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945年如果日本還是不投降,能堅持多久?最多6個月就會被餓死

由 夏德才 發佈於 經典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戰爭史上,參與國家最多,人口消逝最快,世界範圍內的,具有國際性意義俄一場戰爭。其中罪行最多的當屬法西斯德國與日本,70多年前的二戰給全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本及德國打着帝國主義的幌子到處燒殺搶劫,可謂是惡魔一樣的存在。但在二戰後期階段時,德國法西斯被蘇聯軍擊退投降,但日本依然以維護天皇尊嚴為藉口堅持作戰,誓死維護帝國主義的痴心妄想,甚至開始襲擊美國的駐守地,開啓自殺式攻擊,日軍也因此損失慘重,連同盟軍也無一倖免,甚至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如果不是日本本土被核武器攻擊,使日本侵略者意識到,日軍已無法再進行持久作戰了,武器裝備的落後就是最好的説明,戰敗已成定局,再進行作戰將會失去整個國家,投降或許是對當時的他們最好的選擇。那如果都到了1945年了,日本還是不投降又能堅持多久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那麼如果日軍沒有投降現在的局面又是怎樣的呢?分析一下當時的國際形勢,中美蘇日四大國之間的關係表明了,就算日本依舊選擇頑抗結果也不會改變。首先日本本來在二戰中一直佔據上風,但是它太過狂妄,招惹了美國,結果實力幹不過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處在被牽制地位,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來所有徵服的土地,並受到美軍的軍事管制。在日軍的主要戰線中國戰場上,蘇聯軍隊從歐洲戰場騰出手來,大批蘇軍加入,駐紮在東北地區的日軍精鋭部隊關東軍幾乎被全部剿滅,戰後,被俘的關東軍統一被押送至字伯利亞從事勞作。日本已經成為過街老鼠,這種情況下還是要垂死掙扎的話,最大的可能就是落在美蘇兩大國的手中,在1945年,日本經濟由於戰爭的長期消耗,已經進入大蕭條時期,日本民眾連吃一餐飽食都成為及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説還有餘力為戰爭做貢獻了,所以説,即使沒有外部勢力的威脅,國內民生哀怨,人民艱苦,這樣的內憂沒有及時處理的話,最後除了失敗還是失敗。


日本真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從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日本戰敗就是必然的結局,當時蘇聯軍隊一直牽制這德軍。德國納粹已揹負着巨大的作戰壓力,這種生死一瞬間的時候,偏偏盟軍還去招惹了置身事外的世界頭號強國。日本的這種舉動讓法西斯陣營都措手不及,德國方面對日軍的行為非常不滿,大罵豬隊友。日本人狂妄自大慣了,以為自己完全可以同時收拾中國和美國,可我國軍人也不是吃素的,即使武器裝備弱照樣能頑強抗戰,更沒有想到美國的軍事科技這樣的強,在那種各方面條件都不夠先進的情況下,還能研製出殺傷力如此大的武器,在二戰結束前期,日軍戰鬥力削弱從而慘敗太平洋,加上美軍的“飢餓戰術”,更是讓日本島上的普通羣眾的難以度日,其因戰爭人力、物力、財力大量損失,海岸線周圍全是美軍佈下的水雷,外面無法靠近,無法將傷員、前線戰況和一些進口物資運送回國,內部資源也無法輸出,日本在這個戰術中吃了大虧,無論是國內民眾的温飽温飽問題,還是在戰爭線進行駐守的軍人士兵都無法進行充足的食物物質輸入。


終於來到了1944年,日本確實沒辦法拿到足夠的金屬礦物,這是因為軍用物資的製造需要消耗了大量的金屬資源,日本所有的鐵質刀具,鐵鋤頭,就連汽車不是必須的鐵質部件都得拿出來,就連博物館的鐵器都被用來製造彈藥,當時日本全國上下能找到帶有金屬的器物都被徵用了,日本政府表揚穿木屐的民眾,甚至表揚穿木屐的民眾具有愛國情懷,因為橡膠因為戰爭物資的製作已經石峯稀缺,原本本國並不生產,但戰爭讓進口這件事情不能再發生了,在政府的管制下一個鐵鍋和鐵筒是每個日本家庭的標配,其餘的金屬物品需要全部上繳國家,面對這樣不合情理的強制措施,日本民眾不但不推翻它,還主動維護這項制度。終於錫制的錢也替代了鋁製的。


日本侵略我國的期間,為了增強軍力,加快擴張,便進行了全國範圍的徵兵,日本當年是租佃制,農民雖然不少,但剝削農民的人更多,勞動力本就不足的日本,現在就更不足了,這給日本農業帶來了巨大打擊,農業遭到衝擊,糧食自然就少。到了二戰快結束,日本飢餓程度可不是吃樹皮這樣形容,什麼能吃就吃啥。時間再往後移到戰爭結束,日本由於農業荒廢,也很難回到當年的農業水平,即便是有些人能在戰爭中活下來,雖然沒有因為戰鬥而死,也多多少少被活活餓死了。要問這是誰的鍋,你們説呢?


