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考試期間,看到有學生髮朋友圈吐槽。
“……彷彿考了三場語文”
“歷史考試考了一大堆根本看不懂的文言,閲讀量簡直比語文還大……”
“政治考試我寫了好幾篇小作文,還考了幾句古詩詞。”
“歷史卷子真的做起來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絕望感,明明知道答案在哪裏找,但是讀不懂。”
其實,這位同學是個學霸,我們從這個吐槽中不難看出,既有自嘲,也有非常難得的自省。
那麼,這遭到瘋狂吐槽的期末試卷歷史、政治試卷是什麼樣的呢?
怎麼樣?從有限的截圖中,不難看出,這吐槽還是很符合事實的吧。
不得不説,這位同學的朋友圈發早了,在考完歷史、政治之後,就發了朋友圈。其實,看看地理、生物、甚至數學,哪一個不是在“考語文”呢。
一定意義上可以説,除了英語,不是在考語文,其它的都是在“考語文”,都是在考閲讀。英語實際上也是在考語文,在考閲讀,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語言,考英語語文,英語閲讀而已。
語文學不好,閲讀水平不高,應對這些學科的考試,真的會難上加難。當然,這些科目如果考不好,語文老師不應該背鍋,也背不動這麼多鍋。不過,要高度重視閲讀能力的培養倒是真的。
關於考試閲讀能力的培養,主要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1. 讀得快
2. 讀得懂
3. 讀得透
先説讀得快。
從試卷文字量上來看,各科試卷的文字量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與十幾年前相比,少則增加了五分之一,多則甚至增加了三分之一。而且,這還只是同年級的比較,越往高年級,試卷的文字量越大。
如果讀得慢則影響答題速度,甚至根本答不完試卷。只是知道讀得快的原則和方法遠遠不夠,還需要大量的閲讀實踐。連滾帶爬地讀也好,囫圇吞棗地讀也好,沒有大量閲讀實踐,想要讀得快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規定,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但實際上,要想能真正適應目前考試閲讀量大幅增加的狀況,個人以為應該至少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五到十倍。
實際上即使增加到十倍,到四千萬字以上,平均每年不過400萬字,平均每天不過一萬餘字而已,對熱愛閲讀的學生來説可以輕鬆完成。
再説讀得懂。
讀得懂,也要建立在大量閲讀基礎之上。所謂見多識廣,閲讀也是如此,不要妄想着有一個什麼公式,告訴你一下,記住了答案就可以回答了。
在語文考試中,常常有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等推知人物心理的問題。但是,你不能指望着老師告訴你某一個動作就對應表示某一種心理。因為語境極為豐富,無法像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用一個答案涵蓋全部。
比如,撓頭這樣一個動作,可能是表示遇到了困難或者麻煩,也可能表示對某些事情感到尷尬,或者是覺得有一點兒害羞,甚至可能只是單純地頭皮發癢而已。這些都得通過具體語境來判斷。不能想着死記硬背答案。如果讀得多了,自然就很容易判斷,讀懂不是難事。
當然,讀得懂確實需要一些方法指導。但是,又不要過於迷信方法,方法指導得再到位,如果沒有大量閲讀實踐作為支撐,也不會有什麼好效果。不要總是想着“一巧破千斤”,其實更多時候應該是“一力降十會”。
最後説讀得透。
讀得透,也需要各種材料的對比才可能讀得透,僅僅依靠一個材料,讀一點點內容是無法讀得透的。很多事情或道理,都是在比較之中,變得更為清晰,更為顯豁的。
以詩歌閲讀為例,僅僅記住“牀前明月光”寫的是思鄉,這遠遠不夠,僅僅記住月亮常常和思鄉有關,這也遠遠不夠。至少要有那麼幾十首有關月亮與思鄉的詩歌的積累,才可能對此體會更深。
同時,也要知道並不是只要一提月亮就是思鄉。比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等,雖然寫月,但重點不在思鄉,而是關於人生,關於宇宙的更深邃的思考和追問。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讀得快,讀得懂,讀得透呢?我以為應該至少做到以下四點。
1. 要給孩子充足的閲讀時間
很多成人對孩子學習,在認知上有一個常見誤區,覺得只有規規矩矩地趴在桌子上在那裏做一個又一個的練習題,才是學習。要只是看看書,則説不上是學習。於是,當孩子拿起書要閲讀時,家長沒收書,老師沒收書,各種閒書就更不準看,這個思路和做法實在大錯特錯。
要給孩子充足的閲讀時間,不一定非要拿起名著來才叫讀書,更不要認定為了應對考試的名著閲讀而讀名著才是學習。要讓孩子多看各種各樣的書,甚至是一些我們認定的所謂“閒書”。點滴閲讀積累的背後,都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水平,擴展知識,深化情感。
