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父親是誰,揭秘伍子胥父誅於楚歷史真相!伍子胥的父親,姓伍名奢,楚平王時期的太子太傅,是楚莊王時的重臣伍舉之子,志慮忠純,才學淵博。
《春秋》裏的伍奢
楚平王時期,楚國為了和秦國搞好關係,決定和秦國聯姻,當時初定的聯姻對象是楚國太子建和後世被稱為秦女的美女。但是生性好色的楚平王看到年輕貌美的秦女,就移不開自己的腳步了,想將這個美女據為己有。
當時的太子少傅費無極讀懂了楚王的那點小心思,等到太子建和伍奢在下棋的時候,費無極偷偷的去面見楚平王。見到楚平王的費無極勸楚平王自己娶秦女,這樣更加有利於秦楚之間的交好。聽到此建議的楚平王有點心動了,但是還會顧忌太子建的面子,沒有立即答應。費無極又向楚平王建議將太子建和伍奢調去邊關,邊關的戰事會耽誤和親的日期,這樣平王就可以放心的迎娶貌美的秦女。
太子建和伍奢一盤棋剛剛下完,就被平王叫去了,平王對他們説:“如今邊關戰事緊急,太子你去安撫邊關將士,太傅你陪太子去,留下少傅費無極打理太子府”。
伍奢和太子建來到邊疆沒有想太多,努力的為戰事做着準備,練兵、徵集糧草,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此時,宮中的楚平王和秦女正過着逍遙快活的日子,留在楚平王身邊的費無極,每天都在擔心太子建和伍奢的報復,為了除去這個禍患,他污衊太子建和伍奢正在密謀叛變。心虛的楚平王不加調查,就相信了費無極的話,立刻將伍奢調回,然後命邊關司馬調兵圍殺太子建,邊關司馬在調兵之時就派人偷偷的通知太子建,讓他先逃。
楚平王又讓伍奢寫信誘騙伍尚和伍員兄弟去皇宮,準備將兄弟倆一起殺死,伍尚不顧其弟伍員的勸告,堅持入宮赴死,最終伍奢和其長子伍尚被殺,次子伍員逃往吳國。
伍子胥在吳王夫差即位後,由於政見和軍事方面的不和,兩次進諫出差,這兩次都是以伍子胥的進諫失敗而結束。
伍子胥諫吳王
伍子胥第一次進諫是要夫差殺死越王勾踐,因為在他的眼中,一個男人如果能夠忍受對自己尊嚴的侮辱,那麼他必定有着很大的圖謀。而早已被勾踐哄得開心的夫差根本就不停伍子胥的勸告,他認為像越國這樣的小國,國君被俘和被滅沒什麼區別,再加上勾踐進獻了美女西施,把夫差迷得神魂顛倒的,哪裏聽得進伍子胥那逆耳的忠言。
伍子胥的第二次進諫是和夫差在軍事上的分歧,夫差在滅越之後,有了爭霸天下的決心。他先是起兵伐魯,打敗魯國,和魯國簽訂了和約。夫差聽聞齊國新立國君,國家不太穩定,就有了討伐強齊的主張。伍子胥根據當時的大勢,沒有同意夫差的想法,但是後來夫差跳過伍子胥,任命大將討伐齊國,大敗齊國十萬大軍。在慶功宴上,伍子胥建議夫差見好就收,應該先掃平離吳國最近的越國,這樣吳國攻齊的時候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吳王夫差沒有聽信伍子胥的勸告,仍然決定繼續伐齊。伍子胥意識到了吳國將不久存矣,在出使齊國的時候,伍子胥自己的獨子託付給了齊國好友鮑牧。有人將這條消息告訴了夫差,並污衊伍子胥之所以不同意滅齊是因為他早已投靠了齊國。夫差居然聽信了小人的讒言,懷疑教導自己多年的恩師,下令賜劍伍子胥,讓他自殺。
提到孫武,很多人都會想到《孫子兵法》和武聖,比起孫武來説,伍子胥就要低調了好多,其實他也寫了一部很著名的兵書叫做《伍子胥》,只不過現在已經絕跡。
伍子胥和孫武
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齊國人,後來到吳國,向闔閭進獻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經》,受到吳王重用,最後率領吳國大軍和伍子胥一起攻入楚國國都。孫武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就是他晚年所整理的《孫子兵法》,這部兵書流傳到現在,被翻譯成十幾國語言,還被現在很多國家奉為軍事經典,也被很多軍事研究機構參考研究。
伍子胥和孫武是同時代的同國家的成就差不多的人物,但是為什麼後世孫武的知名度要比伍子胥高這麼多?
