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人民網
△孫曉梅給姨母的回信
這封家書是孫曉梅於1941年5月1日在蘇南寫給姨母的回信,陳雲是其化名。
1941年春,孫曉梅在蘇南從事黨的秘密抗日工作時,接到了姨母來信。當時正值皖南事變後不久,國民黨頑固派極力叫囂要取消新四軍番號,姨母在信中對孫曉梅的安危深表關切,望其能念及母女之情,及時回家侍奉老母。孫曉梅接信後,給姨母寫了這封家書。
(據《重讀抗戰家書》)
*朗讀者:孫易今(孫曉梅之侄)
姨母大人:
“人非木石,孰能無情?”“羊跪食乳,尚識天性之恩”,何況人乎!來信讀後,心肺實存難言之痛!然時代迫使如此,曾望深諒是幸!
所言各節,全為頑固分子之謠言,現在梅等全以舌耕餬口,何曾在軍隊服務?正因為米珠薪桂,所入不敷所出,故有要求家庭津貼之意見見諸前信;要是服務四軍,談四軍的艱苦奮鬥之部隊,所有人員絕不願向人訴苦,即使是家庭,他們亦無若何乞求。由此已可證明梅等之目前生活情形及行蹤,望可對外人言之,加以聲明和解釋,莫將來弄成誤會。
大江南北盡第四軍足蹤。所謂解散四軍,原為一般投降頑固派自己心裏想的事,過去十年都消滅不掉,今天談何容易?在抗戰過程中,據云,四軍力量已擴大到12萬人。以前聽人家説,在事變初期,由贛湘等省集中時,僅數千人,現在所謂被解散的不過其中軍部的一部分。據當地老百姓告訴我們,他們的主力全集中在蘇北。在江南,也有他們一部分,離這裏很遠,我們時有所聞,在江南北經常有四軍的勝利消息,在此地的民眾,非常敬佩,並稱他們為神兵。不過都與我們無涉,我們只吃我們的粉筆屑,過我們的冷板凳生活。
我身體很壞,時常生病。幸寄父母侍服我,心裏非常過意不去。在上次信中,曾經信母親,要她老人家寄幾斤茶葉來給我,現在仍請轉告,能早些寄來給我以便我送給他們老人家,聊表我的謝意!我想,母親一定會答應我的要求,姨母你想怎麼樣?
家事無人料理,確常在我的意料之中,不過梅等亦出於無奈。欲歸無力,欲動無能,惟有懇轉姨母代為料理,並能督促旭弟,有以助母親一臂,來日事平之後,梅等決不忘大恩大德。母親年事日長,有望莫操勞過度,一切看破一點。反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謂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轉眼間又將赤手空拳的回去,所不能平的,不能白白的來世走一遭。梅等正有鑑於斯,願奔走他鄉,自謀而生,不願苟安偷生,將生易輕若鴻毛,這點望能深諒梅等之苦衷,俟後莫再煩言梅等之行動,實為幸!
大人等幼讀四書,文墨知其一二種,義識其大端。岳飛之能流芳千古,實其母造就大半。若當年其母不鼓勵他盡忠報國,令其為國效勞,何來今天之岳墳、岳廟昭名千古?孟子、徐庶等要皆有賢母,有望母親能以古之賢母精神來教誨子女。
國不保,家何能存?在此民族生死關頭,望母親能以國家為主、民族至上,莫以區區兒女情,而埋沒子孫的前途。梅等雖非岳飛以及其他人可比擬,且亦無岳飛之時機、境遇,然古人之精神,堪為梅等學習,想姨母及母親亦必同情也。
“誰無父母,提攜捧負?誰無夫婦,如賓如友?誰無兄弟,如足如手?生也何恩,死也何咎!”正因為人類不應殘殺,然人已殘殺我,而我能不自衞?想三四年來,多少人妻離子散?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屍骨分飛?多少人戰死沙場?想人生不免一死,不過死得其時而得所值乎?!望姨母勸慰母親,一切從遠着想,莫聽無稽之談,而效井底之蛙語,一手不能掩盡天下人耳目,公理最後終能勝利。
梅等不敏,然不願做時代之落伍人;雖無能,亦必勉力追隨歷史之輪。如今天生活雖雲清苦,願自勉,決不做民族罪人。
所有親戚友好,望能代梅問候致安!如有機緣,當返里親候慈顏。閲報章,寧波吃緊,不知影響家鄉否?現在草紙價值若干,海口被封,銷路當大受影響,全村人民,當受凍餓之憂矣!
時交夏令,寒暖不勻,望能保養玉體,並努力加餐是幸。臨風寄意,不盡所懷。專此敬請
金安!並頌
闔府康泰!
甥陳雲
五一燈下
茶葉望能早日寄來!
昨日延醫診治,曾打一針,身體想不日可疾健,望勿念!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