閲讀是最好的學習,閲讀是主動的吸收,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時代,閲讀的重要性會越來越被強化。無論是現代文的閲讀也好,還是文言文的閲讀也好,要求都會越來越高。
要從小學階段始就培養孩子得閲讀興趣,養成閲讀習慣。閲讀興趣的培養和習慣的養成,越往高年級越困難,只有日積月累方見功效,沒辦法立竿見影,沒有任何終南捷徑可走。
2. 要打破科目學習間的壁壘
一提閲讀,很多人就覺得這是語文的事兒。具體到語文閲讀本身,很多人又習慣性地將閲讀侷限在文學名著閲讀上。其實,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閲讀本身的概念應該非常寬泛,不僅僅是文學的閲讀,也不僅僅是人文的閲讀,還要包含自然科學的閲讀,等等,所有的閲讀都是閲讀。
目前,學科與學科之間的教學聯繫不夠緊密,缺乏必要的協調。甚至學科老師會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學科與其它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對立”起來,總是要和別的學科搶時間,覺得只有讓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在自己所教的學科上才好。
事實上,很多學科內容是交叉的,要有意識地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才行。試想,學生讀一本生物或者物理的科普讀物時,僅僅是對語文閲讀水平的提高起作用嗎?顯然對生物或物理本身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語文老師應該鼓勵學生讀與其它學科相關的讀物,其它學科的老師也不要因為學生閲讀理解不過關做錯了題而怪罪於語文學科。促進閲讀水平的提高,應該是所有學科教學的共同任務。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強化這個意識,不再條塊分割地學習,而要想辦法互相融通,互相促進。
3. 要廣泛關注社會時事生活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副對聯大家都非常熟悉。很多人也非常喜歡這副對聯,對其中所談的道理也甚為服膺,覺得理當如此。但到了實際的行動中,卻又和對聯的主張完全脱節了。不管外界風雨如何,只管埋頭於各種練習題之中,不管家事國事天下事,只管眼前考試這點兒事。
事實上,僅就為了應對考試而言,我們也應該非常清楚地看到。當前的考試,不管是語文學科也好,還是其它學科也好,都有大量和生活相聯繫,和時事相聯繫的試題。平時埋頭於練習,一門心思應對考試,不關心這些現實生活,不關心這些時事政治,到考的時候又很陌生,這是不行的。
關心現實生活,關心時事政治,是學習本身就應包含的內容。當然,既要睜開眼睛看這紛繁複雜的世界,對每天發生的各種事件有所瞭解,又不能掉到信息的海洋中不能自拔,還要系統深入地學習一些經典,才能使得認識更為深入。這實際上涉及到涉獵與精讀這對永恆的閲讀話題。
4. 要理解閲讀和寫作的關係
閲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要想有輸出,必須先輸入。對學生而言,要想輸出的數量大,質量高,輸入必須也要跟上,要更多更好才行。
如果僅僅就考試而言,不僅僅語文作文需要寫作,各種問答題閲讀題也都需要寫作。也不僅僅是語文學科需要寫作的能力,其它學科也需要寫作的能力。這些能力從哪裏來,不是講一講方法,講一講規範就行,必須先要有閲讀的輸入才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基本的道理要明白。有了米,想要做得精,也要多向別人學習才行,這個道理也要明白。學生答題過程中的語言表達邏輯斷裂,前言不搭後語,歸根到底,是閲讀水平偏低的表現。
跳開考試,將來走向工作崗位,走向更廣泛的生活,更需要寫作的能力。有時候寫作幫助我們表達思想,宣泄情感,也有時候就只是為了寫個方案,做個總結之類。但無論如何,寫作能力都必不可少。
頭腦空空,是不可能有寫作能力的。通過大量閲讀,充實頭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作的材料才可以源源不斷,信手拈來,表達上也才能夠更精確。
《論語》中孔子有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朱子治家格言》中説,“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同學也好,家長也好,老師也好,在閲讀這個問題上,都要先在認識上到位,然後紮紮實實地做好閲讀實踐,考試才能不掉到坑裏,才能穩坐釣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