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導讀:“刑部冤案”以後,康熙皇帝率諸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前往熱河狩獵。狩獵期間,康熙皇帝撞破太子胤
和妃嬪鄭春華的醜事;盛怒之下的康熙皇帝,又被“太子手諭”調來的叛軍包圍;再加上太子胤礽之前挪借庫銀、賣官
爵、干預司法公正等諸多罪行,康熙皇帝對太子胤礽失望透頂。
只是,在熱河狩獵的過程中,康熙皇帝同樣明確了皇八子胤禩為扳倒太子而假傳聖旨的“其心可誅”表現;更明確了那道“太子手諭”並非來自太子胤礽,而是有人刻意模仿,其目的何在,一目瞭然。更重要的是,趁着胤礽失寵的當口,皇長子胤褆上躥下跳、意在儲君之位;皇三子胤祉,則揭發“魘鎮之事”,一舉扳倒了胤褆。
皇子之間的相互攻擊,奪嫡形勢的異常嚴峻,讓康熙皇帝不得不先廢黜太子;圈禁胤褆、胤祥;暫時放棄對假冒“太子手諭”的追查;一切,都留待返回京城再説。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就《雍正王朝》的劇情演繹而言,康熙皇帝之所以明知太子胤礽“不盡職、不修德、深失朕望”,卻還一直保留胤
礽的
太子名位,就是要維持當前的穩定局面,避免皇子奪嫡的出現。
可正如康熙皇帝在“議舉新太子”時所言:“一是,朕當時駐蹕熱河,事起肘腋之間,許多情形晦暗不明,為天下想,為列祖列宗想,也不得不乾綱獨斷。二是,當時胤礽的荒誕不經,實在是叫人不可忍,也不可解”。如此情形之下,即使康熙皇帝明知“調兵手諭”有假,明知太子被人魘鎮,也只能先將太子廢黜,再做打算。
只是,太子被廢帶來的皇子奪嫡亂局,讓康熙皇帝沒有想到;再加上廢黜太子本就是康熙皇帝的權宜之計;所以,復立太子的打算,康熙皇帝幾乎在廢黜太子時就已經做好了。
返回京城,太子師傅
在朝會上“侮辱君父、罵盡皇子百官”的舉動,就能直接證明這一點。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返回京城後,康熙皇帝召集諸皇子大臣,正式宣佈了廢黜太子的決定:
朕十月十六日自熱河發來的諭旨,你們都看到了,朕停用了太子的一切印信。太子不盡職、不修德、深失朕望,為了上不負列祖列宗的在天之託,下不負天下臣民之望,朕決議廢黜胤礽的太子名位。
這個時候,太子師傅王掞立馬站了出來:
皇上,臣有本奏,請皇上諫納!
王掞要説什麼?肯定是為太子胤礽求情!只是,康熙皇帝廢黜太子的決定已經宣佈了兩次,王掞兩句話就能讓康熙皇帝收回成命?根本不可能!
那麼,王掞為何還非要在康熙皇帝正式宣佈廢黜太子的時候,找這個無趣呢?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我們來看一下康熙皇帝的回應:
我知道你要説話,但朕今天不想聽你再説。你是一個正人君子,為了輔導太子,數十年嘔心瀝血,朕一直心存感激,這就是朕為什麼要召你同車共乘的原因吶!作為師傅,你盡了責;作為父親,朕也盡了心;無奈所琢非玉,難成大器。你也不要過於傷心!
注意康熙皇帝的自稱,有一個從“我”到“朕”的轉換,這並非焦晃老爺子的失誤,而是刻意為之。如此變換,和康熙皇帝接下來“摘帽子”、“戴帽子”的舉動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我”,代表父親;“朕”,代表君王。作為父親,康熙皇帝希望王掞站出來為胤礽説法;作為君王,康熙皇帝只希望臣屬能夠明白自己的真正用意,聽命行事即可。
可即使太子胤礽真的是“所琢非玉,難成大器”,此時的康熙皇帝為了維持穩定局面,壓制皇子奪嫡形勢,也不得不將胤礽再度暫時復立。“主動”站出來的王掞,就是為康熙皇帝尋找一個復立太子的由頭。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我們再來看下王
為太子胤礽的開脱,將滿堂的皇子百官罵盡,甚至連康熙皇帝都沒放過。
六部公卿有幾位大人,盡職輔佐太子善為謀政?(朝廷官員,紛紛結黨站位,不暗中陷害太子就不錯了。)
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幾時對太子贊善匡失?(身為朝廷宰輔,眼中、心中只有康熙皇帝,壓根就沒將胤礽當成儲君,更談不上匡正得失。)
諸位皇子,除一二位輔助太子理政,其餘的各位阿哥,誰不是各自為政,陰為絆阻,甚至還有暗中魘鎮者?(奪嫡之爭,早就悄然發生,太子胤礽早就被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時時處處想盡辦法掣肘、陷害。)
最經典的是王掞對康熙皇帝的正面指責:
時至今日,將所有的過失歸於太子一身,這是不教而誅。不但不能服天下臣民之心,而且對滿朝文武百官怎麼交代,也難以對列祖列宗在天之靈!皇上,您不能這樣對待戰戰兢兢三十幾年的太子啊!
