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多年來,李廣難封成為了無數人唏噓不已的歷史遺憾。但從另一點來看,李廣的人生悲劇不是沒有原因的。

身先士卒的冒失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本身就來自邊境地區的騎兵世家

在出身上,李廣屬於典型的六郡良家子。這些人加入軍隊成為騎士或者加入期門,是需要有馬匹和武器,還要有騎射技能。這些都需要一定財力和家傳武藝。也就是説,李廣其實來自邊境地區的中小地主或土地豪強。

從秦末漢初的戰鬥來看,有衝擊力的騎兵部隊雖然不多,但是其重要作用已經在戰場上顯現了出來。到了漢初,這樣的部隊依然有限,主要出自邊境地區的良家子。所以在文帝和景帝朝,李廣的個人武藝顯得十分難得。他所在的隴西地區,從先秦就開始習慣與草原文化接近。自然是很多人善騎射,成為漢與匈奴交戰的精鋭主力。這也是匈奴人奉其為勇士的原因。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的家族在先秦時期就以騎兵出名

李廣的戰鬥風格,從他的祖先李信和兒子李敢、孫子李陵身上,都看得到影子。李信曾在易水之戰中帶領輕鋭擊敗燕軍,又帶領少數部隊深入遼東追擊流亡的燕王朝廷。但是在後來的第一次滅楚之戰中,也是因為前進迅速而疏忽了側翼防禦,慘遭項燕擊敗。

從司馬遷大肆渲染的李廣的幾次邊疆衝突和射虎經歷來看,這個人對自己藝術化的騎射本領十分自信。所以經常性親自深入敵境,去體驗酣暢淋漓的戰鬥。以至於出身義渠、熟悉李廣戰術的典屬國公孫昆邪就説:李廣才氣,天下無雙。如果他總是這樣不愛惜自己,恐怕會導致兵敗身死。皇帝也因此把他從直面匈奴左賢王的上谷地區,調到了上郡地區。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面對的匈奴主要是邊境襲擊部隊

在白登之圍到後來的馬邑之圍期間,匈奴騎兵經常尋找防線上的薄弱點,且永遠是打完就走。等漢軍集結後趕到,已經是姍姍來遲。因此,漢匈兩邊沒有大規模會戰記錄。李廣參與的大戰主要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對付的是同樣方式組織,戰鬥力還不如邊郡駐軍的對手。這就是李廣積累名聲的背景。

如果説武藝在小規模戰鬥中的作用很重要,那麼在大規模會戰中,將領的組織能力和學習能力將受到考驗。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總是對自己的個人武藝過度自信

同部下脱節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的大部分部下 都沒有他的個人實力

但李廣的個人武藝,與他的大多數部下是脱節的。而且他的兵法其實也有落後的嫌疑。

李廣的治軍並不嚴格,對於士卒是散養模式。平時也不注重營地的夜間防禦,不設刁斗這樣的警報系統。他本人平時話也不多,經常和部下練習射箭,還喜歡一個人在地上畫陣型圖。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的很多軍事習慣都源自戰車時代

那麼他畫的是什麼陣型呢?這從他的一些實戰案例中就可以看出大概。公元前120年,李廣在面對匈奴包圍時下令所有人結成圓陣。還在浚稽山之戰中,李廣也曾有過章法不錯的佈陣。但其家族兵法和戰鬥體系,可能來自於祖先李信的先秦經驗。因此,就是在長城沿線,指揮着以步兵、弩手和戰車為主,加少數邊郡騎士的隊伍。

李廣很喜歡帶着少數精鋭騎兵在前陣開路或者身先士卒。在景帝年間,就帶着精騎尋找匈奴軍中的精鋭射鵰手對決,但在歸途中被匈奴大軍截殺。雖然帶着自己的親隨全身而退,但大軍主力沒有跟上來。因為軍中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樣能騎擅射,所以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他的風格和行動會和主力軍脱節。

李廣還喜歡找匈奴中的精鋭射鵰手對決

相比之下,後來的衞霍沒有李廣那麼重的經驗包袱,軍事經驗來自於陪武帝狩獵和期門郎的狩獵活動。武帝身邊有北地義渠騎士公孫敖、公孫賀,還有匈奴化的韓國貴族後裔韓嫣作為少年侍衞。這些人幫助漢武帝和衞青迅速學習到原版的草原遊牧戰法以相關武藝。年輕的霍去病對於古代兵法更是嗤之以鼻。

李廣的戰鬥體系,到了漠北的陌生環境裏起到的作用比較有限。讓他指揮全騎兵的部隊並不理想,已經説明了個人武藝的高低和指揮水平並無絕對的對應關係。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在指揮大規模部隊時表現不佳

對新環境的不適應

適應力差是李廣戰績不佳的另一個原因

在對於新環境和新戰術的適應程度上,李廣也明顯不如後來者。衞青曾經帶着出使過西域,被匈奴長期扣押的張騫作戰,所以可以得到關於匈奴的軍情和戰報。霍去病在平定河西的戰鬥中,軍隊裏有獯鬻之士,也就是隴西甘肅地區的戎狄士卒。他們對於同胞和草原地形的熟悉度是很高的。

在行軍和紮營上,李廣倒是很有匈奴和戎狄的風格。在文帝和景帝的時代,李廣的戰法是善於在乾旱半乾旱地帶尋找水源,軍隊陣型鬆散,士卒們可以自己安營紮寨、自己自便。作死因為李廣遠遠放出斥候,所以也沒有遇到很大的問題。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對於部下的約束也遠遠不夠

