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參合陂:少年英雄拓跋珪和暮年英雄慕容垂的強強對決
383年冬天,一場名垂千古的戰役落幕,中國的歷史走向也隨之發生轉折。這年,前秦天王苻堅發動百萬大軍南征東晉,卻不料在淝水被晉軍擊潰,他統一中國的願望由此落空,那些降服他的豪傑們也由此紛紛走向獨立,迅速瓦解了前秦對北方的統治。短短數年間,後燕、後秦、後涼、後仇池、西秦、西燕、翟魏……一批死去的國家宣告復活,和一批新興的國家冉冉升起,於是,亂世再次降臨中國北方。
386年,一個16歲的少年在牛川稱代王,緊跟時代潮流,也宣佈復國。這個復國者要威望沒威望,要實力沒實力,擁有的,只有家族昔日的榮光,而身處亂世,家族的榮光是最靠不住的,這個少年想要振興家族,振興國家,註定困難重重。這個少年,這個國家,能在亂世中生存下來嗎?
重建代國
少年復國者名叫拓跋珪。拓跋鮮卑原本生活在大興安嶺地區,後來遷徙到蒙古高原地區,和曹魏、西晉建立關係,及八王之亂、永嘉之亂爆發,拓跋氏幫助西晉朝廷對抗匈奴人,在315年受封為代王。23年後,拓跋什翼健,也就是拓跋珪的爺爺,在蒙古高原宣佈建立獨立政權,着手把以拓跋氏為首的部落聯盟轉變為中原體制國家。不過,從來建立政權容易,轉變體制困難,拓跋什翼健還沒來得及實現自己的宏達計劃,便在376年遭到前秦天王苻堅的大舉進攻,代國諸部不能戰勝前秦軍,最終作鳥獸散,致使代國滅亡,拓跋什翼健亦死於內亂。以上這段歷史詳見拙作《脆弱的草原霸主——拓跋鮮卑崛起漠南,建立代國之路》。
代國的滅亡,既打斷了拓跋氏建立國家的進程,也影響了拓跋氏草原霸主的地位。苻堅從蒙古草原撤兵後,把代國諸部一分為三,讓匈奴鐵弗部劉衞辰治理黃河以西的鮮卑部落、匈奴獨孤部劉庫仁治理黃河以東的鮮卑部落,又讓鮮卑賀蘭部賀訥治理代國東部的鮮卑部落。於是,蒙古草原境內形成了鐵弗匈奴、獨孤匈奴、賀蘭鮮卑三強鼎立的局面,昔日實力強大、聲名顯赫的拓跋鮮卑離開了舞台。
拓跋鮮卑遭遇重大挫折時,拓跋珪年方六歲。拓跋珪是拓跋寔的的遺腹子,371年,拓跋什翼健被長孫斤刺殺,拓跋寔為保護父親挺身而出,受傷而死。幾個月後,拓跋寔的妻子賀氏,也就是賀訥的妹妹,在參合陂北生下拓跋珪。拓跋什翼健對孫子拓跋珪疼愛有加,怎奈時局有變,他無法保護自己創建的國家,也無法保護自己可愛的孫子,376年,遭遇兵敗的拓跋什翼健被兒子拓跋寔君殺死,永遠地離開了人世。從此,拓跋珪再也沒有優渥的生活可以享受,他幸福的童年時光戛然而止,另一種難以想象的生活撲面而來。
雖然史書明確記載苻堅沒有把拓跋珪遷入長安,但只要聯繫苻堅滅亡前燕後,把慕容鮮卑王族大批遷入長安,名為優待,實為監視,就很難相信苻堅會那麼寬容,把拓跋珪安心留在蒙古草原,給擁戴拓跋氏的人提供重建代國的機會。史書對拓跋珪從七歲(376年)到十三歲(383年)的記錄一片空白,不過,我有理由相信,拓跋珪和他的叔叔拓跋窟咄一樣,也被前秦軍隊帶到長安,過上了被前秦優待的生活。至於拓跋珪何時離開長安,在母親和弟弟的陪伴下,回到蒙古高原,就是另一個謎團了。
賀氏帶着孩子們回到蒙古草原後,沒有回孃家賀蘭部找哥哥賀訥,而是來到獨孤部找劉庫仁。劉庫仁是拓跋什翼健的外甥,對賀氏母子照顧有加,讓賀氏母子過上了安心的生活。不過,賀氏母子一定想不到,發生在淝水的那場戰爭,看似和他們無關,實則會改變他們孤兒寡母的命運。
