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發後,如果清政府堅持不同意溥儀退位,結果會怎麼樣?

辛亥革命爆發,南北雙方激烈交戰,至袁世凱重新出山任內閣總理大臣時,已經基本沒清政府什麼事了。
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儀,頂多只是袁世凱拿來跟南方革命政府談判的籌碼。
辛亥革命爆發後,如果清政府堅持不同意溥儀退位,結果會怎麼樣?
革命黨與清政府角逐的主戰場,大致以革命首義的武昌三鎮為中心。
而武昌之所以領革命之先,又是因為四川爆發規模浩大的保路運動,清政府派出端方抽調湖北新軍入川鎮壓,造成湖北清軍勢力空虛,這才有了革命黨人的起義暴動。
可見,辛亥革命前革命黨人對湖北新軍的滲透,已經十分深入。
這也是清政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餘各地新軍,情形也是大體如此。就連袁世凱的小站新軍第六鎮,也差點被革命黨人吳祿貞帶出進攻北京,要不是袁世凱橫插一槓子,説不定滿清的老巢早就被端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如果清政府堅持不同意溥儀退位,結果會怎麼樣?
對於清政府來説,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局勢已經呈現難以控制的苗頭,決策層心裏頭早就沒有了底氣。攝政王載灃的心虛,主要表現在對兩件事情的處置上:
一是釋放策劃刺殺自己的汪精衞。按照以往清政府的鎮壓手段,像汪精衞這樣企圖刺殺攝政王載灃的革命黨人,被抓到基本是難以生還。而載灃釋放汪精衞的舉動,顯然是向革命黨人伸出了和解的橄欖枝。
二是啓用袁世凱。自打戊戌年光緒帝維新變法,袁世凱投向慈禧後黨時,作為光緒的親弟弟,載灃便與袁世凱結下了深仇大恨,所以才會有慈禧死後袁世凱的下野。要不是革命形勢逼得載灃束手無策,袁世凱斷然不會有重新出山的機會。
辛亥革命爆發後,如果清政府堅持不同意溥儀退位,結果會怎麼樣?
袁世凱出山後,除對內逼迫攝政王載灃交出權力,由他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外,對外立馬撤換了正在武昌對革命黨發動猛攻的馮國璋,而由段祺瑞坐鎮前線與對手打打停停,暗中養寇自重。
清政府手中,此時已經沒有多少能夠直接調動的軍事力量。
前往四川鎮壓保路運動的端方,走在半路被譁變的湖北新軍殺死。西安滿城(專門劃給旗人的居住區)的八旗武裝,倒是與革命黨血戰了一場,但終歸全軍覆沒。北京城內的宗社黨,隨着良弼被刺殺身亡,也基本歸於沉寂。
所以,局面進展到這個階段,能與南方革命政府對話的,就只剩下袁世凱了。連隆裕太后和皇帝溥儀,也得看袁世凱的臉色,主導權全在小站新軍手裏。
辛亥革命爆發後,如果清政府堅持不同意溥儀退位,結果會怎麼樣?
通觀當時的各方勢力,小站新軍的確是全國最強勁的武裝,這也是袁世凱一方面與革命軍虛與委蛇搞談判,另一方面又對清政府威逼利誘的最大本錢和底氣由來。
而對南方革命政府來説,儘管辛亥革命已成燎原之勢,但革命軍內部卻是泥沙俱下、派系林立,很難形成與袁世凱小站新軍對決的合力。比如湖北新軍,張振武、孫武等革命黨人,就與黎元洪貌合神離,即便黃興親臨武昌大本營,也是形成不了統一的指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22 字。

轉載請註明: 辛亥革命爆發後,如果清政府堅持不同意溥儀退位,結果會怎麼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