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遇到交通事故後有心理障礙 不要讓其愈發嚴重

由 展東明 發佈於 經典

  遇到交通事故後怎樣擺脱心理障礙?

  需要強調的一個觀點就是,完全的心理健康到心理障礙之間是一個連續體,沒有一個非常嚴格和明確的分界線。就算是專業的診斷,也是以一定的症狀條款加上醫生的主觀判斷去界定的。


 

  因此,當我們覺得連上下車也需要「心理建設」,指得是一種對於出門在外不安全感的焦慮情緒,但是帶着這樣的情緒,我們依然可以出門,可以去正常的工作、學習和人際交往,那麼問題不算太嚴重,可以自我多做一點「心理建設」和調整,我們後面説。

  但是,如果這種情況越來越艱難,越來越難以出門,因此而越來越不想甚至無法去工作、去學習、去和他人交往,那麼這樣的情況就建議有這樣症狀的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去醫院診斷一下了。最好是去一家專業性強一點的,能夠充分信任的醫院去,然後謹遵醫囑。

  我們每個人都對這個世界有一個基本假設和根本看法,叫做核心信念,例如「我認為這個世界總是安全的」。帶着這樣的核心信念,我們敢過馬路,因為我們相信開在路上的每一輛車都是會按規則行駛的,每一位司機都是勝任的。

  但是,事實情況是,交通違規是存在的,不夠勝任的新手也總會偶爾出現。但是我們對於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馬路,我們都感覺到安全,是因為我們過往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自己遵守規則,我們都能在路上保證安全。

  然後,突然有一次,在我十分遵守規則的情況下,由於別人的不守規則或失誤,導致了我在路上受傷了,我的核心信念就被大大的挑戰了。我所相信的,只要遵守交通規則,這個世界就是安全的,這個假設是真實的嗎?我會開始懷疑,並且越來越不相信原有的信念。這時候,內部就會衝突,就會覺得原來我相信了那麼久的世界,不是我相信的那個樣子。好像我突然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我還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世界。因此出現了適應問題。

  所以,人們需要適應的可以説是環境,但不如説是適應內心的信念的轉變。

  我們要去逐漸讓自己相信,這個世界是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存在的,並且接受這個信念,接受這個現實。然後才能去理性地行動,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過去似乎活在童話裏,一切都在理想化;而童話般的的信念被現實的天災挑戰之後,人們又會倒向另一個極端,世界是極度危險的,處處都隱藏着潛在的危險。

  看到了嗎,這二者都是非理性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絕對化」。

  現實沒有我們過去相信的那麼完美,但也完全不是我們現在感覺到的那麼糟糕。

  去努力適應這個既不完美,也不糟糕透頂的現實世界吧。

  這個適應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和消極的感受,多和身邊的重要他人去表達,去尋求足夠心靈上的支持。當大家覺得實在支持不夠的時候,就去尋求心理諮詢師的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