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距離今年高考越來越近,此時最緊張的一批人恐怕就要數高三黨的家長,學生們埋頭苦讀,家長提供不了什麼助力,因此總是想着能在高考報考這一項上提供一些幫助。

如果不是家中有高三生,相信很少有人願意花費心思去研究報考中的條條框框,但是隻要有一點疏忽,考生就有可能因此滑檔,因此在學習志願填報知識時,所有人都會認真對待。

高考報考中遇到的專有名詞,什麼是高考“大小年”?

有時在聽一些老師分析報考趨勢時,家長們總會聽到一個詞“大小年”頻繁出現,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高考大小年形容的是報考時一種招生趨勢,形容一所高校在某一地區招生人數某一年特別多,某一年又特別少,忽高忽低不固定的情況。

其中的大年非常好理解,就是實際報考人數非常多,導致學校招生分數整體被拉高,由於當地報考這一院校的人數超出計劃招錄人數太多,導致院校只能按照分數擇優錄取,好比是經濟中的“供大於求”,學生的分數就“不值錢”了。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而小年就是報考這一專業的考生數量卻明顯要比預備招錄的人數少很多,導致只要滿足過了錄取分數的人都被招進去了還不夠,院校甚至還會參與調劑,接收那些調劑過來的學生,對應經濟中的“供不應求”,報名的考生都成了香餑餑。

大小年交替出現,其實和每年學生的報考操作有關

大小年現象雖然聽起來十分嚇人,一不小心趕上了大年,學生滑檔的幾率飆升,誰都想要避開它。那大小年的出現是否有規律可循呢?大小年通常會出現在那些熱門高校招錄過程中,且經常會交替出現。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和大家的報考心理有關係。通常在大年出現之後,這所學校容易滑檔的“名聲”就傳出來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導致第二年該地區報考這一院校的人寥寥無幾,小年隨即形成。

而小年出現後,大家都知道這所學校“招不滿”,還接受調劑的學生,於是又一窩蜂地湧向這所高校,就這樣形成了大小年“以年為單位交替出現”的神奇規律。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只要對大小年的形成原因有了瞭解,且掌握了出現規律,聽起來就沒有一開始那麼可怕了。

大小年不是普遍現象,通常出現在三類院校

如果對大小年把握不好,學生確實有可能會與心儀院校擦家而過,但是家長及學生不必過於恐慌,不是所有學校都具備大小年的特徵,但如果學生鐘意的是這三類院校,就要謹慎一些了。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第一類:位於當地省會的院校

在人們的印象中,位於省會的大學通常教學質量較好,可供挑選的院校較多,下屬地級市的考生都比較傾向於報考省會中那幾所知名度較高的大學,這就導致學生容易形成集中報考。

第二類:全國排名位於中上的院校

由於考生成績層次主要分為上中下三等,競爭高等院校的學生和成績很差只能讀大專的學生並不是很多,反而是那些成績中上的學生佔了大部分。

因此,那些錄取分數線以及全國排名位於中上的院校,成為大批學生集中報考的目標。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第三類:地理位置位於沿海發達城市的院校

在報考過程中,所有的學生基本上都傾向於前往沿海發達城市讀書,越是接近內陸的大學對外地學生而言,越沒有吸引力。北京,深圳,廣州,上海等地的高校向來是學生的報考熱門。

為避免高考滑檔入讀低級院校,報考時一定要謹慎

合理安排第一志願及平行志願並服從調劑

高考填報志願並不是如果沒有考上最有意向的那所院校,就意味着滑檔,平行志願的報考規則,讓學生有了更多被錄取的機會。

而對於志願的安排,學生一定要慎重,第一志願尤其重要,其他志願也不能應付了事,選擇服從調劑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滑檔。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報考院校時主要求穩,別冒太大風險

越是考了高分的學生,越會珍惜分數考試主要求穩,而高考分數較差的學生,往往喜歡冒險搏一把,希望自己足夠幸運,能夠以低分上高校,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學生還是不要以自身前途做賭注。

查閲目標院校的歷年招生人數與實際招錄人數

確定一個目標院校之後,考生至少要分析最近三年該校在本地區招錄的人數和實際錄取的人數呈現什麼趨勢,分析自己的分數是否有被招錄的把握,如果不能有80%的把握,及時選擇再換一所大學。

今日話題:你已經確定好目標院校了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0 字。

轉載請註明: 什麼是高考“大小年”?關係到高三生報考,掌握規律才有機會撿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