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雍正帝即位經歷了九子奪嫡,但輪到乾隆即位的時候,幾乎沒遇到什麼阻礙,弘時早早被雍正踢出局,而弘晝則有實際行動表明自己對那個位置沒有任何興趣,雍正兒子本來就少,因此乾隆的即位是毫不費力的。他即位後,有且僅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小三個月的弟弟弘晝,一個是小22歲的弟弟弘曕。
弘晝和乾隆年紀相仿,是個玲瓏剔透的人兒,在《雍正王朝》中,相信很多人都對弘晝印象深刻,他自導自演了一出“活出喪”,明明活着,卻讓府裏的人為自己辦喪禮,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但這個鬧劇也是聰明人的遊戲,他在向父親雍正表明,自己無意於那個位置。
在《雍正王朝》中,弘晝的聰明甚至在弘曆之上,只不過他選擇做一個閒散王爺,雖然歷史上的弘晝,未必真的是兄弟們中間最聰明的,但他確實經常在府中上演“活出喪”,讓乾隆很是生氣,但這生氣又是欣慰,至少沒有人和乾隆爭權。
所以乾隆也樂得和弘晝兄友弟恭,同樣對乾隆構不成威脅的就是最小的弟弟弘曕,弘曕比弘曆小了22歲,兩人之間最初更像是父子的關係,畢竟弘曆即位的時候,弘曕只有三歲。當他六歲的時候又被過繼給了果親王允禮,承襲果親王的爵位,看過《甄嬛傳》的人對這一段應該是比較熟悉的。
在《甄嬛傳》中,甄嬛出宮修行的時候與雍正的十七弟允禮相知相愛且懷上了允禮的孩子,後來允禮被傳已死,甄嬛設計回宮報仇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即靈犀和弘曕,雍正以為這龍鳳胎是自己的,殊不知卻是允禮的。甄嬛在宮中與弘曆成為母子,相互扶持,最終,雍正去世之後,弘曆即位成為乾隆。
一致對外的時候,甄嬛和弘曆心連心,但等到弘曆登基之後,兩人的關係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畢竟不是親生的,而甄嬛又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弘曕,弘曆又怎麼能不為自己着想?他用《左傳》中”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來試探甄嬛。
“鄭伯克段於鄢”這個故事在《左傳》中極為有名,可以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樁公案,説的是一個母親(武姜)偏愛幼子(共叔段)而不喜長子(鄭莊公),甚至和幼子裏應外合謀取國君之位,兄弟倆終極對決的時候,共叔段壓根不是鄭莊公的對手,只能出逃於外。
都是親生的,都能偏愛如斯,如果不是親生的呢?甄嬛並沒有回答弘曆的話,而是順便提到了另一件事,説果親王允禮死後沒有子嗣,她想將弘曕過繼給允禮,承襲果親王的爵位。
弘曆自然求之不得,於是立馬就允了這件事。弘曕過繼給允禮這件事,實對弘曆是好事一樁,但對甄嬛來説又何嘗不是,她親眼目睹皇宮中的殘酷傾軋,根本不願意讓自己的親生兒子也走上這條路,她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讓弘曕成為皇帝,而且弘曕在外人看來是過繼給了允禮,實際上卻是認祖歸宗,他本來就是允禮的兒子,這其實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當然歷史上的弘曕可不是什麼允禮的親生子,他就是雍正帝的兒子,其母為謙妃劉氏。弘曕是個可憐的皇子,三歲的時候,雍正就死了,然後六歲的時候,果親王允禮無子去世,莊親王允祿提議將弘曕過繼給允禮,承襲果親王的爵位。
弘曕雖然成了允禮的兒子,但乾隆對這個弟弟還是很上心的,請名師給他啓蒙,教他讀書,等他長大十八歲的時候,正式有了職務,不過或許是乾隆太過寵愛而沒有長輩對他盡心訓導,總之,長大後的弘曕並沒有成為乾隆的左膀右臂,反而惹了不少的麻煩。
他很喜歡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外斂財,甚至還干預朝政,讓乾隆很是厭煩,遂進行了斥責,但收效甚微,弘曕還是我行我素,並沒有就此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也沒有停止斂財。接下來,弘曕做了三件事直接激怒了乾隆,也終於導致了弘曕的早逝。
第一件事就是弘曕生母謙妃劉氏過生日的時候,乾隆並沒有加賜稱祝,這很顯然是對弘曕所作所為表達自己的不滿,這也算是對弘曕的警告。但弘曕不僅沒有明白乾隆的意思,反而對乾隆很是不滿,陳詞諷刺乾隆。乾隆不想繼續讓着這個弟弟,直接指責弘曕明明家財無數,卻還是不斷向母妃索取,並絲毫沒有盡心侍奉母妃。
第二件事則是直接關係到乾隆了,1763年的端午節,圓明園九州清晏殿失火,當時乾隆正在九州清晏殿內,是永琪跑進去將乾隆背了出來,而等乾隆出來之後,距離九州清晏殿最近的弘曕卻才姍姍來遲,且“與諸皇子談笑露齒”,這件事更是讓乾隆對弘曕沒了所謂的兄弟之情。
第三件事則是弘曕和弘晝一起犯得錯,他們在去給太后請安的時候,在乾隆專屬跪坐的位置膝席跪坐,被乾隆指責為“儀節借妄”。
僅此三事再加上弘曕在外的不法事,讓乾隆最終失去了耐心,數罪併罰,弘曕被罰銀一萬兩,降為貝勒,且罷免了所有的官職,這對弘曕的打擊是相當大的,他沒想到這個哥哥對自己如此,他從此閉門不出,抑鬱成疾,並最終引發一場大病,這場病是被乾隆氣出來的,最終要了他的命。
弘曕的病一直不好,且到了1765年春天的時候,已經沒有好的跡象了,當時乾隆還在南巡的路上,弘曕病重的奏摺到了乾隆手中的時候,他還有些不相信,緊接着心生後悔,後悔對這個弟弟太過苛責,於是回來後親自到弘曕府中去探視,對他説:“以汝年少, 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
看到被病痛折磨的不成樣子的弘曕,乾隆下令恢復弘曕的郡王爵位,但還是太晚了,這並沒有挽回弘曕的生命,弘曕還是在1765年的三月去世了。
弘曕去世後,乾隆深感後悔,還為弘曕親制碑文,表達了自己對這個弟弟的喜愛之情。但這些,弘曕已經看不到了,他的生命定格在了三十三歲那年,如果當初他沒有那麼荒唐,好好做一個合格的王爺,或許就不會那麼早去世了,但這個世界上是沒有如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