“不教而誅”,出自《荀子·富國》,意思為“事先不進行教育,一旦犯錯就加以懲罰”。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王掞的這句話非常嚴重,這就是説,你為了穩固皇權、樹立權威,不允許太子結黨,更不允許朝臣向太子靠攏,太子怎麼能發展、向善並逐漸成長為明君呢?如果太子過於優秀,朝臣擁護、皇子愛戴,你恐怕早就將其廢黜了吧!
總之,王掞認為,康熙皇帝廢黜胤礽的理由,並不能服眾!
注意,這時候,康熙皇帝有一個摘下帽子的舉動,並且一臉嫌棄、無奈的表情。接下來的回應,則更加證明康熙皇帝坐不住了:
説得好,説得好!朕是不教而誅,無道昏君。那麼,你是他的師傅,他變成這個樣子,你又該當何罪呢?
這句話是明顯的避重就輕、逃避話題,甚至有點以上壓下、以大欺小的嫌疑。
王掞回到:
臣罪滔天,臣罪當誅,就在皇上召臣同坐御攆之前,就已經讓家人準備好了棺材,臣只等説了這番話,就以死謝罪!
你不用嚇唬我,我早就做好了“以死謝罪”的準備!只是,我的罪當誅,皇上您的“不教而誅”又該如何懲罰呢?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康熙皇帝一看王
並不畏死,只得加重語氣,擴大可能的獲罪範圍:
好一個忠臣!你如此咆哮朝廷、侮辱君父、罵盡皇子百官,一死就能抵罪嗎?
你的罪過很大,你自己死,並不能抵罪!
王掞同樣毫不畏懼,回應道:
老臣全家三十餘口,甘願陪臣一同就死!
好了,康熙皇帝徹底沒脾氣了,沒話説了!
就王掞和康熙皇帝的對話而言,康熙皇帝確實一直處在劣勢,這是不是不太符合康熙皇帝一直以來的英明睿智形象?甚至,連王掞都徹底放棄了儒家思想力推的“忠君”思想?
和康熙皇帝之間的這場對話,是不是有點超常規,或者並不符合常理?
筆者認為,這就是康熙皇帝召王掞同乘玉攆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將太子胤礽的罪過儘可能的大範圍轉移,為自己復立太子儘可能的減少反對聲音。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為太子胤礽開脱的理由,連康熙皇帝都無力招架,其餘文武、皇子還敢站出來反對復立太子胤
嗎?或者,如果有人敢站出來反對,就應該先領了“未盡職輔佐太子善為謀政”、“未對太子贊善匡失”甚至“各自為政,陰為絆阻,暗中魘鎮”的罪行再説。如此一來,康熙皇帝復立太子的整體規劃才能順利推進!
只是,康熙皇帝的計劃雖然得以順利推行,但王掞確實公開侮辱了康熙皇帝,罵盡了皇子百官,又該如何收場呢?
不能真的一頭撞死在金階上吧?
這個時候,一直以來都能“深通上意”的張廷玉站了出來:
王師傅,你以一死博取忠名,卻把一個殺忠臣的罪名強加在皇上的頭上,難道,這就是聖人教你的忠恕之道嗎?
所謂“忠恕之道”,即以對待自己的態度來對待別人。王掞以死成就忠名,卻將康熙皇帝推到了昏君行列,如此舉動,確實違背了“忠恕之道”。
但張廷玉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此,而在於向康熙皇帝強調“
是忠臣”,在於馬上終止這場越來越嚴重的君臣對話。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於是,王掞立馬終止了這場早就安排好的大戲,態度立馬轉變:
這,這,老臣確未想到,可是如果我不死,又怎麼能對得起太子?
,太子胤礽的師傅,一個飽讀詩書、精通儒家學説的老學究,能讓張廷玉給問倒了?當然不會!唯一的解釋就是,王掞明白了張廷玉的真正用意,到了收場的時候了!
眼見王
明白過來了,張廷玉立馬加上了一句:
你死了,豈不更加有傷皇上的聖德之名,你豈不更加陷太子於不忠不孝之地嗎?
注意,王掞只説了“對不起太子”,根本就沒在乎康熙皇帝的感受,張廷玉為何要先提及“有傷皇上的聖德之名”,然後再説“陷太子於不忠不孝之地”?
這就是張廷玉的語言藝術,這就是在提醒
:趕緊收場,康熙皇帝已經無以應對,如果戲過了,真傷了康熙皇帝的聖德形象,你就真得帶着全家三十餘口,一同就死了!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徹底閉嘴了!剩下的,就是康熙皇帝為本次“對決”的結束語:
他想做忠臣,只怕沒那麼容易!來啊,把王掞送回家去,交給他兒子看管,倘若有個三長兩短,朕就問罪他的兒子忤逆,千刀萬剮、凌遲處死!
咆哮朝廷、侮辱君父、罵盡皇子百官,就被康熙皇帝判了一個“交給他的兒子看管”?還不允許有三長兩短?
這是康熙皇帝對王
的懲治,還是在王掞揭露皇子、百官罪行以後,對其最為用心的保護?
康熙皇帝和王掞君臣二人的一場對話,儘可能的消除了反對復立太子的聲音,還絕對避免了王掞可能遭到的事後報復,如此安排,怎一個“完美”了得!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96 字。

轉載請註明: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