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東吳大將周瑜有何名言 周瑜成語典故解讀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周瑜名言

周瑜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軍,軍事的最高統帥,其最著名的言論就是那句死前的哀嘆“既生瑜,何生亮?”。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嫉妒已經登峯造極,也是自覺自己不如諸葛亮之後對老天的一種埋怨,周瑜的這句話非常的有名,至今還被很多人拿來使用,但是實際上歷史上周瑜根本就與諸葛亮沒有交集。

周瑜劇照

諸葛亮初出茅廬的時候周瑜已經名滿天下,可以稱得上是功成名就,這個時候周瑜的心胸應該是非常開闊的,諸葛亮卻是一個青澀的年輕人,居高臨下的看下去,周瑜怎麼會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後生而產生嫉妒之心呢?

公元208年,曹操大軍進攻東吳,東吳與曹操在赤壁大戰,最終周瑜設計火燒連營,讓曹操丟盔棄甲而逃,其實歷史上諸葛亮根本沒有參加過赤壁之戰,但是在羅貫中的筆下,卻將赤壁之戰的功勞幾乎全部的歸功於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對於周瑜是非常的不公平的,但是《三國演義》這部書就是要褒揚劉備一派,貶斥曹操與東吳的,從這個立場出發,諸葛亮已經是主角,周瑜作為文學作品中的配角自然是要襯托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的,實際上羅貫中寫的是相當精彩的,是非常成功的。

羅貫中筆下諸葛亮神機妙算,舌戰羣儒,智激孫權和周瑜,草船借箭,定計火攻,七星壇祭風,智算華容。時時處處高處周瑜一頭,周瑜是何等人物,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搶去了風頭,心中鬱悶,加上本身有傷病,所以一氣之下一命嗚呼。只留下千古絕嘆“既生瑜,何生亮。”將諸葛亮襯托的無比高大光輝。

周瑜成語

大家一提起三國的周瑜,首先腦海裏想到的就是那句著名的“既生瑜,何生亮”了,但是,除了這句經過《三國演義》藝術加工的名句外,還有很多有關周瑜的成語,比如周郎顧曲,安營紮寨,不習水土,周瑜打黃蓋等等,周瑜這樣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身上有太多的典故,在後代的詩詞中經常能見到。

《新三國》周瑜劇照

周郎顧曲這個成語,原本是從當時江東一帶的民諺“曲有誤,周郎顧”裏提煉的,本意是指,周瑜的音樂造詣十分了得,精通音律,能聽音辯曲,哪個曲調音節不對,他都能聽出來,後來就用指對音樂十分精通的人,是個很有故事背景的成語。

安營紮寨,不習水土,都兩個成語都是來自周瑜在領導赤壁之戰中,遇到的實際情況,用語言精煉出來的,是來自於實戰經驗的語言理論化,安營紮寨,用來形容軍隊原地休整,建造營房,進行長期戰鬥的準備,而不習水土,是指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率領的北方將士,相比東吳的士兵,不善水戰,就是不習水土,後世多指異鄉人不習慣本地的風土習俗,這兩個成語的使用率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高,非常實用。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是當時周瑜給曹操使的苦肉計,讓黃蓋詐降,打入曹操內部,和周瑜裏應外合,非常出名的一個計策,後世多用來形容兩廂情願的情景,對於成語的背景苦肉計到沒有涉及。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成語。

龐統周瑜

對於周瑜和龐統之間的關係,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只知道龐統擅長於使用計策,而且大多都是害人的毒計,不過他的才能卻能和諸葛亮齊名,只是比諸葛亮更為驕傲罷了。而周瑜這個人相信所有人都不會陌生,三國時期他幾乎能和諸葛亮齊名。他的出眾的才華可是被很多的人稱讚的。雖然在史料的記載之中他在最後由於心胸狹窄,而被諸葛亮活生生的氣死,但是屬於他的光彩仍然在歷史的軌道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筆。

周瑜畫像

那麼這樣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會有着什麼樣的關係的呢?

