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被小説家羅貫中寫在《三國演義》最開頭的寥寥數語,十分恰當地形容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興替的規律。

早在上古時代,生活在九州大地上的人們形成了一個個小部落。後來,這些部落慢慢聚在一起誕生了國家。這之後,大國分裂成小國,小國中的強者崛起吞併其它國家重新統一,循環往復。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從周朝算起,我國曆史經歷了分裂為春秋戰國,統一於秦。分裂為魏、蜀、吳三國,統一於晉。分裂為南北朝,統一於隋。分裂為五代十國,統一於宋等多次分分合合。

而這些統一似乎都有一個規律,那便是大多是北方統一南方,像晉南下滅吳、隋南下滅陳、宋南下統一各國都是如此。

總的來説,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似乎很容易。相比之下,南方想要統一北方很難。不過,還是有一個皇帝做到了,他便是朱元璋。

作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爭議帝王,朱元璋自古以來一直是譭譽參半。有人誇他統一中國,建立大明。有人罵他濫殺無辜、殘暴不仁。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不論如何,朱元璋完成由南向北統一確實是一大創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他是怎麼成功"逆向統一"的。

朱元璋生於濠州鍾離的鄉村,從小父母、長兄就相繼去世。

為了生計,朱元璋和其他親人分散逃難,無奈之下投奔了皇覺寺,出家當了和尚。

不久之後,因為饑荒,寺裏也沒了餘糧,朱元璋又淪落成了乞丐。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朱元璋小時候的玩伴湯和在郭子興的起義軍中當了小頭目,連忙寫信邀請朱元璋同去。

因為害怕被寺裏的師兄揭發而被捕,朱元璋咬着牙投身了起義事業。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因為曾經數次經歷生死,剛剛入伍的朱元璋比起其他新兵要勇猛得多。此外,他還在與其他乞丐搶食的過程中變得精明和敏鋭,這些都幫助他很快就被義軍領袖郭子興賞識,得以入選其親衞部隊。

這之後朱元璋依然立功不斷,且所得的戰利品無不是上交郭子興,所獲的賞賜無不分給部下。漸漸的,朱元璋積累了很高的名望,還迎娶了郭子興的養女馬氏。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另一方面,朱元璋積極培養自己的勢力。他招募來同鄉的徐達、周德興等,這些人在日後都成為了明朝奮鬥路上的中流砥柱。

朱元璋發現義軍的各股勢力為了爭權而固步自封,不足以和自己共謀大事,便"獨與徐達、湯和、費聚等南略定遠。"他帶着僅僅二十四人,很短時間內便通過招撫、招降等手段擴展到二萬餘眾。

領着這些人,朱元璋很快奪取了滁州。此外,還在途中迎來了李善長的投靠,之後的六年,朱元璋便以此為根基低調發展,按照"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針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等到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已經雄踞應天府,成為了農民軍中最強的勢力之一。

但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另外兩大巨頭張士誠、陳友諒很快約定共擊朱元璋。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面對艱難形勢,朱元璋主動誘使實力更強的陳友諒前來攻打自己,並設下埋伏。他趁着一場大雨,水陸並進,將陳友諒的船隊痛擊,並順勢反攻,奪取了其大片領地。

最終,陳友諒與朱元璋在鄱陽湖展開大戰。陳友諒的水師雖然規模龐大,但多數是大船,很不靈活。朱元璋趁勢用小船火攻的方式將其擊敗,陳友諒也在亂軍中被射殺。

擊敗陳友諒後,朱元璋轉而對張士誠展開攻勢。當時朱元璋的實力已經佔據了明顯優勢,所以張士誠麾下的杭州、湖州等地先後投降,只剩下他自己獨守平江。儘管勢力處於絕對的下風,但張士誠仍負隅頑抗,最終堅決不降,於城破後又一言不發,被亂棍打死。

緊接着,朱元璋又分兵平定了南方的方國珍等小勢力,大體統一了南方。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以徐達為主將,常遇春為副,正式發佈《諭中原檄》宣告北伐。

當時,一來元朝貴族內部矛盾重重,經歷多次內耗已然實力大減。二來元軍久疏戰陣,戰鬥力與曾經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而與之相對的,是接連取得大勝、士氣正旺的明朝軍隊,以及一批頂級的名將和謀臣。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在朱元璋“先取山東,撤彼屏蔽,移兵兩河,破其籓籬,拔潼關而守之,扼其户檻。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勢孤援絕,不戰自克。鼓行而西,雲中、九原、關隴可席捲也”的戰略指導下,明軍勢如破竹便將元朝人趕回了草原,而朱元璋也成為了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的締造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2 字。

轉載請註明: 歷史上北方統一南方較容易,南方統一北方很難,只有這個皇帝做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