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清代最受寵的嬪妃是誰?人們可能會給出很多答案,但是這三人一定高高的居於榜單前列:海蘭珠、董鄂妃、珍妃。
這三人受寵的原因,是一個可難可易的問題,簡單分析無外乎長相可人,性格討喜,但是美貌活潑,通情達理的人,清宮內從來都不缺,因此,這就把話題引向了難的一面:這幾位嬪妃有什麼特點是別人沒有的?或者説:皇太極對海蘭珠,順治對董鄂妃,光緒對珍妃的寵愛,有什麼契機?
1.宸妃海蘭珠
海蘭珠,博爾濟吉特氏,她的部落“蒙古科爾沁”屬於較早依附後金的一批,也是努爾哈赤極為重視的力量。
早在海蘭珠入宮以前的9年,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孝莊)就已經嫁給了皇太極。比起妹妹的“正當齡”,她以26歲之姿入宮,還可以成為皇太極當之無愧最愛的人,不禁讓人們浮想聯翩,一時之間,二婚説、民女説盛傳。
對於海蘭珠如何受寵的,筆者曾經文章已有介紹,今天我們把眼光投向皇太極,就在海蘭珠迎來“盛寵”之前幾個月,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公元1635年,蒙古國最後一位大汗在多爾袞的強攻之下率領家族投降,前大汗林丹汗的王妃被帶到後金,主動請求嫁給皇太極。
這種表示真心臣服的方式在草原部落極為常見,所以文官武將們也沒太當回事,但是皇太極卻不樂意了。
根據古籍記載,人們跪在軍營前求了三天三夜,皇太極才勉強答應。
細數清太祖的幾個王妃:哲哲與孝莊是努爾哈赤指婚,林丹汗的兩個王妃是受到羣臣請求,只有海蘭珠,是他自由選擇,那麼會不會就是因為這層“自由”,使她和別人不一樣?
2.董鄂妃
無獨有偶,曾經困擾父皇的枷鎖,到了福臨這裏同樣存在。
順治十四歲,與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孟古青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在還小的時候就被多爾袞選定為未來的皇后。
皇后性格性格,刁蠻,善妒,與丈夫交惡,最重要的,她是多爾袞選定的人,而多爾袞是順治青年最大的陰影,這也難怪後來會被皇帝親自廢掉。
可誰想得到,舊皇后一走,孝莊馬上又補了個新的,這回是自己的侄孫女,史稱孝惠章皇后。第二任皇后沒有在後宮裏鬧出什麼不和諧的聲音,但是她與皇帝沒什麼感情也是真的,這一點早有憑證:董鄂妃受寵,順治一度想要再次廢后,冊封寵妃,被好説歹説勸下來了。
總結起來,順治之所以寵董鄂妃,一半原因在於感情,還有一半來自於逆反下的不計後果。
3.珍妃
帶着同樣的思路,我們看光緒皇帝,好像婚姻中也充滿了不自由三個大字。
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愛新覺羅·載湉四歲時便被慈禧從姐妹家領進皇宮,繼承大統。登基初期,由慈禧與慈安兩位太后垂簾聽政,因為年紀小不懂事,也沒覺出什麼不妥。
隨着年齡的增長,光緒越來越壓抑,因為雖然身為皇帝,手中掌握着天下權力,卻處處要聽從慈禧的意見,這其中就包括婚姻。
光緒皇帝后宮裏一共有三個人:隆裕皇后,珍妃,瑾妃。
隆裕是慈禧的侄女,長相非常醜陋,不被皇帝喜歡;瑾妃性格穩重,但是膽子很小,對慈禧言聽計從。相比之下,只有珍妃可以走入光緒的心中,方式就是“支持”:1898年,維新變法,因為觸及清代貴族的利益,所以受到多方面的反對,但是珍妃卻一如既往支持皇帝,這與她從小隨父親在廣東生活接觸了許多新式思想有很大關係,因為珍妃的啓蒙老師就是早期維新派的主力人物。
這麼一看,雖然以上不是光緒專寵珍妃的唯一理由,卻也是很大原因。
後記:
對於“寵妃”之寵由何而來,永遠都是個難題,因為這裏面往往有當事人自己也説不清的心理因素,本文的答案並非絕對,只是試圖另闢蹊徑,從皇帝角度出發,尋找些許合理性。
在清代12位帝王中,同治也一樣受到了慈禧的嚴格管教,但是彼時因為有慈安的存在,東西兩宮太后相對制衡。同治親自選過一個皇后,二人感情非常要好,這也是他比起光緒幸福的地方,但是隨着皇帝去世,僅僅一年,皇后也跟着死了。
本文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