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文/元氣少女QMQ
“我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孽,我們不配被可憐更不值得原諒。” 這句沉重的反思來自於一名德國軍官的日記,他的名字叫做威廉·霍森菲爾德,他就是電影《鋼琴家》中最後出場的德國軍官的原型。導演羅曼並沒有在電影中對這一角色做過多的描述,也沒有對此人的行為有正面或者反面的評價,觀影之人稱讚者有之,批判者亦不少。
寥寥幾個電影鏡頭,難以映照霍森菲爾德的一生。實際上,在二戰期間,他幫助過的猶太人並非只有主人公席皮爾曼一人而已。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霍森菲爾德自小在一個天主教家庭中長大,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下,霍森菲爾德一度嚮往成為一名像父親一樣的教師。但是一戰的爆發改變了他的理想,霍森菲爾德毅然響應國家的號召入伍參戰,1917年在戰場上負傷的他退伍歸鄉,並且榮獲二級鐵十字勳章。不久後,霍森菲爾德和當地一位新教徒女子結婚,隨後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教會學校成為一名教師。
可在一戰之後,德國被籠罩在戰敗的屈辱之中,此時納粹黨在人羣中縱聲疾呼,聲稱自己將要振興經濟、為德意志帶來往日的榮光,霍森菲爾德也最終選擇加入了德國納粹黨。雖然納粹的許多行為令他反感,但是霍森菲爾德無法拒絕成為振興國家的一份子。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隨後,霍森菲爾德便辭去了教師的工作,進入軍隊,成為納粹德國的一名軍官。從上帝的教所到納粹的軍營,對霍森菲爾德的人生來説,這無疑是一次重大的轉折。
1939年,44歲的霍森菲爾德被調往波蘭,負責建造管理戰俘營。在看到納粹對波蘭人、特別是猶太人慘無人道的迫害之後,霍森菲爾德才真正看清了納粹的真面目。
德國入侵波蘭華沙之後,對猶太人實行無情的大剿殺。二戰以前,住在波蘭華沙的猶太人大約有三十七萬五千多人,但二戰後,存活下來的猶太人僅有七萬多,超過三分之二的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慘遭迫害。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猶太集中營
目睹了納粹對波蘭人民的殘酷罪行之後,霍森菲爾德失望至極。在寫給妻子的信中,他痛斥納粹主義,認為它把德國帶入了墮落的深淵。他寫道:“我們的國家正在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孽,那些身居高位之人宣稱要帶領德意志人走向光明,其實是把我們帶向更深的黑暗。”
於是,霍森菲爾德開始悄悄幫助當地的波蘭人和猶太人,為了更好地和當地人溝通,他還學習了波蘭語。在華沙,他結識了很多才華橫溢的波蘭人和猶太人,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他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納粹所宣稱的愛國主義只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主義的幌子。
在波蘭的時間待得越久,他就越是感到罪孽深重,每次深夜聽到猶太區傳來槍聲,他就知道,又有一個無辜的靈魂慘死在納粹手中。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霍森菲爾德無法釋懷,於是他走進波蘭的教堂懺悔,以求得內心的些許平靜。
也就在此時,霍森菲爾德結識了牧師安東尼·切奧拉。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一開始,安東尼因為霍森菲爾德的德國人身份對他充滿敵意,不允許他踏入波蘭教堂。他憤怒地向霍森菲爾德發泄自己對德國納粹的怒火:“你們的罪行上帝都瞭然於心,總有一天你們都將歸於地獄,屬於地獄的靈魂沒有資格進入教堂!”。
本以為安東尼會因此受到軍隊的懲罰,沒想到霍森菲爾德聽到他説的話之後,沒有命人將他抓起來,而是緩緩地摘下頭頂的軍帽,向安東尼深深地鞠了一躬。當時,霍森菲爾德不能替納粹道歉,但是這一鞠躬在周邊的波蘭人看來已經足夠真誠
安東尼被霍森菲爾德的這一行為打動,允許他參加波蘭教堂的彌撒,而且在霍森菲爾德感到迷茫的時候給了他很多精神上的指導。久而久之,霍森菲爾德和安東尼就成為了朋友。
然而,令霍森菲爾德沒想到的是,有一天他竟會在逮捕名單上看到安東尼的名字。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原來,安東尼表面上是一名牧師,實際上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波蘭地下抵抗組織成員。為了救安東尼,霍森菲爾德利用職務之便,製造了一份假文件證明安東尼並非地下黨成員,安東尼最終才得幸免於難。隨後,霍森菲爾德又在華沙國防軍體育學校為安東尼安排了一份教師工作。
除了安東尼之外,霍森菲爾德在波蘭的時候還幫助了許多猶太人,如波蘭軍士長斯坦尼斯拉夫·切奧拉夫婦,斯坦尼斯拉夫是安東尼·切奧拉的弟弟。據後人統計,在華沙國防軍體育學校工作的猶太人中,大部分是因為霍森菲爾德的救助才倖免於難。
1944年8月,納粹已是強弩之末,德國在東線的作戰節節敗退,蘇聯步步緊逼,解放華沙指日可待。霍森菲爾德臨危受命,升任參謀長,負責處理德軍情報工作。11月,霍森菲爾德和部隊被迫撤退到一棟廢棄的建築裏辦公。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在廢棄的閣樓上,霍森菲爾德發現了落難的席皮爾曼,知曉了後者的猶太人鋼琴家身份之後,霍森菲爾德讓席皮爾曼彈奏了一曲肖邦。聽着鋼琴聲,霍森菲爾德的面色沉重、若有所思。
在那之後,霍森菲爾德多次暗地裏給席皮爾曼送來食物和衣服。1944年12月,霍森菲爾德去向席皮爾曼道別,並且詢問了他的名字。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一個多月後,蘇聯人在布沃涅俘虜了威廉·霍森菲爾德。1946年,他被押往白俄羅斯的戰俘營,並於1950年被蘇聯人判25年的苦役。
在此期間,曾經受到過霍森菲爾德幫助的幾十猶太人聯名寫了證明文件,希望能夠將他從獄中救出。然而蘇聯人以他從事過情報工作為由拒絕了猶太人的請求。此後席皮爾曼等人又嘗試多種途徑,想要解救霍森菲爾德,但始終無果。
1952年,霍森菲爾德在獄中去世,在此之前,他曾因中風卧病在牀,但也有人説他是被蘇聯人折磨致死。
在他去世後的五十年間,霍森菲爾德的善行一直沒有得到官方承認。直到2009年,以色列正式授予霍森菲爾德“國際義人”的稱號。和他一樣獲得這一稱號的,還有世人熟知的奧斯卡·辛德勒。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許多人詬病《鋼琴家》的平淡無奇,認為霍森菲爾德不應和奧斯卡·辛德勒齊名,後者要偉大得多。但我卻認為二者並無不同。善與惡並非界限分明,許多不被定義為好人的人實際上做了很多好事,許多看上去良善的人,也有可能是魔鬼的幫兇。霍森菲爾德和辛德勒雖然都是都是納粹黨,但是他們都不曾屈服於強大的國家意志力,而是選擇了做無聲的反抗,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既都是向善,又有何高低之分呢?
我想,在那些被霍森菲爾德幫助過的猶太人心裏,他永遠是不朽的英雄。因為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死亡逼近時的恐懼,所以他們也比任何人都更感激在黑暗裏向他們伸出的雙手。
參考資料:
1、《電影《鋼琴家》——譜寫生命的序曲》,馬彥元
2、《電影《鋼琴家》中的藝術與人性》,任景豔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51 字。

轉載請註明: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