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明君不少,除了“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自秦獻公開始幾代都是明君之外,其實各國也不乏明君,但如果要説到雄才偉略的雄主就不是很多了,除開秦國不算,魏國魏文侯是一個,其子魏武侯也算得上;齊國齊威王算一個,燕國燕昭王也勉強算得上,除此之外,就雄才偉略和開疆拓土來看,戰國第一雄主非趙國第六位國君趙武靈王莫屬。
自三家分晉之後,和魏國相比,趙國的發展一直不温不火,因為趙國隱患不少,不僅要面對北方遊牧民族三胡持續不斷的侵擾,國土還被中山國隔斷,加上趙國前幾任國君戰略不明確過多的投入到中原爭霸之中,到趙武靈王繼位之時,甚至是他在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趙國可以説是積疲日久,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實力在戰國七雄最多是中游水平。
趙武靈王認識到了趙國的不足和其他列國的差距之後,一方面韜光養晦退出中原爭霸把重心放到內政和對付三胡以及中山國上,另外一方面謀劃重大的軍事改革,那就是胡服騎射。這場改革和商鞅變法有所不同,商鞅變法涉及到了很多方面,胡服騎射主要是軍事方面,而且是自上而下的一場變革,雖然受到的阻力很大,但在趙武靈王強力推行和耐心説服之下,這場變革沒有經歷流血衝突也沒有造成國內勢力的分裂和對抗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趙國軍事實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這時候的趙武靈王一改低調連續出擊,依託強大的軍事實力歷經十年先後五次攻伐中山終於徹底消滅中山國,解決了這個心腹之患對趙國意義非常重大;與此同時趙國在和北方三胡的作戰中也連連告捷,不僅拓地千里設立雲中雁門兩郡,還將大量胡人編入趙國軍隊更進一步提升了趙軍的戰鬥力。趙國的疆域在趙武靈王手上整整擴張了三倍,史稱“時趙之強,甲於三晉”。
可是就在此時,趙武靈王卻因為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反覆不定,引起了趙國一場嚴重的政治危機,他的兩個兒子趙章和趙何相爭,不僅趙章被殺,雄才偉略的趙武靈王居然在自己小兒子趙何的默認之下被活活餓死在沙丘宮。如果趙武靈王不死,戰國局面肯定會有很大不同,秦國很有可能會遭遇生死存亡的困局,而趙國有可能成為新的霸主,至少日後統一六國的未必就是秦國。為什麼會這麼説,我們分析下。
趙武靈王的畢生目標在於和強秦爭鋒或者説是滅秦,所以在取得一系列軍事上的重大勝利之後,趙武靈王把王位傳給了兒子,自己一心專注對外作戰或者説是準備對秦作戰,為此他不惜以身犯險親自化身為趙國前往秦國使者的隨從人員,沿途考察秦國的風土人情和朝野動向,並在秦王和宣太后反應過來之前安然返回趙國。
不僅如此,趙武靈王還在謀劃一個軍事冒險行動,那就是以趙國當時強大的輕騎兵快速從趙國新設立的雲中郡南下,從秦國防守薄弱的北面直插秦國都城咸陽。説實話這個風險不小,但也並非沒有成功可能,因為秦國的防守重點一直在函谷關一線,北方相對薄弱,而且趙國當時擁有一支機動性冠絕列國的強大的輕騎兵,出其不意之下,秦國很有可能會吃大虧。
此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當時關東諸國對秦國都抱有很深的戒心,以齊國為首的關東諸國正在策劃對秦國的合縱攻秦之戰(公元前298年,齊韓魏三國發動第二次合縱攻秦之戰,歷時三年,大敗秦軍攻入函谷關),趙武靈王剛好在公元前295年餓死,假如趙武靈王不被囚禁餓死,他一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很大可能會實施他謀劃已久的從北方進攻秦國的冒險行動,如此一來,秦國函谷關被齊韓魏三國攻入,趙國又從秦國北面快速插入,楚國在南面一定也不會看熱鬧,秦國三面受敵很有可能支撐不住。
趙武靈王餓死於公元前295年實在不是時候,如果他在,秦國在這一年才是真正遭遇生死存亡之時,在當時的情形下,套一句俗語來説,秦國至少是“不死也要脱層皮”,短期之內很難緩過勁來,時過境遷,最後稱雄和統一六國的就未必會是秦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