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航通社
4月14日,央行一篇名為《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的工作論文火了。其中提出“重視理工科教育,東南亞國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的論述,引發爭議。
遇到此類“暴論”,一個常見的美德是“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東南亞國家是否確實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它們掉入陷阱是否跟“文科生太多”有關?
東盟“陷阱”國家理工科學生和技術工人長期不足,且大量流失所謂“中等收入陷阱”來自世界銀行2006年的《東亞經濟發展報告》,指的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從低收入狀態進入中等收入之後,經濟快速發展所積累的矛盾集中爆發,經濟或者反覆震盪、大起大落,或者長期處於停滯或增長緩慢的狀態,很少能夠繼續向前,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因為向高收入的邁進是一種收斂,這個陷阱也稱為“非收斂陷阱”。
東盟國家經濟起飛之後,只有新加坡和文萊成功進入了高收入國家的行列,其中新加坡主要是通過國際貿易、金融和旅遊業的全面發展,而文萊則是藉助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致富。比較典型的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東盟國家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這4個國家。
以菲律賓為例,它是亞洲最早走上工業化道路的發展中國家,在1960年代曾經是亞太地區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經濟實力僅次於日本。菲律賓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是1978年,但是整個80~90年代的經濟增長基本上處於停滯,如果算人均的話,實際上處於下降區間。直到近幾年,依靠中國-東盟經貿關係的提升,菲律賓的經濟才有所抬頭。
2014年發表在《當代經濟管理》期刊上的一篇分析指出,東盟國家先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可以分為三方面。從經濟因素上看,產業轉型升級困難,創新能力不足;從社會原因上來看,貧富差距擴大以及政局動盪;至於外部因素則是國際經濟環境的改變。
具體到技術創新的匱乏,文章指出,東盟國家的技術進步高度依賴於跨國公司的技術引進,而自身對研發的投入不足,研發人員數量也非常有限。沒有人力物力的投入,就無法依靠技術創新,構建適合本國的產業體系。
本來,人口規模龐大,人口結構年輕化,勞動力不斷增長的東盟四國是具備人力資源數量上的優勢的;而這些國家也分享了亞洲尊師重教的傳統,都非常重視對教育的投入。但是這些國家高素質的受教育人羣未能和產業發展較好地結合,產學脱鈎嚴重。
文章指出,
“四國的大學生喜歡選擇文科,理工科則不受重視。譬如1998年馬來西亞8所國立大學生中理工科僅佔45%(較合理的水平應為60%)。這使得與吸收先進產業科技密切相關的理工科學生和技術工人長期供應不足。”
而另一方面,高素質的人才大量流失。由於本國難以用合適的待遇吸納辛苦培養的專業和技術人才,眾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技術工人和專業人才走出國門,成為居住和工作在國外的移民。
雖然不敢説文中一句語焉不詳的“東南亞國家文科生太多”是否受到了這篇分析文章的啓發,但該文在這一部分的論述更為詳細和完整。
央行工作論文發佈後,由於其中槽點實在太多,很快就引發了一大波針對性的批評。其中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陸銘反駁“文科生太多”的時候,論據是:
“一個地方官員如果在接受大學教育時,學的是社會科學和文史哲之類,那麼他所在的地方科教文衞支出佔GDP的比重就要上升1.3%左右。”
然而地方官學文學理,並不影響一個國家如何吸收先進的產業技術,產業工人是否精通理工科才是問題的關鍵。
央行文章説的也是重視對社會大眾的理工科教育,而不是培養文史背景的官員。這是兩碼事。
“理科生”遠比“文科生”多,但大家都要考公務員狹義的文理分科概念,是在高中階段直到高考分文理科,不同科可報考不同專業。但是最終他們都會殊途同歸。
問題可能不在於高中的文理分科,而是在於到了考公務員的時候,大家去競聘的都是文職工作。就算你是高中選的理科,大學也是理工專業,你考公還是要考申論。
跟社長當年上學時候相比,現在找工作“專業不對口”已經並不是一種現象,而是一個基本事實。在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無法使自己獲得有競爭力的工資待遇,已經成為非常突出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多的應屆生會以做“自媒體”這種所謂“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填充學校就業率的空白。
