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不斷向勞動教育領域滲透,深刻改變勞動教育內涵與外延,推動勞動教育範式轉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必須“體現時代特徵,適應科技發展與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業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由於大數據與勞動教育在勞動目標追求、勞動技能發展與勞動價值創造等方面高度契合,通過以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作為抓手,重塑勞動教育要素及其相互關係,不僅有利於構建新的勞動教育生態體系,也有助於把握勞動教育發展規律與未來走向。
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價值定位
新時代勞動教育具有明確的價值指向,即“促進學生形成勞動價值觀和養成勞動素養”。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就是依託數據捕捉、分析與服務等技術架構,對勞動教育價值進行表達、傳遞與實現的系統過程。這不是簡單對以往勞動教育模式的數字化映射,而是涉及勞動教育主體、方式、內容與成果的全方位調適,勞動教育場景隨之“也由線形、封閉,變得更為超前、開放”。
一、大數據聯動勞動教育主體協同。勞動植根特定的勞動情境與實踐,勞動教育貫穿家庭、學校與社會等各方主體。大數據連接了人類社會、物理世界與網絡空間,為所有勞動教育主體提供便捷化的轉譯通道與載體,促成這些勞動教育主體協同發力,以形成勞動教育各學段、全過程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應當説,大數據好比編織了一張巨大、無形的勞動教育關係網絡,身處其中的各勞動教育主體既能獨自發揮獨特功能,又能協同產生整體效應。通過以大數據為連接的勞動主題討論與交流,勞動教育主體之間的距離將前所未有地拉近,雙方或多方可以圍繞勞動教育的目標、責任與要求同向同行,從而迅速匯聚全社會支持勞動教育的廣泛合力,營造積極、健康的勞動教育環境與文化。其間,大數據也不斷調整勞動教育主體之間的關係結構,從根本上推動傳統的縱向、灌輸式勞動教育,逐步向友善的橫向、互動式勞動教育轉變。
二、大數據驅動勞動教育方式變革。大數據徹底扭轉了以往勞動教育靈活不足、單調有餘的困境,也打破了勞動知識傳播與分享的時空界限。
大數據使得大規模的勞動標準化教育,逐步演變為精細化的勞動個性化教育。特別是基於大數據、教師與學生的人機交互系統,完成了勞動教育“教”與“學”的完美匹配與協調,為學生自動生成了更有契合性、挑戰性與新穎性的勞動課程。在勞動教育智慧課堂上,學生也從被動地“受教”,轉變為主動地“求知”,勞動學習的積極性被徹底激發,在尋求勞動個性化與全面化發展中達到均衡。同時,勞動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也變得更有趣味,學生可以快速地分享與交流勞動心得與體會,也可以第一時間就勞動難題尋求幫助,並獲得勞動教育專業“導師”、有類似經歷者的準確回應。顯然,這個過程更加側重勞動個體、集體的“學、思、感、悟”,是個人、集體勞動價值觀形成的必不可少環節。而且,以勞動價值觀的形塑為有力牽引,真正實現了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三、大數據推動勞動教育內容擴展。在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知識譜系當中,不僅增加了大數據原理、語言、算法等基礎理論與知識,也酌情補充了編程、人機協作、離線開發等關鍵大數據技術,還拓寬了大數據時代勞動公共準則、職業道德等倫理範疇,更聚焦於學生大數據素養的啓蒙與培養。
在勞動教育大綱的指導框架之下,按照勞動基礎、勞動文化、勞動思維、勞動實踐等組合單元,與單一勞動項目相關的文字、圖片、紀錄片、音頻等海量知識,將得以實現數字化的有效整合與實時更新,勞動教育資源獲得指數式增長,這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往勞動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同時,大數據仿真與模擬也強化了勞動知識與實踐之間的融會貫通。通過對勞動過程的三維、立體化分步演示,最大限度還原了真實的勞動場景,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一種沉浸式的勞動體驗,親歷情境、親手操作、親身體驗每個勞動環節與工序,鍛鍊與提升學生的勞動技能,加深對勞動價值與意義的認識,感知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四、大數據帶動勞動教育成果創新。大數據本身就是一項“挑戰性勞動”,這對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加快學生的勞動成果轉化,無疑都產生強有力的激發與帶動作用。
