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評:防止“女德班”死灰復燃,需多管齊下

由 聊素麗 發佈於 經典

提起“女德班”,很多人都不陌生。2014年,“女德班”教現代女性打不還手、罵不還口;2017年,“女德班”宣揚女子就不應該往上走,就應該在最底層;2018年,“女德班”鼓吹女性換男友會爛手腳……2020年,“女德班”又來了。

7月29日,某地一“女德班”視頻在網上傳開。一名女孩演講時自稱“天天一副賤像傷風敗德”引發了輿論的關注,相關部門也介入調查。演講中的詞彙,不堪入目,可這竟然就是“女德班”標榜的傳統文化內容。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教授蒙曼接受央視連線時表示,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會包含一些不得體的東西,甚至是今天看來已經不需要繼承、也不應該繼承的東西。顯然,這個所謂的“女德班”,正是將一些文化糟糠繼承下來了。比如,正常人恐怕都不會將“自我侮辱”視為德。

那麼問題來了,“女德班”捲土重來,是誰給了它土壤呢?

一方面,和很多無良機構的手法一樣,“女德班”也是利用家長認知不足、精力不足、時間不足,以及讓孩子走上正道的迫切心理。通過洗腦式的教育和宣傳,讓女孩們“深刻反省”。這,似乎正是家長們希望看到的,錢也就出去了。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

另一方面,監管確實存在難度。某些“女德班”的創立形式隱秘多樣,且狡兔三窟,“反打擊”能力明顯提升——有的這次被取締了,下一次改頭換面重新出現;有的在當地被“拉黑”,換個地方繼續騙;有的打着“XXX夏令營”的旗號,和一般的學生活動差別不大。

有專家提到,對於“女德班”,不僅要在當地建立起“黑名單”制度,還必須有全國聯網的平台。這就要求多個領域的部門要聯動起來,實施更加嚴格的監管和懲罰措施,並且讓相關信息全國範圍網絡共享。另外,不妨利用化名、鏡頭遮掩等形式下讓“女德班”學生或家長現身説法,讓更多人知道“女德班”的真面目,提升鑑別能力。

“女德班”,不人道、不地道,今後只會道道碰頭。在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的同時,家長們也要主動學習,尋求更加科學的教育方式,和孩子耐心溝通、平等交流。只有這樣多管齊下,“女德班”才不會有死灰復燃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