據可查資料表明,1945年日本國內糧食產量僅有5855萬石,即645噸,我們看一次數據對比,與八年前的農產量相比,整整少了一半多。兵馬不動,糧草先行。這些糧食就算全留在日本國內,光給普通百姓也不夠餬口的。況且這些糧食還要從百姓牙縫裏擠點出來支援前線,那麼最多能夠維持三個月的戰爭消耗。到糧食殆盡的時候,日本可能全國處於餓死橫街的狀態。而在此種糧食儲備完全不足的狀態下,當時的日本侵略者仍執迷不悟、一意孤行,不肯停止作戰,帝國主義的思想在日本人的心中已根深蒂固,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投降前夕,日本的國內經濟已經完全走向到倒塌,至此,日本便開始意識到戰爭所能帶來的是經濟崩潰與國民難以生存,更別提與美國進行戰鬥,就連國民温飽的問題都無法解決。


1945年7月25日,在這天之前的美軍還準備要登陸日本本土,對日作戰,就在這時核武器成功試爆的消息傳來,美軍空軍司令多方考慮下決定改換戰術。當時的日本國內士氣高漲,做好了迎戰的準備,美軍如果按照原計劃登陸日本對日作戰,對於美軍來説,這肯定是一場傷亡巨大的戰爭,美國政府愛惜人力,對他們來説這場戰爭是必勝的,沒有必要犧牲大量士兵。然而美國在投放核武器之前,美軍還是提前給日本打了招呼的,他們在廣島地區空投了巨量的傳單,但是當時的日本民眾陷在自己好戰情緒中,認為這是美國的障眼法,日本政府同樣也沒有引起重視,不但沒有提醒民眾躲避還大肆鼓吹陰謀論,這是美國的心理戰術而已,導致了大部分日本羣眾根本就沒有在意,當第一朵蘑菇雲在廣島開始綻放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正常的吃飯、逛街、和朋友聊天,滅頂之災已經到來,日本民眾還是樂呵呵的過日子。三天後第二枚原子彈被投放,這個時候的日本才真正慌了,再不投降就是滅族之災了,這次重創後,日本再也叫囂不了了,沒有多久日本天皇就全國通告宣佈無條件投降。


你有沒有想過,日本如果當年就是不投,那會有啥後果?我只能説後果可能是以後就沒有日本了,這是因為日本當年自家防禦已經都不行了,軍人都吃不飽,更不用説百姓,想要跟美軍對抗,可能性太小了,首先吃都吃不飽,哪有力氣去戰鬥,即便撐到後期,也會因為餓死而導致戰爭失敗,再加上美國當時根本無心等待,直接對日本海域進行了大面積封鎖,日本人餓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再加上美國本身就有進攻的打算,就算沒有小男孩這些大殺傷性武器出現,日本也遲早會淪陷,一旦日本本土失守,後面的事根本無法想象,日本國民定會,拿起武器,即使是以卵擊石,雖然美軍會有大量損失,但日本想一命換一命,讓自己傷敵一千,然後自損八百。總的來説,日本就算寧死不投,拼到最後,日本便不復存在了吧。


人類的發展過程,戰爭常伴左右,戰爭一直都存在,即使21世紀高喊和平與發展的口號,但是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裏海戰火紛飛,硝煙瀰漫,很多人無家可歸。第二次世界大戰也不過是一場涉及地區、國家、人種,範圍更大,參與人數更多,死傷更慘重,結果更壞,破壞性更強的一場戰爭而已。戰爭沒有大小之分,沒有道理可講,任何一場戰爭都以人的鮮血,生靈塗炭為代價,對於敵我雙方來講,戰爭可以過去,但是留下的傷痛是不會忘記的。當今社會應該更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珍視和平,明白和平來之不易,當然已經發生過的就是歷史,應該被我們牢牢記住,更不能忘記那些年中國所經歷的各種苦難曲折,只有這樣,這當今的和平我們才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