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使用的學術簡歷(CV)的內容涵蓋個人簡歷(resume),但是在內容上更側重於展示過往學術經歷部分。
學術經歷可以使得招生官們更加直接的看到你對某一專業領域的“強烈的興趣”,以及你的科研素養和學術能力水平,從而讓你從眾多申請者中脱穎而出。
哪些人需要撰寫學術簡歷?
根據需求場景來分類:
準備留學申請偏學術性專業碩士(如語言學、教育學等)/申請研究型碩士和博士的同學
準備保研申請和考研複試的同學
準備申請海外暑校、暑研的同學
許多頂尖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杜克大學等已經在招生公告中明確要求:申請者需提供學術背景等相關證明資料。有一份學術 CV 當然也是有備無患。
學術簡歷通常包括哪些內容?
製作一份學術簡歷之前,大家可以先簡單回顧一下自己的過往學術經歷。然後你就會發現:
是的,如果沒有定期總結和記錄自己的學術活動的習慣,那麼想要用的時候就會發現,完全不知道寫啥好,也不知道從哪裏開始着手。所以,想要寫好學術簡歷,一定要學會時不時去回顧總結過往經歷。
在正式的撰寫中,除了基本的個人信息,如姓名、聯繫方式、地址和照片之外,這些內容都可以包括進去:
1 Education
這個部分包括你就讀的學校(也包括曾經去交換交流的學校)、專業、成績和年級排名(前 30% 才寫排名)。從最近的一段經歷開始寫,到本科為止。
注意:
如果你就讀的專業在全球 or 全國排名非常高,可以單獨標註一下。
如果你的綜合成績一般,可以挑選幾門相關且成績較高的專業課成績寫上。
2 Publications
這個部分可以闡述一下你的論文成果,狀態可以分為已經發表(記錄年份),正在審稿(underrevision),正在寫(Manuscripts in Preparation:in prep)。可以以簡化版摘要的形式,簡單的闡述一下你的研究課題。
3 Research experience
其實對於絕大部分本科生來説,擁有一篇已經發表的論文是件挺不容易的事。而那些沒有論文的同學,搜腸刮肚也想不出來這裏到底要寫啥。
其實在這個部分,你可以寫的東西很多:
參與研究課題並擁有自己的獨立研究報告:
研究課題的含金量主要取決於這個項目是否有價值或者非常前沿、帶隊老師的學術地位,你的參與程度、研究報告的深度等。
參與學術向的比賽:
參加比賽的過程在本質上相當於一段完成科研項目的經歷。比較典型的如全國高校挑戰杯”大賽、天池數據大賽以及 kaggle 上的競賽項目等。
參與學術會議的經歷:
雖然你不一定是會議受邀演講嘉賓那麼光鮮亮麗的角色,但參與學術會議本身還是值得説上一句。最好可以寫出你參與的會議的級別,以及你參與後獲得的知識、受到的啓發等。
參加學術型社團:
通常學校裏都會與一些學術性質的社團,如果有加入併成為leader,或者在社團中策劃組織過一些學術活動,也可以寫進去。
在專業課中參與並完成的作業:
如果以上都沒有,那也可以寫一寫你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做過的那些比較有價值的作業或者有寫過一些小論文。把它們適當包裝一下,也可以算作一個小小的經歷。
4 Grants/Funding Awarded
如果你在做項目過程中,有過申請經費的經歷,可以寫在這裏。記錄下具體的時間,名稱和金額。其實很多研究機構高校也希望自己的研究員有很強的吸金能力。
5 Qualifications
這個指的是一些比較有價值的職業或者學術資質。比如,翻譯資質,律師資質,註冊會計資質等,但不是所有的大學裏考的證書都值得寫的。
6 Software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
這裏就不要寫 word,ppt 什麼的了,除非你的 ppt 和 excel 真的做的很好。不同的學科會有不同的技術,比如語料庫,語音分析、Python、R等等。學會一個技能就記錄下來。同時也可以寫一下你的第二外語水平。
7 Honors/Awards
這裏是獲獎情況,當然記錄的時候你可以記錄很多,但是真正寫的時候不是越多越好。比如年級知識競賽就不要寫到簡歷上了。
額外的一些小tips
以上的內容包含了絕大部分本科生會涉及的部分。
如果是高年級的同學,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適當補充一些 Teaching and Assistantships 的經歷,這些學校裏的兼職研究或者教學工作的經歷其實也是一個加分項。
同時,博士同學記得要在結尾處要加上 2-3 個推薦人(證明人)的姓名和電子郵件。
另外,如果你實在沒有什麼特別能拿得出手的經歷,還有一個比較取巧的辦法,就是付費加入一些國際學術協會。很多行業大型的協會還是值得參加的,只需要交一點會費可以進入,還可以以優惠的價格參加他們的年會。
最後,在學術經歷撰寫中,一定要記得大致看看老師們的普遍研究方向,挖掘貼合這些老師的方向來寫。
同時,如果有額外的經歷,可以看看他們是重理論分析還是重實操數據,一定要投其所好,才能獲得更好的結果!
更多留學申請問題,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