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被英語考試折磨的那些年,“翻身農奴把歌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被外語支配的滋味,這回終於輪到他們來嚐嚐了。
有時候看到電視節目上那些因做漢語題急得抓耳撓腮的外國人,我都會不由得想到,給外國的高中孩子做的題能有多難?不考個90分好意思説自己是中國人?點開圖片以後,我選擇收回剛才的話。確定這是外國的漢語考試,不是文言文專項等級考試?首先這題目裏的字,我就沒認全啊。
看到美國學生的中文試卷,感覺自己學了個“假漢語”剛剛還叫囂着要露一手的那些人,轉眼就開起了“吐槽大會”,細品這些題目,就算他們全都拿了滿分,真到了中國也沒法正常和人交流吧?
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出題人的用意,你見過誰在不背誦《愛蓮説》的情況下會用到“中通外直”?
寶媽A:行了,我被第一道題勸退了,誰能告訴我這個字怎麼念?更別説寫出它的同義詞了。寶媽B更是開起了玩笑:誰能告訴我窒息的反義詞是什麼?盡情呼吸嗎?
其他人紛紛附和,別説寫出同義詞了,有的字見都沒見過,看完感覺自己學了個“假漢語”。怪不得外國人都説漢語難學,中國人看了自己都覺得難學。卷面書寫不算啥,聽力考試才是“終極大招”
因為文化的差異,外國的漢語試卷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低級”,相反,為了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外國學生需要了解的,除了生活中的日常用語,還有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文化積澱。
想到這裏,心中那已經被澆滅的自豪感,又重新燃燒起來。想體會漢語的博大精深,單靠書面試卷怎麼能滿足,聽力題才是中文的精華所在。漢語聽力題,全方位考察答題者對詞語、語法、多音字、方言、俗語等多個方面的掌握能力和熟練程度,可謂是“得聽力者得天下”。在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國通”的綜藝節目《非正式會談》中,別管你已經學習了漢語幾個年頭,對中國語言多麼熟悉,學霸們紛紛被聽力題“斬於馬下”,直接用帶着倫敦腔的口音大呼“什麼鬼”。就拿這道題來説,只用七個字,組成了一段精彩絕倫的語言,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只需要稍加思索,就能順利讀出正確語序並理解其中含義,而外國朋友讀完,腦袋裏恐怕只有“行行行”了吧?學好外語的同時,傳統文化也不能丟玩笑歸玩笑,在看到這張試卷的作文題目時,我卻感到有些心虛。
第一個題目明顯取材於《愛蓮説》,但是此時我已經沒法全文背誦了,只記得最出名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
第二個題目要求考生評價王昭君,但是對於昭君出塞的歷史,有多少人只知道她是“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而從沒有深究其背後那段蒼涼而沉重的歷史?對於蒲松齡的《大鼠》,想提筆寫些什麼,又發現電腦和手機用多了,不僅書寫不復從前工整,有些稍微複雜的不常見的字,甚至已經達到了“提筆忘字”的地步。
隨着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不少國家的街道上,也出現了中文地名標示。連外國人都如此努力,我們對於母語的學習更加不能鬆懈。
在督促孩子學好外語的同時,也別忘了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增強文化底藴,要是哪一天一個外國人用漢語與我們侃侃而談,提到某些傳統知識,我們居然還沒有人家熟悉,那可真是要鑽到地縫裏去了。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