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教育如何走入校園

我國兒童青少年健身行為得分僅為40分(百分制),處於不及格水平——

奧林匹克教育如何走入校園

任海(北京體育大學教授)

正在籌辦的2022年冬奧會將使北京成為“雙奧之城”。2008奧運會讓我們全面認識了奧運,2022冬奧會的籌辦則正在促使奧林匹克運動與中國社會深度融合,其中一個重要方向便是奧運入校園,讓奧林匹克教育實實在在地在億萬中國青少年的生活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這既是今天中國教育的需要,也是奧運發展自身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成就之大,社會進步之快,有目共睹。然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青少年的健康問題。2017年基於30個省市區26萬份有效樣本形成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育健身指數評估報告》表明,我國兒童青少年健身行為得分僅為40分(百分制),處於不及格水平。2018年我國小學生近視率45.7%、初中生74.4%、高中生83.3%,大學生高達87.7%。2018年世界衞生組織統計表明,中國人的慢病佔死亡率的89%。而且慢病低齡化現象日趨嚴重。事實證明,儘管我們一直在推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但是收效不大。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在產生問題源頭,即生活方式上下功夫,只有讓中國青少年擁抱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會有健康身體。

體育運動是奧運實現其目標的基本手段。為了讓體育運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均衡發展,讓他們自覺自願地擁抱健康生活方式,就需要將教育的人文價值融入體育運動,使之成為有效的教育工具。

學校體育是奧林匹克教育最重要的環節。我國學校體育正處於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奧林匹克教育與強調體育運動的人文價值,關注青少年人格的培養和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做法,與學校體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為我國學校體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奧林匹克教育強調參與,讓青少年在自身的奮鬥中體驗樂趣,享受奮鬥過程,對於今天的青少年至關重要。

當下,2022北京冬奧會的籌辦為奧林匹克教育融入學校體育提供了歷史契機,冰雪運動具有其他體育運動項目無法替代的教育價值,如滑行和旋轉中的獨特體驗、對身體和情緒的自我控制,冰天雪地中的環境感知和生態意識等等。

奧林匹克運動以身體性的體育運動,促進人的發展,進而促進社會進步,人與自然和諧。其領域跨越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貫通古今中外,內容豐富,話題廣泛。它有深邃的哲學追問,如什麼是完美的人?有嚴肅的倫理問題,如為什麼公平競爭重要?有美學問題,如何欣賞運動中的人性之美?如何對之進行藝術表達?有歷史問題,如古代奧運會是如何興起與衰亡的?有地理問題,如奧運會舉辦城市的地理位置與習俗如何?有科技問題,如科技怎樣促進了現代奧運的發展?在不同課程的教學中引入這些話題,不僅可以豐富教育內容,而且有趣有吸引力,可引發青少年主動探索與思考,從而激發學習動機,活化學到的知識。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8日 10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4 字。

轉載請註明: 奧林匹克教育如何走入校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