對新生活有很多憧憬,也有很多不確定性,甚至些許焦慮,更容易產生攀比心理,希望不比別人差,甚至希望比別人要好、要全或者要貴。因此會給家長帶來很大壓力,陷入“不買不行”“不買就比別人差”或“不買就讓同學瞧不起”等怪圈。之所以產生這些現象,主要原因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長和親朋好友有實力、有能力為學子購買各類學習用品,並且出於愛子之心,不願意孩子受委屈而滿足孩子。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學生時代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學好知識和本領,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才是最根本的。開學季消費是學業生涯的“沉沒成本”,滿足學習和生活必需即可,額外的高配或頂配都大可不必。家長培養孩子盡心盡力無須諱言,要在給孩子提供豐富物質商品的同時,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更多體會到掙錢不容易,培養孩子自立意識以及正確的消費觀,量力而行、理性消費,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從而使開學季消費成為學子求學路上的加油站,而不是壓力源。

在選購開學季商品過程中,面對商家競相推出的各類開學商品廣告促銷宣傳,大到上萬元的平板電腦、手機、相機,到運動裝備、宿舍生活用品,再小到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家長和學生都眼花繚亂,難以選擇。因此,建議商家在面對開學季消費的剛性需求時,一是要根據不同產品不同層次細分商品,如文具、箱包以及電子產品都有諸多不同品類和檔次,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推出不同檔次商品組合,尤其是性價比較高的國產品牌商品組合,推出更多優惠裝、實惠裝;二是要注重商品質量。由於開學季屬於學習用品和基本生活用品銷售旺季,商家應嚴格把控進貨質量關,避免不合格產品或粗製濫造產品流入市場,尤其對低齡學生學習用具,如鉛筆、橡皮、塗改液等,注重環保等級達標,避免危害學生身體健康;三是提供更好的購買指導。開學所需商品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一些大中學生需要購買電子產品以及電子類學習用具,家長和學生對這些商品往往瞭解有限,因此商家應多配備導購或者專業人員提供諮詢,同時避免引導家長“只買貴的”,更要強調“買對的”,規勸學生理性消費,為家長和學生提供適度、適合的購買建議。從而讓家長和學生都買得滿意,用得開心、放心。

一年一度開學季,對學子來説,是人生一段新的旅程。開學季“買買買”是一件開心事,但更重要的是,在消費季開心而不鬧心、煩心,願開學季成為所有學子人生路上的一道美麗風景,督促學子不斷前行,長遠奮進。

(作者:依紹華,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專業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