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暑假 不花錢的暑託班有市場嗎?

漫長暑假 不花錢的暑託班有市場嗎?

7月17日,位於重慶市開州區的開州國學院開展“國學夏令營”活動,圖為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孩子們在下圍棋。 □新華社照片

現在各地中小學的暑假已經開始了,這就意味着對一個又一個小家庭來説,“神獸”歸來了。漫長的暑假,誰來看管孩子一直是一個問題。在今年,對於很多家長來説,暑期託管班成了最熱的詞,前不久連教育部都印發了《關於支持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的通知》。通知提出,地方教育部門要從實際出發,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承擔學生暑期託管服務工作。這當然是好事,但是一方面,好事如何才能辦好?另一方面,是好事,家長就都會把孩子送到暑期託管班嗎?

回學校過暑假

7月16日一早,小學生李梓萌和小夥伴回到學校,體驗半天的暑期託管生活。她所就讀的浙江省寧波市海曙中心小學有了暑託班,不僅讓李梓萌覺得新鮮,老師們也第一次參與籌備。在這半天中,學校為學生們安排了校內傳統文化研學課程,也會前往一街之隔的月湖風景區,開展校外美術寫生課。

一堂“發現寧波之美”的課程,美術老師用40分鐘讓學生感受古建築的美,再留20分鐘讓大家畫出自己感興趣的建築一角。這樣一堂沉浸在歷史古建築中的美術課,沒有了場地和上課時間的限制,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物。

7月9日,教育部發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暑期託管服務,內容大多是以輔導學生作業、帶領孩子閲讀、參加勞動以及拓展課外知識等為主,既不上新課,也不會超前教學。這使得孩子在暑期有了多一種去處,也讓家長有了明確的想法和期待。

此番推出的暑託班,一方面想為家長減負,破解看護難題;另一方面也想為孩子的假期減負,開創了以學校為主體、教師為主力的模式。也由此,不久前,網絡上出現了“暑期託管班來了!教師寒暑假要取消?”這樣的語句。

事實上,從7月9日教育部發布的通知可以看到:不得強制教師參與學生暑期託管服務,還要給予適當補助。在寧波海曙小學,有20位老師報名暑期託管,佔到學校教師人數的30%。而在浙江杭州,此前有過託管經驗的學校老師報名人數,有超過半數以上。

此外,通知裏明確:暑期託管服務,可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在北京,暑託每天每人收費30元,午餐費的標準各校不一,一般在16—30元。眼下,以學校為主體的託管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學生、家長、學校各方都需要適應過程。託管服務的質量,會直接決定學生和家長的選擇。學校也需要在託管服務中,逐漸校準定位。

暑託班還是輔導班?

本週是南京市推出社區公益性暑託服務的第一週。週四早上,在江北新區的葛塘街道,15名小學生陸續由家長送來,他們的年齡在6—12歲之間,在家門口的社區暑託班裏,他們將度過暑假中的一天。跟學校暑託班不同的是,社區暑託班的教師之中,有附近學校的專職老師,更多的是自願報名的社區志願者。

已經退休的沈大姐,是社區裏的熱心人士,自己的孩子已經讀大學,丈夫還在上班,她有充足的業餘時間參與社區活動。在暑託班裏,沈大姐和志願者們最主要的職責是看護和保證孩子的安全,他們會監督孩子們寫作業,也會發揮各自特長,組織編織、繪畫、做操、科普等集體活動。

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説,開在家門口的社區暑託班可以説解了燃眉之急。早上八點半送來,晚上六點鐘接走,從7月上旬持續到8月底,而且是純公益性服務,除了飯費幾乎完全免費。儘管相比各類校外託管班和輔導班,孩子們很難説能學到特長和技能,但孩子們在這裏沒有壓力,可以相對輕鬆地度過暑假。