大數據面向勞動教育全過程時空,具有強週期性和高複雜性,在其背後藴藏着巨大的潛在價值。學生可以公開使用全樣本、多源流的數據集合,卻不用為之承擔相應的邊際與損耗成本。這成為激發其自主、自願參與數據價值創造與增值的內在動力,也成為實現其個人勞動價值最大化的重要路徑。另外,依託大數據編織的勞動關係網絡,學生參與勞動創新創業的便捷度也將極大提升,而潛在的勞動成本與風險能夠得到合理保障。學生可以根據共同的勞動愛好與目標組建項目團隊,合力開發獨具特色的數據產品與服務,並以互聯網絡為載體進行部署與運行,在方便個人日常生活之餘,也創造出一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綜合展現學生個體與集體掌握勞動知識、技能的程度。
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關鍵環節
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關鍵環節是一個內藴首要前提、核心要義與應有選擇的價值實現過程,具體表現為勞動教育組織與實施中的大數據獲取、大數據應用與大數據反饋,在“結構—功能”上形塑了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運行機理與作用機制。
一、大數據獲取是首要前提。大數據獲取兼具廣度與深度,體現了勞動知識的多元儲備與增長。其一,就是確保學生多途徑訪問多形式、多類型的勞動數據。其二,就是及時響應學生髮起的勞動指令。其三,就是免除學生瀏覽與接收勞動數據的後顧之憂。
二、大數據應用是核心要義。在勞動教育的組織與實施當中,所有勞動數據的終極歸宿即是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實質上,這也是經過數據加工、挖掘與提煉等勞動工序,將碎片化的信息予以系統化,並從無序中甄別有序,以實現勞動教育的數據展現、數據管理與數據創新。
三、大數據反饋是應有選擇。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是為了更高效地發揮好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這顯然離不開學生積極有效的正、負向反饋。特別是關於其勞動知識、技能與價值觀的多維數據展現,已然成為反映勞動教育質量的重要表徵。
大數據在數據規模、數據流轉與數據密度上的天然優勢,進一步明確了勞動教育成果反饋的指向性。其出發點在於改進學生的勞動學習與表現,幫助每一位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其切入點在於落實勞動教育民主監督,強化勞動教育相關主體的責任與權利關係;其落腳點在於揭示勞動教育規律,促進勞動教育評價科學化。
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實踐路徑
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對原有的教育範式帶來巨大的挑戰,也潛在指明瞭勞動教育創新發展的方向與路徑。當前,應當着重從大數據思維引導、技能強化、平台支撐與安全保障等維度入手,為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一、在勞動教育理念中導入大數據思維。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對其本身的原則性要求,也是所有勞動教育主體的根本遵循與方向引領,只有在其中有機融入大數據思維,才能由內而外地發揮大數據在勞動教育中的價值與優勢。
大數據思維的邏輯導向是萬物互聯,其間存在難以估量的非線性聯繫,這意味着勞動教育的認知範式必須主動調適。一是勞動教育的思維訓練應當着眼於學生的主體性發揮與團隊性合作。二是勞動教育的思維定勢應當兼顧質性與量化分析。三是勞動教育的思維習慣還應當保持靜態與動態相結合。在大數據為每個學生所描繪的勞動畫像當中,勞動教育要以發展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勞動成長曆程,關注學生參與勞動教育的全程表現。不再僅是關注以勞動結果為導向的短期成效,而是還要偏重以勞動過程為導向的長期效應,也不再僅是勞動優良傳統的繼承,而是還要彰顯勞動的時代特徵。