在三國志之中,周瑜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大將之才,完全可以獨當一面,尤其是善於統領兵將。在史料之中關於周瑜事吳一事提到的很少,只知道在後來他不明不白的死在去向征戰巴蜀的旅途之中,當然了,有關於他是被諸葛亮給氣死的説法這只是人們的猜測,事實如何並不知。在他死了之後,是龐統一路護送他的遺體回去下葬的,這一路之上,龐統可以説是寸步不離。而在那個時候,如果不是親信或是特別熟悉的人,是不可能送的。所以由此事看起來,龐統應該是周瑜的麾下大將或是親信。

而且在諸多的史料之中也有着可以證實兩人之間關係的證據,通過這些證據,可以證明龐統和周瑜兩人即是上下級的關係又是好友的關係。只是這兩個人最後的結局都不太好,都是客死異鄉。


 

周瑜怕關羽

周瑜是世間難得的奇才,精通音律,“曲有誤,周郎顧”説的是他酒醉還能分辨曲子;有調兵遣將之能,早年幫助孫策戰勝劉繇,取得江東,後來輔助孫權,主持軍中大事,多次幫孫氏穩定地方政權,最大的功勞就是指揮赤壁之戰打敗曹操,三分天下的局勢由此奠定。遺憾的是,去世的時候非常年輕,可謂天妒英才。

《赤壁》周瑜像

關羽是劉備的結義二哥,也是劉備的大將,有萬人不當之勇。隨劉備打過很多次戰役,赤壁之戰後,關羽受劉備的委託,鎮守情況最為複雜的荊州。公元219年,曹操命令曹仁和魏將龐德來搶荊州,關羽先是防守,後來主動出擊,率領士兵,圍住樊城,大敗曹仁,之後曹操派出于禁增援,關羽採用水淹之計,打敗於禁,斬殺龐德。後來曹操派徐晃、張遼等人增援,加上東吳呂蒙前來偷襲,關羽腹背受敵,退到麥城,逃到臨沮,遇伏被殺。

周瑜和關羽的正面交鋒只有一次,周瑜以和孫權妹妹成婚為由,騙劉備到東吳,打算將其軟禁或者殺掉,後來劉備帶孫權妹妹一起逃跑,周瑜親自來追劉備,眼看就要追到的時候,突然關羽從山間跳出來,手持大刀,十分嚇人,周瑜連忙拉轉馬頭,向相反的反向跑去。世人都以為這是周瑜害怕關羽的表現,其實不是怕關羽,而是知道了劉備有埋伏,有防備之心。劉備有防備,周瑜當然不會追,肯定是往回走。

周瑜妙計安天下

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將領,為孫權奪得一分天下付出了畢生心血。

《赤壁》周瑜劇照

公元208年,孫權的大軍和劉備的軍隊一同對付曹軍,在赤壁將其打敗。戰爭勝利後,荊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被瓜分。劉備只分的南部最小的四個郡縣,他當然不甘心。

劉備多次向孫權借地,説是地方小,不夠屯兵。孫權聽從魯肅等人的建議把地借給了劉備,可是孫權想要回的時候就沒那麼容易了,孫權多次要回所借之地都沒有成功,周瑜建議孫權以和劉備結秦晉之好為由,把劉備騙過來,趁機把他軟禁起來或者殺掉。

周瑜的誘騙之計,騙不過諸葛亮,諸葛亮沒有拆穿周瑜的計謀,仍然讓劉備娶孫權的妹妹,劉備和孫尚香結婚後,沒有表現出要走的意思,讓孫權放鬆警惕,所以孫權並沒有依照周瑜的計策軟禁他。時機成熟,劉備依照諸葛亮的計策逃走,周瑜知道後,親自帶兵去追,不僅沒有抓到劉備,還被提前做好準備的劉軍將領反追,周瑜的士兵損失慘重,自己的之前的箭傷也復發,最主要的是劉備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孫尚香,孫尚香可謂是當時的女英雄,才能和哥哥孫權有得一比,劉備不僅沒損失,還抱得美人歸。

因為這個事情,周瑜被説成是心胸狹隘,容不得他人的人。如今,這句話含有諷刺的意思,指的是付出了人力、物力,卻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周瑜和魯肅

周瑜和魯肅都是東吳孫氏集團裏極為重要的兩個人。周瑜幫過孫堅,後來又幫助孫策奪天下,受到孫策的重視,孫策死後,繼續輔助孫權,一生官至偏將軍,掌握軍隊大權。

魯肅像

魯肅性格豪爽,仗義疏財,當年周瑜受袁術之命,任居巢長,因缺少糧食,周瑜向魯肅借糧食,魯肅把一倉糧食全部借給周瑜,二人成為好朋友。

天下混亂,魯肅帶着鄉親到曲阿,本想投靠鄭寶,周瑜勸他去投靠孫權,專門寫推薦信,魯肅初到孫權那裏,就提出三分天下的言論,這種能看透事情本質的能力是無人能及的,孫權因此對他刮目相看,委以重任。

