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愛迪生的這句名言,意思是後天的努力比天賦更重要。
現實中,有一位才高八斗、11歲就進入中科大的神童,他會收穫什麼樣的結局呢?
湖南出生的謝彥波,父親在大學裏教書。幼年的謝彥波卻顯得木訥呆傻,沒有顯現出任何天賦。
甚至到了6歲,都不能和人沒有障礙的交流,只能説“彥波要吃飯”,“彥波要喝水”這樣簡單的語句。
他母親説:“這孩子一點都不像他爸,腦子鏽了”。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窗,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門。語言上的障礙,絲毫沒有影響謝彥波的生活。
相反的是,他在智力上遠超同齡孩子,他二年級的時候就會做五年級的題了。
萬幸中萬幸,他父親注意到他的與眾不同,並加以引導。
在父親這個物理老師的輔導下,初中高中的物理在他四年級時就掌握了,甚至到了五年級開始研究高數。
當小夥伴九九乘法表背得還困難時,他已經開始和牛頓、萊布尼茨對話了。
1978年,中國科大設立少年班,為的是招收智力超羣的兒童。
果然,謝彥波 “神童”的消息傳到了中科大,中科大派人來測驗謝彥波,他的數學已經到了大學生的水平,其他學科也都達到了高三的水平。
謝彥波就這樣進入了大家夢想中的高等學府。在這裏,謝彥波掀開了生命新的章節。
只花費了3年,謝彥波學完大學全部課程,成功進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於淥院士是他的老師,謝彥波開始讀碩士。
後來,謝彥波又讀了博士。
然而,好運並不會一直眷顧着他。讀博的時候,因為和導師的關係很僵,最後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於是他出國留學,自己一個人來到普林斯頓大學。
然而,在普林斯頓大學,他獨斷專行,甚至和導師唱反調,和導師的關係也很緊張。
這樣過了十年,謝彥波也沒有拿到普林斯頓的博士學位。他才發現時光一去不復返。
他回到國內,一直工作在中科大物理系,成了一名上班族,泯然眾人矣。
神童的經歷羨煞旁人,可是,為什麼結局會是這樣呢?
一是,過於求成的教育體制。在中科大讀書的時候,正是愛跑愛玩的時候,然而他卻做着同齡人不懂的高數題,違背了身心的健康發育規律。
二是,謝彥波天生的性格障礙。別人叫他神童之後,他就開始飄飄然了,把誰都不放在眼裏,連導師都敢頂撞。
這兩種原因,導致謝彥波隕落神壇,過上普通的日子。
無獨有偶,他在少年班的兩個同學,另外兩個“神童”寧鉑、干政也走上了他的道路——最後,寧鉑出家當了和尚,干政的心理出現了大問題。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客觀規律,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只會害人害己。
大家怎麼看這件事?評論區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