然而,葛塘街道暑託班的報名並沒有預想中的火爆,開班第一天只有7名孩子,後來增長到15名。從南京全市來看,截至本週一,報名暑託班的兒童4254名,招募到的教師志願者有9317名,老師的數量比學生多出一倍。11個市轄區中,位於遠郊區的溧水區就有1557人,佔到了36%,相比之下,主城區的報名情況就遜色很多。在很多家長看來,校外教輔機構還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週四中午,在主城區的一處教輔機構外,接送孩子的家長絡繹不絕。這位正在陪孩子吃午飯的父親表示,不是沒考慮過社區暑託班,但聽説幾個年紀的孩子混班之後,還是報名了一個月兩千多塊的校外託管班。

也有的家長更希望孩子利用暑假學習和充電,所以還是會選擇專業性更強的興趣班和輔導班。

無論是社區暑期託管,還是學校暑期託管,作為一種兜底性的公益性服務,它可以幫助一部分家長解決孩子看護的難題,其出現必須值得肯定。但在五花八門的校外託管班、輔導班的激烈競爭面前,師資、興趣度、專業性,暑託班能變得更有吸引力嗎?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説:“暑託班就是提供基本看護服務,很多家長就覺得讓我孩子的假期生活這樣度過沒有意義,他還不如選擇花錢送孩子去培訓機構。因此這個情況之下,託管服務內容就很關鍵,如果是低水平維持的託管服務,對家長的吸引力肯定是不夠的。一方面我們加強相關引導,第二方面加強託管服務,提高託管服務的質量,改變家長對託管的認識。”

不能只是看護

暑假來臨,上海五角場街道附近的家長們,又把孩子送到了這片社區花園進行託管。此刻帶領孩子們找蝴蝶的劉悦來,正在探索一種暑託班的新思路,在看護的同時,對孩子進行自然教育。

六年前,作為街道社區規劃師的劉悦來,在這片居民區規劃了一座社區花園,併成立了運營社區花園的公益組織。在他們的帶領下,社區花園通過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營造了一片適合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景觀。

同濟大學社區花園與社區營造實驗中心主任 劉悦來:我一直認為課外能夠讓他接觸到更多的自然,尤其是在大自然當中進行一種自然而然的教育。還有一個就是能夠讓他們這些孩子們之間,建立一種互相協同的團隊精神。

在這片居民共同維護的社區花園內,家長們通過自願報名、普惠參與的方式,與專業社工和志願者共同策劃活動,用不違背孩子天性的暑託活動,填充起孩子們的假期時光。不同於待在教室的暑假託管,在這裏,可以讓水泥叢林裏與大自然久違的孩子們,去觸摸泥土、採摘果蔬。

同濟大學社區花園與社區營造實驗中心主任劉悦來説:“這種自然的體驗,也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棵玉米從種下的時候是一粒種子,然後我們會帶着孩子們去感受。”

隨着劉悦來團隊把社區花園的模式推向上海的其他社區,這類依託社區花園開展的暑期託管,也給家長提供了新選擇。雖然收取一定費用,但讓專業化的社會教育資源得以進入,作為付費方的家長也能對課程提出想法,此類暑託班具有了一定的吸引力。這與教育部提出的積極拓寬社會教育資源、辦好暑期託管的指導意見不謀而合。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説:“我一直建議暑期的託管整合多方力量共同來提供,包括我們學校的力量、社區的力量,還有社會機構的力量來共同進行暑期託管。最好的方式實際上是由社區來統籌,比如圖書館、體育館、青少年活動中心。

早在八年前,上海就主要以社區和街道為主體,探索開辦過愛心暑託班,今年暑假,全上海就有五百多個暑託班開班。但在八年的實踐中,此類暑託班常因活動內容單調而面臨發展瓶頸,亟需提質升級。今年,有的社區注重社會資源的引入,劉悦來團隊的一些暑託班,也在社區支持下獲得更多經費,這將有助於優質暑託資源進一步擴大。

在熊丙奇看來,要想讓暑期託管班從無到有辦起來,既需要託管班的服務內容有足夠的吸引力,也需要家長轉變觀念,真正去思考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暑假。劉悦來在實踐中也發現,社區花園的暑託班能夠發展下去,離不開家長觀念的更新與契合。

□據央視網

來源:蘭州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24 字。

轉載請註明: 漫長暑假 不花錢的暑託班有市場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