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與哪幾個原因

日本閉關鎖國

深究日本閉關鎖國的緣由,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因為宗教信仰不同。16世紀50年代左右,西歐列強開始向東方探索,從而使在西方根深蒂固的天主教思想也傳入日本。

日本閉關鎖國圖片

眾人皆知,天主教倡導平等自由的思想,而日本官方則倡導忠孝的思想。不言而喻,天主教在日本的宣揚使幕府大驚失色,幕府再三禁止其行為。直到1637年,面對由日本的天主教會信徒組織的島原起義,幕府不僅對內加大了禁教的力度,也對外大肆宣揚閉關鎖國政策。其二便是關於貿易交易,自從西方列強來到日本,日本從對外貿易中獲取的利益也大幅增加。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日本的一些大富豪通過與外國人交易獲得了大量的火槍,威脅着幕府的統治。1633年到1639年,幕府連續五次禁止船民出海,這不僅鞏固了幕藩體制,也使日本閉關鎖國的政策更加穩固。

閉關鎖國對日本的作用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是其有利性。日本推行的閉關鎖國維護了日本的利益,也有力地抵制了西方國家的入侵。另一方面則是其有害性。日本閉關鎖國政策推行了近2個世紀,使日本和飛速發展的整個世界逐步脱軌。在歷經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西方列強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而日本仍是停滯不前,所以日本在19世紀中期被美國用炮艦轟開國門,也不足為奇。

朝鮮閉關鎖國

閉關鎖國指的是國家閉關自守,限制國內不與國外接觸的國家政策,在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也嚴格限制對外的交流。據悉,古代朝鮮閉關鎖國是因為受到國外的攻擊,所以才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與外界儘量減少交往,其目的是為了維護統治,保證國家的穩定與安全。但是從19世紀開始,由於內部紛爭等一系列原因,朝鮮日益衰落,最終難免被日本侵佔的命運。

朝鮮領導人圖片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要保證長治久安,就應當與世界保持密切的聯繫,不斷與外國進行交流與溝通,才能保證自己的國家不會被世界所淘汰。然而閉關鎖國政策卻是通過閉關自守的形式,嚴重阻礙了國家對外的聯繫,明顯不利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如今,朝鮮閉關鎖國的政策仍在實行中,不少人對朝鮮以後的發展持質疑的態度,認為這樣的朝鮮很難發展。

朝鮮閉關鎖國政策之所以仍在實行,表面是為了防止西方勢力的侵入與破壞。實際上,也是因為朝鮮人民一直認為西方的社會是貧窮困苦的,而西方一些敵對勢力一直在關注着朝鮮政權的危機,一旦打開國門,國民的視野得到開拓,勢必會在思想與心理上造成許多衝擊與破壞,不利於國家高度集權的統治與穩定。並且對外開放是一種漸進式的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行為。綜上所述,便是朝鮮還在堅持閉關鎖國的原因。

閉關鎖國是哪個朝代

關於閉關鎖國是哪個朝代這一問題涉及到兩個時間,分別是明代和清代。閉關鎖國起源於明代的海禁政策,到明中期開始,閉關鎖國政策開始實行,正式形成和完全閉關的時間是清朝。清政府先是禁止海上貿易,隨後在限制貿易範圍時禁教,防止中國人和外國人來往。並且清政府曾明確規定兩處通商口岸僅供外國商船停靠,甚至到後來一道聖旨傳達到沿海各省,只允許虎門一處為外國商船停泊貿易點。這也標誌着閉關鎖國政策的正式實行。

閉關鎖國圖片

閉關鎖國是哪個朝代這個問題很多人認為是明朝,因為明朝時期朱元璋首次提出閉關鎖國,同時禁止臣民與外國來往。據史料考證在洪武四年朱元璋曾經頒佈敕令,説明要禁止與外邦往來。所以説閉關鎖國還是開始於明朝,正式形成的時間是清政府時期1757年。

現在追究閉關鎖國是哪個朝代並不重要,閉關鎖國已經給中國的發展帶來了消極的影響,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搞清楚閉關鎖國的弊端,搞清楚它在國家發展方面帶給我們的影響。究其原因來説,統治者方面是清朝統治者希望維護皇帝的集權統治、盲目自大的估計了自己的經濟和政治實力;經濟方面是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國際安全方面則是為了維護沿海安全,造成閉關鎖國的原因還有很多。我們要從中得出正確的啓示,指導當前經濟的發展。


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

閉關鎖國政策指的是在鴉片戰爭發生之前,清政府一直阻斷國內與外國之間的交通貿易,不過雖然稱為閉關鎖國,但是卻也並不完全斷絕所有往來的,主要還是針對貿易方面比較嚴格,只有廣州才可以通商,所有的外商必須經過特許才可以進入,就連他們的活動都被限制起來,因此人們對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也十分不好,那麼人們對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是怎樣的呢?

閉關鎖國過程示意圖

對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説起,首先這次的政策是因為清政府想要加強自身的統治能力,並且對外界進行自衞,然而這雖然也屬於防禦政策,但是卻是十分消極的,當時西方國家對清朝的侵略已經開始加快腳步,所以這種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衞的作用。

但是這種政策卻有着更加強大的阻力,閉關鎖國之後國家就開始長期處於自閉的狀態中,甚至可以説已經與世隔絕了,這就讓國內商品經濟的發展速度變得緩慢起來,而資本主義萌芽也被扼殺,不管從經濟、文化或者科技等哪個方面來説都無法和外界交流,自然而然就會比西方落後。可以説閉關鎖國簡直就是一種作繭自縛,中華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間的交往因此被阻斷,中國也無法瞭解世界、學習世界上的先進技術,甚至連思想和文化都處於落後的階段,這也是清朝一直被國際上其他國家藐視的原因之一。

閉關鎖國政策後果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那閉關鎖國政策後果有什麼呢,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第一,閉關鎖國在不知不覺中約束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展,讓我國的資本主義萌發受到制約。第二,閉關鎖國加深了統治者妄自尊大的想法,還自豪的以為我國物產豐富,不需要其他國家的朝貢。殊不知,遠洋在外的國家已進行了工業革命,因此我國工業文明的興起從此慢了一大步。

閉關鎖國時期的明成祖像

第三,阻撓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令西方的近代科學和領先的技能沒有辦法傳進我國。在清朝,我國篩選人才的方式是科舉制度,認為西方的科技是“奇技淫巧”,這就致使了我國在科技方面慢了西方一大步。閉關鎖國政策後果愈發的嚴峻起來。

清政府還嘗試着通過閉關鎖國方針來對內加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對外加強民族“自衞”。這是一種消沉的防禦方針,但由於西方列強對我國可能造成威脅,這種方針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保護效果。可閉關鎖國方針的結果是弊大於利的,起到的效果僅僅只是一點點。它讓我國長期的與外界隔絕,使我國一直都身處在世外桃源中,只知道男耕女織,徹底不知道西方國家科技與文明已有多麼的強大。

閉關鎖國方針導致的結果即是,我國沒辦法與外界交流學習,無法前進,也使中國掉進深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79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歷史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與哪幾個原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