二、在勞動教育隊伍中強化大數據技能。勞動教育人才隊伍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聯繫最為緊密,主要涵蓋勞動教育管理與專任教師。當前,這一羣體亟待有針對性、不斷增強自身在大數據方面的勝任能力,以適應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新挑戰與新要求。
勞動教育人才隊伍的大數據素養強調內外兼修、多管齊下。一是通過全員輪訓有針對性提升勞動教育教師大數據技能。主要是幫助教師熟練掌握虛擬式、沉浸式與混合式教學的要點,使其找準大數據與勞動教育的契合點。二是建立勞動教育人才儲備庫,廣泛吸納大數據領域中的專家學者。有必要邀請長期從事大數據行業的專業人士加入勞動教育人才庫,或者由其擔任勞動教育兼職導師,以發揮其在大數據理論與實踐教學上的示範帶動效應。三是增加大數據與勞動教育深度融合方面的科研投入,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相關性的教育研究與教學改革項目。國家與地方主管部門無論是在資助數量上、還是在資助規模上,都應當適度給予政策傾斜,並適時在勞動教育教師職稱評審中增加相應權重。
三、在勞動教育實施中構建大數據平台。勞動教育大數據平台以標準化數據為基礎,以數據互聯共通為核心,以數據實效性為關鍵,涉及從數據設計到數據形式、再到數據分析的整個數據生命週期,是一個多方共建、共享與共治的勞動教育服務與管理體系。
專門大數據平台既是勞動教育實施的有效路徑,也是對以往勞動教育實施路徑的線上整合。一是在勞動教育大數據平台架構上,不僅應開通勞動課程開設、課外勞動實踐安排與勞動文化建設等獨立模塊,也應在教育系統內部實現各模塊數據的無縫隙“大聯接”,儘快將這些勞動教育的關鍵環節一體化貫通,並以此為路徑同步拓展、滲透到其他學科專業當中,使勞動教育真正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二是在勞動教育大數據平台建設上,應形成“國家—省—市—縣—校”五級聯動共建機制,為勞動教育提供“一站式”數據支撐,既要面向全國範圍開發一大批基礎性、示範性的勞動教育資源,也要充分整合各個地方及其學校的個性化特徵,挖掘一些獨具特色、又喜聞樂見的勞動教育資源,最終要形成一個清晰的勞動教育資源分類體系。三是在勞動教育大數據平台功能上,就是要促成“教、學、研、評、管”的全主體、全過程、全維度融通,為所有勞動教育參與主體提供詳細的數據服務清單和目錄,並授予其對基礎數據的開放共享權限,在人與數據之間搭建一種基於“需求—供給”關係的響應模式,以解決各自所面臨的學習、生活與工作困惑。
四、在勞動教育制度中突出大數據安全。必須建立並完善相關的制度規範,這不僅是有序利用大數據價值的必要保障,也是從源頭上預防大數據風險的必要環節。
勞動教育大數據制度既要體現大數據管理的一般性,也要兼顧勞動教育的特殊性。一是必須注重勞動教育大數據制度的硬性與軟性雙重約束。這要求儘快配套有關勞動教育大數據的專項審查制度,嚴格把守大數據真實性、可靠性的入口關。同時,也要在勞動教育中倡導大數據倫理與道德的基本守則,以強化師生自覺維護大數據安全的思想覺悟與意識。二是儘快完善勞動教育大數據安全等級制度。在數據訪問與傳輸過程當中,除了採取數字證書、系統防火牆等多重防護措施以外,還要不斷加強用户口令、隨機驗證碼、電子郵件協同管理,消除一切潛在的數據泄露與濫用風險。三是必須健全勞動教育大數據安全報告制度。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監測本行業勞動教育大數據安全狀況,定期督促、指導各級學校在勞動教育大數據安全方面的例行工作。在此基礎之上,各級學校也要設置專門的大數據安全責任人,制定本單位大數據安全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應的職責範圍、響應程序與處置措施等內容,定期組織大數據安全應急演練。
總而言之,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已成為不可逆轉之勢。大數據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力,並創設了一幅嶄新的勞動教育圖景。但必須認識到大數據的“兩面性”,時刻聚焦於勞動教育的本質屬性與要求,以學生勞動價值觀與勞動品質的鍛造、新型勞動素養的培育作為最高統領,以規避其對勞動教育產生的負面效應。與此同時,未來也應當着重加強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科學研究,在理論與實踐、歷史與現實中不斷掌握大數據賦能勞動教育的客觀規律。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作者:楊振華
編輯:陳瑜
責任編輯:楊逸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