這樣的戰法得以實行而沒有大敗,很大程度是因為文景時代,漢軍還是在長城沿線作戰殺敵。在沒有遠離長城防禦體系的熟悉區域內,可以不設嚴格防禦。到了武帝時代,李廣的軍隊一離開了熟悉的邊塞防禦,就多次受到伏擊和圍困。甚至因為迷路而誤了大事。

在對待外族人士方面,李廣也顯得過於剛硬。在對羌族作戰時,他曾經用設鴻門宴的方式誘殺對方800人。所在對異族人士的態度上,很可能不會任用外族俘虜。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同樣不是一個善於統戰的人

武帝外戚的崛起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衞青這代人的崛起 也註定了李廣的地位尷尬

李廣獲得提拔和重用是在文景時代。在漢武帝前,除了開國元勳集團和他們的子孫外,六郡良家子是漢武帝之前對匈奴作戰的主力。

但到了武帝時代,武帝為了推行自己新的內外政策,並適應新戰術需要,提拔了一批新的外戚將領和他們的部下。甚至還有一批投降漢朝的義渠人和匈奴人。在《衞將軍驃騎列傳》後面附的16位討伐匈奴的將領中,僅有曹襄是開國功臣後裔。其餘人除蘇建、李廣、李蔡等出身良家子外,剩下的很多人都是追隨衞霍的立功將領。

武帝一朝,李廣因為戰績不佳,已經有了命數不好的流言蜚語,這對於他的名望必然有影響。所以在兵員分配上,李廣等老將得不到最精鋭的戰士。和他有相同遭遇的,還有不少文景時代留下的老將。但衞青就能帶領最精鋭戰士深入敵內,讓功臣宿將們在自己後面追隨。所以在軍功上形成了馬太效應,差距逐漸拉開。這些六郡良家子在前線衝鋒陷陣,但是在主要將領中的代表人物卻不多。

李廣在武帝時代往往只是一個重要的配角

不可控變量的累積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的地位決定了他必須承受更多風險

因為以上提到的客觀和主觀原因的積累,導致了李廣在武帝一朝明顯戰績不佳。除了戰術和戰法層面的問題,有些情況其實完全是不可控因素,這些事情是李廣後來想不到的。

比如年輕氣盛的他在吳楚七國之亂中立功後,私自接受梁孝王劉武的將軍印綬。問題是平定吳楚之亂後,梁國俘虜的吳楚叛軍和中央軍一樣多。梁國佔據40餘城,打造的軍械有數十萬件,是當時最強的封國之一。劉武也曾經十分覬覦漢景帝身後的皇位,對漢景帝酒後許諾的空頭皇位支票耿耿於懷,甚至組織殺手刺殺反對漢景帝立他為儲君的大臣。李廣接受這樣的人的將軍印自然會受中央猜忌。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漢武帝只看戰果而不重視過程

雖然武帝即位後對此並不在意,但結合李廣報復侮灞陵尉的經歷,從側面説明了此人耿直簡樸、缺乏心機。

除了性格,李廣其實還遇到了為名聲所累的問題。公元前129年,漢武帝為了摸索騎兵作戰的規律,讓李廣、衞青、公孫敖、公孫賀四人各自帶10000人出戰。這算是均勻用力,摸索戰術的第一步。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的部隊往往會受到敵軍優先照顧

但是其他三人算是天子身邊的親隨和打獵伴侶,在匈奴人中沒有名聲。李廣卻已經名聲在外,所以受到了匈奴人的特別關照,慘遭主力伏擊。於是,李廣算是用自己的失敗,為新人們分擔了火力,也換來了一條教訓,那就是不要分散多路騎兵出擊。對於還在積累經驗的漢軍,還是集中用兵比較穩妥。

在公元前121年的戰鬥中,李廣以4000多人英勇對抗40000敵軍的圍攻,堅持到了援軍抵達。但這一戰本質是為霍去病奪取河西打掩護,所以客觀上也限制了他取得更大的戰果。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在漠北決戰中成為了隨意擺佈的棋子

到了漠北決戰,漢武帝表面上照顧李廣的面子,一開始讓他打頭陣。但是後來武帝為了生擒單于,於是暗示衞青將李廣從前軍換掉。而衞青為了照顧自己派系的公孫敖,於是順便將武帝的命令延伸為打發李廣走水草少還容易迷路的東道,自己帶着親信去對戰單于。雖然衞青最多是偏袒親信,給李廣設置了阻礙,但道路險阻並不一定意味着迷路和延期抵達戰場。事後派長史的問詢也算是例行公事。

李廣自己也承認在漠北決戰中是如此不順利,是天命的原因。於是和當時的很多高級官吏一樣,選擇了拔劍自刎的方式自裁。在風氣剛烈的漢代,高級將領還有先秦時代的古風。自裁不僅可以以死明志,表示不願受到侮辱。更重要的是,自裁可以讓家人和部下免遭懲罰。所以,漢武帝和衞青的決策和李廣自盡之間沒有很強的直接聯繫。李廣的自盡除了個人性格和時代風氣外,也是因為漢代軍法嚴苛,對於戰敗將領的懲戒較重。他更有為部下免罪的用意,和之前一貫愛護部下、與部將分享戰利品的做法是一致。也才引發了全軍皆悲痛的場景。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李廣最後用自殺手段來保護家人和部下

既然沒有受到政治構陷,那麼李廣的遭遇只能説明他在新的時代,成為漢匈戰場上的多餘人。綜合能力和自我定位差距較大,是李廣難封的主要問題。很多後世文人借李廣感嘆自己的身世,感嘆自己不受重用,但又有多少人曾反思自己存在的固有缺陷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04 字。

轉載請註明: 李廣難封:絕非漢武帝刁難而是其真的難堪大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