384年,慕容垂在河北建立後燕後,與前秦的戰爭日趨激烈,劉庫仁為報答苻堅提拔重用之恩,發兵救援前秦,進攻慕容垂,結果遭到部將叛變,殞命繁畤。隨後,劉庫仁之弟劉頭眷繼任為部落首領。劉頭眷對賀氏母子亦照顧有加,賀氏母子的生活遂沒有受到動亂的影響。然而好景不長,劉頭眷也在385年死於內亂,這次,殺死劉頭眷的是人劉顯——劉庫仁的兒子,劉頭眷的侄子。
劉顯對賀氏母子的態度,與父親、叔叔相比,可謂是大相徑庭,他野心勃勃,企圖殺死賀氏母子,所幸獨孤部並非鐵板一塊,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劉顯的計劃,其中就有劉顯的弟弟劉亢泥的妻子。劉亢泥的妻子是拓跋珪的姑姑,她眼見賀氏母子有危險,於是密告賀氏,賀氏當機立斷,讓拓跋珪帶着弟弟逃亡賀蘭部,自己留下來對付劉顯。第二天,賀氏聲稱兒子消失,哭着責問劉顯道:“你們誰殺了我的兒子?”劉顯架不住賀氏的強勢進攻”,一時也不知拓跋珪兄弟的去向,只好暫停自己的計劃。
當劉顯得知拓跋珪兄弟的去向後,他大怒不已,方才明白這是賀氏的計謀,於是,劉顯把所有怒火都撒向賀氏,準備殺死賀氏。賀氏情急之下,向劉亢泥一家求助,劉亢泥一家伸出援手,向劉顯求情,賀氏最終倖免於難。然而,賀氏經歷這番波折後,已經難容於獨孤部,不久,她趁獨孤部發生內亂,尋機逃回孃家賀蘭部,和拓跋珪兄弟重新團聚。不料,賀蘭部亦非安全之地。
在獨孤部,哥哥劉顯反對賀氏母子,弟弟劉亢泥擁護賀氏母子。而在賀蘭部,哥哥賀訥擁護賀氏母子,弟弟賀染干反對賀氏母子。賀染干見外甥拓跋珪得人望,不禁心生嫉妒,領兵包圍賀氏母子,賀氏見情勢危急,再次挺身而出,當眾指責自己的兄弟,讓賀染干心生慚愧,化解了這場危機。
拓跋珪得人望,在於他特殊的身份,他是拓跋什翼健的嫡孫,血液裏流淌着百年王族高貴的血統,同時也擁有百年王族未消的聲望。拓跋珪在母親賀氏的多次保護下,躲過一次次危機,前來歸附的部落首領也越來越多。這些部落首領不甘心淪為苻堅的附庸,加之前秦的統治崩潰瓦解,苻堅再也無力控制蒙古草原,他們決定擁立拓跋珪為代王,學習慕容垂復國。386年,拓跋珪在牛川大會鮮卑諸部,即代王位,改元登國,設官分職,已經消失十年的代國於是重生。
危機襲來
拓跋珪稱王后,遷都盛樂城,又改稱魏王,於是,歷史上著名的北魏誕生了。然而,北魏在國家形態上繼承了拓跋什翼健時期部落聯盟的狀態,這種原始的國家形態無法使各部落形成合力應對強敵,容易作鳥獸散。很快,拓跋珪就遇到了和爺爺同樣的困境。
386年3月,劉顯自善無南走馬邑,以避拓跋珪之鋒芒。不久,劉顯的族人劉奴真和弟弟劉肺泥相繼歸降拓跋珪,致使劉顯實力大損。劉顯為擺脱困境,決定投靠西燕,借西燕之力消滅拓跋珪。此時,西燕的統治者是慕容永,慕容永和慕容垂同輩不同祖,他在386年擊敗前秦,佔據山西,和佔據河北的慕容垂為爭奪前燕繼承人的地位激烈競爭。面對拓跋珪的崛起,慕容永沒有漠然視之,而是積極行動,以圖控制鮮卑諸部,從側翼壓制慕容垂,為自己和慕容垂競爭增加籌碼。
當劉顯提出迎立拓跋珪的叔叔拓跋窟咄為北魏皇帝時,慕容永欣然同意,讓劉顯的弟弟劉亢泥接走拓跋窟咄。劉顯得慕容永之助,在8月出動大軍,幫助拓跋窟咄北上,對北魏發動了咄咄逼人的攻勢。在此之前,鮮卑諸部就對是否支持拓跋珪存在爭議,而今,劉顯大兵壓境,鮮卑諸部人心動搖,就連拓跋珪身邊的人也密謀殺死拓跋珪迎立拓跋窟咄。拓跋珪少年老成,沒有殺死所有參與謀反的人,只是象徵性地誅殺了五個主謀。拓跋珪明白,以散漫之人迎戰來犯強敵,必無勝算,他當機立斷,決定放棄盛樂,北走陰山,再次來到賀蘭部,向舅舅尋求援助。與此同時,拓跋珪派使者出使後燕,嚮慕容垂請求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