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從小就走在別人的前面,畢竟從父母這條“起跑線”來看,孩子早就輸了。所以後天的發展被父母尤為的看重,既然有了需求,緊跟着就有了市場。關於孩子的興趣班,藝術培訓班、文化課輔導班等機構迅速遍佈大街小巷。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如今,很多人包括國內專家都曾質疑過,讓孩子從小就報這麼多興趣班和培訓班真的好嗎?就算孩子興趣愛好廣泛,但是依然有興趣的高低取捨,比如女孩第一次去舞蹈班學習,看着一屋子同學身着清一色的舞蹈服跟着老師一起做動作都會瞬間引爆一時的興趣,但真正能把興趣保留下來到長大的又有多少呢?

同樣道理,很多興趣班因為是因為讓孩子初次接觸了幼兒園或者學校裏沒接觸過的內容,孩子頓時會產生一種短期的興致。這種表現方式完全跟興趣無關。而興趣實際上也不能等同於天賦,作為一個成年來説,自己真正擅長什麼,對哪方面有天賦,一定是等到進入社會,再通過不斷的碰壁、摸索、自我教育之後得出的。

如果幸運的話,在小的時候通過不斷的上興趣班,上的多了而且都能堅持一定的時間,也存在一定概率被髮掘天賦。但是天賦顯現的時候,很多問題也接踵而至。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耽誤學業的問題

本身孩子的天賦被髮掘出來是好事一件。但過早投入太多精力去挖掘天賦的話,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孩子會因為學業落下被老師當眾數落,回家被家長罵。很多自卑的心態形成以後,天賦也隨之逐漸消失。

實際上天賦不等於天才,除非還是就是曠世其餘的天才,不學習都無所謂的那種。否則的話,天賦發掘和學業兩者不可兼得,還是合理安排為妙。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產生不利於身心成長的優越感而最終泯為眾人

《傷仲永》的課文我們都學習過,就算當年老師講這篇課文的時候,你上課睡覺了沒有聽,但也至少對這裏的內容也會有個耳聞。

文中雖然沒有細講關於他父母的細則,但很明顯,正是仲永的父母不斷帶他去各種表演、走穴換取微博的錢財卻忽略了繼續深挖天賦的重要性。而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極為常見。曾經我舊家鄰居的孩子有一種過目不忘的本領,就算拿一本從未看過的書,只要讀一遍幾乎能把原文一字不落的流利背誦。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這種能力被當時的人歎為觀止,所以大家都稱這個孩子為神童,説將來就是上北大的料。結果被人誇得多了,這位孩子也就誤以為這種技能會永遠伴隨自己的一生,只需要輕鬆的等到長大上北大就好了。

因為這種優越感讓孩子喪失了進取心,還養成了貪玩、拖沓的習性。幾年之後這個孩子的記憶已經大不如前,但是他和他的家長認為只需要再努努力就能把這個技能重拾起來,但是隨着年齡增長學業負擔加重,家長更沒有心情去繼續發掘孩子的天賦,等到孩子從普通三本畢業的時候,也只能跟朋友自豪地説自己小學時候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引導方法不當最終被誤導

好的天賦自然需要好的導師來引導,不然的話當孩子的天賦被髮掘到一定的階段就會遇到瓶頸期,長期不能突破瓶頸期的話,天賦也同樣會逐步消失。

而為了發掘更深的天賦,父母在這方面自然而然也得下血本,只怕是一個家庭的收入撐不起孩子天賦的成長啊!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33 字。

轉載請註明: 這種錯誤的教育引導方式,會讓孩子的天賦變成學習的負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