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成“廢物”?這筆“留學賬”不該這麼算 | 新京報快評

“海歸”成“廢物”?這筆“留學賬”不該這麼算 | 新京報快評

“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小組已有33740個成員。圖/某社交平台小組截圖

繼“985廢物”之後,“海歸廢物”又成最近的熱詞。

起薪太低、工資賺不回學費、找不到理想工作、年齡焦慮……在某社交平台上,一個名為“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的小組中,不少留學生們分享着自己回國後的種種迷茫和困擾。

問題的確有不少,用現在流行的話説,看着看着,讓人差點就emo(傷心、“抑鬱”之意)了。

從“留學精英”的外在光環到不少年輕人自嘲“海歸廢物”,近些年,社會對留學身份的確經歷了一個祛魅的過程。

當留學規模日漸擴大,就業市場逐漸成熟,海歸身份不再是“不證自明”的求職敲門磚,那些自以為歸國後就能自動獲得高起點、從此走向人生巔峯的邏輯已然不再適用。

現在,用人單位更多是基於企業發展和現實需要,綜合評估應聘者的能力進行抉擇,而不會因為一個海外文憑就“高看一眼”。

説到底,注重真才實學,是企業更加務實、講求實效的體現。

就業市場祛除一味的“海歸崇拜”,逐漸迴歸理性,其實也有利於形成更加科學、公平的人才評價體系。

客觀而言,留學生的確有獲得國際視野、學習國外技術、體驗多元文化等方面的便利。但這種便利是需要踏實去學習、認真去體悟的。

一些留學生若是懷着“鍍金式留學”觀念,以為只要留了洋,即便在課業上隨便“划水”,最後一無所長,回國後也能輕鬆找到好工作,那就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了。

“海歸”成“廢物”?這筆“留學賬”不該這麼算 | 新京報快評

留學生在小組裏發帖探討“就業難”問題。圖/某社交平台截圖

破除“海歸迷信”,把留學生和國內大學畢業生拉到同一個起跑線上PK,一切憑實力説話,對在國內踏實求學的年輕人來説也更加公平。

某種程度上,海歸“貶值”的趨勢,正是一些“留學僧”的焦慮源。在“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中,吐槽最多的便是“投入產出比”的失衡。

簡單來説,就是入職收入跟鉅額學費比起來“不划算”。對於這一現實,學生和家長其實要做好預期管理,校正過高預期,在清醒、理性評估之後再做決定,而不是頭腦一衝動就盲目留學。

其實,“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雖然聽起來有些“喪”,但卻是一種積極的互助形式,它可以讓人們瞭解到留學生的現實困難,彼此提供建議,幫助海歸實現更好的發展,也讓考慮留學的年輕人有更全面的認知。

此外,現在很多高校都設有學費互免的海外交流項目,為避免不必要的留學花費,期待“到外面看看”的年輕人完全可以以此為過渡,在體驗過真實的留學生活後,再作理性規劃。

同時也要意識到,事業發展中,起點不等於終點,有些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顯現的。對留學生來説,只要能力出眾,功底紮實,最終都能闖出一番天地,實在沒必要糾結於眼前的入職工資而自怨自艾。

另一方面,不少年輕人因工作不夠“體面”、收入不夠高而自嘲為“海歸廢物”的現象,也反映出他們面對相對窄化、單一評價標準的社會壓力。

這一壓力,直接體現在代際之間。

很多父母就表示,子女留學後的所思所想簡直讓人“匪夷所思”。比如,他們放着好好的高薪工作不幹,卻跑去開咖啡館、當志願者、學按摩……在話劇《雜音》中,旅美編劇朱宜就講述了父母把女兒送去常春藤大學,最後卻發現“不再認識自己孩子”的故事。

由於大學本身就是年輕人三觀漸趨成熟的重要時期,留學生又身處全新的環境,他們對於人生的思考、自我的探尋往往會經歷較多變化。我在留學時遇到的一些朋友,就常常會分享自己是如何從執着於單一競爭賽道,轉向更加遵從內心,樂於去做冥想、彈琴、去非洲拍獅子等“無用”之事的故事。

如果不知道孩子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思維產生了何種轉變,家長就很容易產生一種溝通上的“斷裂”感,引發不必要的矛盾和衝突。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多溝通、多交流,摒棄以物質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方式,用更加開放、多元的心態接納孩子的變化。

特約評論員 | 李康尼(媒體人)

編輯 | 丁慧

實習生 | 王帆

校對 | 王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8 字。

轉載請註明: “海歸”成“廢物”?這筆“留學賬”不該這麼算 | 新京報快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