一是因為後世歷史對於伍子胥的偏見較大,由於伍子胥鞭屍楚平王的舉動,在當時被很多文人不能接受。所以後世史書著作者對於他很難做到公正的評判,再者他最後是被吳王夫差以叛國罪處死的,那麼在吳國的史書之上,肯定會盡量地醜化他,才能讓當時的吳王開心。
二是孫武最後是自然死亡,他在幫助吳國取得大勝之後,就辭官歸隱了,開始安心的整理自己這一生的所學,這才給後世留下了一部經典的兵法著作。反觀伍子胥,開軍事取得巨大成就之後,開始進軍政治,做了夫差的輔政大臣。但是長期混跡軍旅的他,不太瞭解真正的為官之道,不能很好地“左右逢源”,這才導致後來的下場悽慘。
其實,伍子胥和孫武到底誰更厲害,我們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比較。在生存之道上,孫武比伍子胥要厲害的太多,這從兩人的結局下場就能看出。但是要説軍事政治成就,孫武比起伍子胥就要略輸一籌,《孫子兵法》裏的很多理論的修改和完善,都是孫武和伍子胥共同指揮軍隊時所做的。
伍子胥和范蠡
伍子胥和范蠡本均是楚國人,二人皆因為出國政治昏暗,官府腐敗便另謀高就,伍子胥投靠的是吳國,范蠡投靠的則是越國,從此本無交集的兩人便變成了敵對關係,各伺其主。
伍子胥畫像
伍子胥是一個悲劇人物,從小文武雙全,甚有謀略和膽識,但因楚太子的污衊,他的父親和兄長均被楚王所殺,而一代忠烈伍子胥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報,被迫出逃吳國,得吳國公子相助,不僅收留了伍子胥還為他報了殺父之仇,於是伍子胥便死心塌地的留在吳國報恩。
范蠡則是因不滿楚國政治腐敗,且一身學識不被重用,灰心之下攜友人文種投奔當時廣納賢士的越國,成為勾踐手下。勾踐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不聽取范蠡意見情意攻擊吳國,遂落下會稽之辱,只能忍辱成為吳國奴僕,向吳國求和保國。
而伍子胥預見勾踐的反逆之心,屢勸吳王夫差應斬草除根,不應收勾踐,但夫差不聽取其意見。遂在這段時間內,范蠡一直為勾踐準備復國之事,出謀劃策,投夫差所好,迷惑他的心理,還獻絕世美人西施動搖他,使其荒廢朝政。而伍子胥深知吳國將滅,遂先將兒子託福給齊國友人,自己則再勸説,後被小人誣陷,被夫差所殺。
一切如伍子胥預料,其死後十年,吳國滅,越國復出,而范蠡也因“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離開越國,後憑藉超羣的理財能力成為天下聞名的富翁。傳聞范蠡曾在齊國找到伍子胥的兒子,不僅贈其錢財還教其致富之方,使其成為富甲一方之人。
伍子胥的兒子名叫伍封,也被叫做王孫封。伍子胥在苦諫吳王夫差先滅越再伐齊無果之後,被吳王夫差派出出使齊國,心灰意冷的伍子胥已經預感到了吳國不會久存,自己的生命恐怕也所剩無幾了,於是他將自己的兒子伍封託付給齊國好友鮑牧。
伍子胥巡城
伍子胥出使齊國之後,見到了齊國的大夫鮑牧,鮑牧是伍子胥的至交好友,兩人可以説是互為知己。鮑牧在見到伍子胥的時候,就向吳國詢問國內的情況,伍子胥一想到自己努力的吳國將要面臨被滅的命運,就淚流不止,不能言語,他讓人叫來自己的兒子伍封。伍子胥對鮑牧坦言道:“如今,吳國境內小人當道,大王被美色和權力模糊了雙眼,恐怕會很快滅亡,而我可能也會快要死去了,我不想兄長的命運在我身上重演,所以將我的孩子伍封託付給你,不求他能出人頭地,只求能平平安安的過完一生”。
説完,他讓伍封拜鮑牧的長子鮑息為兄長,拜鮑牧為父親,讓他寄居在鮑牧的家中。伍子胥又對自己的兒子説:“我死後,你不要想着為我報仇,是為父自己求死的,你以後不能叫伍了封,乾脆改名叫王孫封吧,以後的生活不要強求出名,要安安心心的做一個平常的百姓,有一個富足的生活就行了”。伍封就隨着鮑牧生活在齊國,父親伍子胥死後,他遵循父親的囑咐,沒有為其報仇,在齊國過着平常的生活。
但是,也有人説伍子胥的兒子就是秦國的大將伍封,這個伍封曾經幫助秦國打下了大批的疆土,為大秦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這個秦國將軍伍封是一部小説的虛構人物,歷史上並沒有這個人,伍子胥的兒子伍封后世應該是叫做王孫封的。
伍子胥,春秋名將,楚國人,後又逃到吳國,幫助吳國攻入楚國國都,隨後又幫助吳國走上春秋爭霸之路。後世對伍子胥的評價有兩個極端,一説他是隱忍的君子,一説他是賣國賊。
伍子胥劇照
伍子胥隱忍君子的説法是司馬遷在《史記》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結合上下文我們可以理解這句話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長一樣隨着自己的父親而死是對的,最後他隱忍下來,為自己的父兄報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
伍子胥的一生可以説是在復仇之中度過的,自從自己的父兄被殺之後,伍子胥就揹負上了仇恨的枷鎖。帶着仇恨的他來到了吳國,運用自己的智慧,使得吳國這樣的一個小國逐漸的開始強大起來。最終,他率領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鋭之師,攻入了楚國國都,鞭屍楚平王,報了自己父兄之仇。
伍子胥賣國賊的説法是近代才被人提出來的,他們認為伍子胥既然是楚國人,就應該為楚國效力,投靠別國為別人賣力,最終還帶領着別國的軍隊,攻入自己母國的國都,身為曾經的大楚臣子,卻做出鞭屍自己國君的大不敬之舉。
當然也有人反駁這種説法,他們認為當時的東周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國家名義上只能算是東周的附屬之國。當時的人才交流是非常的頻繁的,各國對於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很多人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不得不背井離鄉,輾轉各國,希冀能搏出一個大好前程。伍子胥為了吳國效力,那麼他就是吳國的子民。幫助自己的國家打敗另一個國家,不是賣國行為。
伍子胥是一個名人,名人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説他是個君子,也可以説他是一個賣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