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餘萬字陪學生成長,90後輔導員成了大家的“知心姐姐”
如何把思政課講得生動有趣?
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輔導員張海玉很有自己的一套。她堅持立德樹人,推動黨建工作坊等一批育人項目落地生花,是 600 餘名學生的 " 知心姐姐 "。
從 " 校園貸 " 到 " 自我保護 ",再到 " 考前膜拜楊超越 ",每一個話題都能成為這個 90 後姑娘的講課素材,她把這些撰寫成了 50 萬字的輔導員網絡 " 微日誌 ",讓思想引領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張海玉告訴記者,其實她從小就有一個從軍報國夢。碩士畢業那年她報考了軍隊文職,參加筆試。但是,等成績公佈還有一段時間,看到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拿到了心動的 offer,自己的工作還沒有着落,張海玉開始焦急起來。這時南京理工大學對張海玉發出了邀請。在與南京理工大學簽完合同正式成為輔導員後,她收到了部隊發來的面試通知。一邊是約定,一邊是夢想,張海玉有點搖擺不定了。
這時候,母親的一席話點醒了她:" 你一無所有的時候把人家當作救命稻草,當你有所收穫之後又拋棄人家。我覺得你這樣不妥,你要信守承諾。" 最終,張海玉整理好心情到南理工報到入職,隨着對學校瞭解的加深,她被南理工鮮明的軍工特色深深吸引," 這也算是以另一種形式實現了夢想 "。
科班出身的她,立志將思想政治教育做得專業、做到極致。2016 年起,張海玉堅持每個工作日撰寫一篇輔導員網絡 " 微主題 " 工作日誌,涵蓋時政熱點、心理健康、黨團建設、生涯規劃、個人成長、學業指導等多個維度,累計 600 餘篇 50 餘萬字。張海玉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實際問題,從而真正成為大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一位有着受助資格認定的男孩子就曾經給張海玉發來消息:" 老師,謝謝您!是您每天的文章支撐着我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張海玉還成立了 " 心理解憂雜貨鋪 ",會時不時收到匿名來信,尋求解答、尋求幫助。
她還將思政課延伸到了課堂外,成為學生們的 " 知心姐姐 "。在南理工電光學院讀研一的王玉嬌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在她大二時,有一陣子非常迷茫," 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認知,沒有明確的規劃。沒想到,海玉主任主動約我晨跑,在那天的晨跑中,和我聊了很多。她像一個知心大姐姐一樣傾聽我們的故事,分享我們的喜憂。"
" 我從來沒有見過和學生一起約晨跑、約早飯的老師。當時我就知道這個小姑娘會有一番成就。" 南京理工大學電光學院黨委書記徐峯告訴記者,從初入大學時文靜的輔導員到榮獲第十六屆江蘇青年五四獎章稱號,張海玉堅持立德樹人,用過硬的事實和邏輯講好黨的創新理論,為大學青年教師隊伍樹立起了榜樣。
在榮譽面前,張海玉選擇把專業的事情做到極致,讓思想的力量靜水流深。" 文出我手無差錯,事經我辦請放心,如果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極致的狀態,這種精神狀態其實比獎項更能指引我們的年輕人。" 她説," 做一個有情有義、豁達通透的人,比獲獎要重要得多。"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