公元202年,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曹操勢力非常大,魯肅建議孫權把兒子送到曹操那裏當人質,以求得平安。周瑜堅決不同意,認為送人質之後,只能受制於人。孫權聽從周瑜,沒有送人質去曹營。這其實是魯肅想聯合劉備,對孫權採用的激將法。魯肅得到孫權的同意,親自勸説劉備,陳述其中厲害關係,使得孫、劉能夠聯合,還和諸葛亮等人成為朋友,共同商討打敗曹軍的策略,最終贏得赤壁之戰。

戰後,周瑜勸説孫權軟禁劉備,魯肅堅決不同意軟禁劉備,反而同意借荊州給他,實現三國鼎立的局面。事實也證明,沒有劉氏,單靠孫氏,根本抵擋不住北方大軍。周瑜死的時候,臨死還向孫權推薦魯肅,他一直都認定只有魯肅才能幫孫權穩定局勢。


 

周瑜官職

周瑜,世家出身,父親是洛陽縣令,祖輩多人官職太尉。

周瑜像

公元195年,周瑜幫助孫策趕走劉繇,周瑜一無所求回到丹陽,不久丹陽太守就被袁術的堂弟取代,周瑜跟隨父親到壽春,袁術聽説周瑜很有才能,就派人來請他去做大將,周瑜看出袁術的狂妄和無能,又不好拒絕,只答應做居巢縣長。所以周瑜的第一個官職是居巢縣長,他一生為孫策和孫權效力,但是第一個官職不是他們封的。

公元198年,周瑜回到吳郡,孫策親自出來迎接,授予他建威中郎,還賞給他士兵兩千、戰馬五十,賜予府邸和樂隊。之後孫策派他駐守牛渚,因受百姓和當地士兵信服,兼任春谷長。後來,孫策發兵攻打荊州,封他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戰爭結束後,周瑜駐守巴丘。

公元200年,孫策意外身亡,把軍國大事交給孫權,周瑜從巴丘趕回吳郡,孫權任命他為中護軍,孫權非常信任他,他和張昭一起掌握軍事大權。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周瑜採用火攻之計,火燒曹營,曹操慘敗,奠定三分天下的局面。之後他和淩統、甘寧等將領一同打敗曹仁的軍隊。孫權封他為偏將軍,同時是南郡太守。

公元210年,孫權準備攻打益州,周瑜的軍隊在江陵,他回到江陵,在出徵的路上生了病死巴丘。

周瑜最後一個官銜、最大的官銜就是偏將軍,這基本上是孫氏政權裏最高的軍銜。

周瑜遺言

周瑜,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三氣墜於馬下,悲憤吐血身亡,那最後仰天長嘆,流傳後世的“既生瑜,何生亮”這一句臨終之前的話,可以算是周瑜的遺言吧,可就是這句話讓周瑜背下了心胸狹隘,自負高傲的黑鍋,把歷史上忠義清明,雄才大略的周瑜給抹黑了。

《三國演義》周瑜劇照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根據三國史書《三國志》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的二次創作,有戲劇方面的改編,這就是為什麼《三國演義》是小説,而《三國志》是史書,小説裏的周瑜並不能代表歷史上的周瑜,歷中上週瑜的遺言也並不是什麼“既生瑜,何生亮”這般自戀自負的輕浮之言,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了周瑜的遺言內容,“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榮任,統御兵馬……”這段遺言在讀者看來,才是符合一個大將之才該有的憂國憂民的心胸,和歷史上周瑜的身份地位經歷相符的遺言,對比諸葛亮的陳情表,周瑜的遺言一樣情深意切,忠心可鑑,讓人動容,在內容上先是回顧了以往和孫策的崢嶸歲月,建立了東吳政權,卻壯志未酬,深刻剖析了現在東吳面臨的困境,指出可以代替的自己的人才,一句一句都是肺腑之言,一代忠臣良將的泣血之言,讓人敬佩不已。

周瑜和諸葛亮雖然各位其主,但是做的事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輔助君主,安邦撫國,可是一部《三國演義》卻讓大家對周瑜有了偏頗,對比諸葛亮的《陳情表》流芳千古,周瑜的黑鍋可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