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勞動力市場已經出現了年輕人就業難和企業招工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局面。3月份16~24歲年輕人的調查失業率是13.6%,比直接遭遇新冠疫情衝擊的去年同期還有所上升。
與此同時,一季度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數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46萬人,反映到現實中就是年還沒過完,一些急需用人的地方官已經急匆匆到勞務輸出大省去搶人,千方百計用包車以及各種方式把民工搶回來;而過年期間倡導就地過年,也被賦予了防疫需要和減緩用工荒的雙重意義。
最近火起來的教育熱點實際上還不是文理科,而是職業教育。如果能如頂層所願,轉變家長觀念,切實提升職業教育水平,培養“大國工匠”,也是一條好路子。只是理想很豐滿,要化為現實,需要遠超我們想象之外的艱苦努力。
誠然如同很多文章指出的那樣,中國效仿前蘇聯的教育體系,一開始培養的學生基本上都以理工科為主,文史學科的招生是不成比例的少。在社長本人進入高中階段時,所在的年級理科有20個班,文科有4個班。高考成績不理想復讀一年,復讀的高四一級理科有4個班,文科有1個班。
從統計數字看,文科生比理科生數量少,但競爭更激烈,最終能考上大學的機會更少。根據網易的整理,在2016~2020年間各地高考數據當中,所有省份的考生文理分佈,理科生比率都超過50%。文科生佔比最小的省份是江蘇,只有25%,文科生佔比最多的省份廣東也只有48%。
可供文科生選擇的大學專業數量更少。一本院校只有少數專業是文理兼招,大部分專業僅招理科,有更小的一部分僅招文科。比如説,文科生佔比相對最高的廣東省,省內高校僅招文科的專業只有6%,而僅招理科的專業佔專業總數的61%。
也許更成問題的,是文科總跟冷門專業和“調劑”相結合,充滿了遺憾和不甘。像社長自己,就是理科實在學不來,被“淘汰”到文科去的。如果不分文理科,要硬着頭皮學物理,生物和數學的話,社長就上不了後來的大學了。
剛高中入學的時候文理分班,等過了半年多不到一年還有一次改正機會。那個時候社長期末考試數學也就二三十分,果斷理轉文了。在我們那個學校就只有理轉文的説法,從來沒有文轉理的。
當時也就是十幾年前,網絡和社交媒體還不發達,小地方信息閉塞,報考專業全家人看信仰和口號,有的完全過時,比如“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這兩年高考的指揮棒跟着就業走,熱門專業都是計算機什麼的,其實跟理科,特別是數學有很大關係。如果大家都爭相去學計算機,覺得碼農是好工作,這個自然的指揮棒已經能夠讓很多人選擇理科。
就此而言,央行現在出的這個警告,放在過幾年之後可能就有用了,因為現在熱門的就業方向是公務員。
文科需要“理科化”,有更充分的研究空間前文提到了地方官員學文科跟 GDP 向教科文衞傾斜的關係,包括央行這篇工作論文的作者自己也是經濟學博士,屬於“文科生”,其實説明了另一個問題:文史財經類學科是研究社會治理的學問,提升治理能力對我們國家穩定度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至關重要。
然而,要振興我國的社會科學,就必須直面現在社會科學教學水平還偏低,研究方法、成果評估等方面與現實嚴重脱節的弊病,尤其是要做好“學術無禁區”和“講台有紀律”的辯證統一。
為什麼民間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除了上面提到的碼農與其他人的工資差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理工科的研究結果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其結果高度可驗證,較少受到科學之外的因素干預。
説人話就是,不管在什麼社會制度、什麼發展階段、什麼基本國情、什麼主要矛盾的地方,1+1永遠都等於2;但唯物還是唯心,漢語還是外語,大陸法系還是海洋法系……都有的討論,都可能截然不同。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人文社科的基本屬性也許就決定了它表面上的門檻低,誰只要會説話都可以進來插一腳討論;也決定了它往往沒有標準答案,這也可以,那也可以。如果在這類學科的發展路上,缺乏深刻的思辨,缺乏不同意見的碰撞交融,以至於處處受限,處處小心,那它對經濟發展、社會運行的指導意義一定會打了折扣。
文科生確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文科也被廣泛看作是“沒用”的學科,畢竟它造不了飛機大炮也出不來芯片。但文科必須有自己的充分的研究空間,以具體的、可證偽的科學精神去做腳踏實地的研究,才能真出成果,真做貢獻。某種程度上,這也許可以算作是文科的“理科化”吧。
參考資料:
-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JGL201407017.htm
- https://luming.blog.caixin.com/archives/244850
- https://www.163.com/data/article/FIT0B0MS000181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