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脱功利內卷 緩解“青椒”焦慮

  兩年前,歷經求職季的多輪激烈廝殺,我終於僥倖落腳於京城高校任職。每當與“青椒”朋友們聚會,談論最多的,便是各異的評價機制與共有的生存焦慮。

  青年教師處於科研與教學的黃金時期,是高校發展的生力軍。但當一羣大齡青年熬過多年寒窗後,看似找到了一份外界想象中的自由體面的職業,實際上仍處於事業與家庭的起步期,面臨愈加嚴苛的評價與考核體系。此外,許多高校還要求“青椒”承擔各類行政事務、學生工作等。科研壓力大、職稱晉升難、生活成本高,成為懸於“青椒”羣體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觸:一些高校教師的評價體系,對於“青椒”羣體而言,束縛頗多。

  首先是功利化傾向。在學術量化考核的大環境下,論文與課題是硬通貨,數量和等級是硬道理。為完成指標,“青椒”要在核心期刊和以成名學者為主導的學術界苦尋生機,發表本身變成了研究的目的。為此,許多“青椒”更樂於選擇一些時下應景或更易見刊的研究選題,而非根據自身志趣去潛心治學。近年來,不少高校大力探索“非升即走”體制、師資博士後制度等,但是實施中的偏差,讓“青椒”備感壓力,甚至有壓榨之感。與此同時,許多“青椒”還要應對報銷、開會等繁瑣事務,只能利用各種碎片化時間開展科研工作,看上去時間自由,實際上過度勞動。

  其次是割裂化現象。高校教師評價的目的在於促進教師成長,並最終推進教書育人工作的開展。相較其他年齡段教師,“青椒”羣體更易與學生建立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關係。我在教學中也切身意識到,年輕學生的思想活力會對我的學術研究帶來諸多啓發。但在科研重壓之下,“青椒”無心教學、怠慢教學的現象並不少見。由於備課、答疑、指導等環節無法加以剛性保護與量化考評,也進一步銷蝕着“青椒”的教學積極性。種種因素疊加,最終導致科研與教學失衡、評價方法與評價目的割裂的現象普遍。

  那麼,該如何應對上述問題呢?平心而論,高校教師評價體系建設理應量體裁衣,進一步適應“青椒”羣體的特殊性,關注這一羣體面臨的種種困境。其中,建立一個以質量和成長而非數量和競爭為核心的青年教師評價體系,可謂迫在眉睫。

  而在具體評價機制上,分類評價和質量導向尤為重要。一方面,對於“青椒”的評價應堅持分類評價,按照學校定位、學科特性、教師類別等建立多元化評價體系。例如,我所在學院所屬學科為藝術學,教師隊伍中既有偏重理論研究者,也有擅長教學實踐者,更有潛心藝術創作者。面對這種局面,就需要根據學科建設與學院發展制定差異化、精細化的考核評價機制,避免“一刀切”現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隨着高校與院系自主權的進一步擴大,要警惕分類評價過程中出現的降低標準、虛化標準等現象,避免淪為沒有標準的改革。

  另一方面,對於“青椒”的評價需要堅持質量導向。在學術評價中,可以進一步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與同行評議制度,從數量主導型機制向質量主導型機制轉換。其中,同行評議等機制的引入,要充分考慮水土不服問題,警惕“中國式人情”在學術領域的蔓延。如果特權當道,無章可循,“青椒”是更易遭受利益損害的羣體。尤其是學術質量評價主觀性較大的人文學科,更應該將量化考核與同行評議相結合。

  總而言之,高校教師評價體系建設關乎高等教育的質量,關乎高校發展的未來。如何給予“青椒”這一羣體足夠的理解與寬容,為其創造一個可以充分成長的環境,我們要做的仍有很多。

  李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10月15日 02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3 字。

轉載請註明: 擺脱功利內卷 緩解“青椒”焦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