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不愛玩遊戲的孩子,也很少有人能把遊戲玩上熱搜。
南京高三學生吳何樂耗時3年,用遊戲製作了母校校園模型,完美還原一切細節。
儘管學業緊張,他依然擠出時間親自丈量測繪,從開學第一天起一點點搭建,直到今年完工。
這“神還原”的巨大工程,惹得不少網友讚歎:
學霸玩遊戲的打開方式都和我們不一樣!
但也有人不以為然:
“還是作業太少了!”“高三了,還玩呢?”
確實,遊戲模型跟高考似乎沒什麼關係,像是在浪費時間。
但正如木心所説:玩物喪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養志。
堅持3年精準地測算、畫圖紙、構建模型,這樣的思維能力和意志品質,什麼學不成?
很多父母為孩子貪玩頭疼,甚至談玩色變。
其實玩耍是人的天性,是成長必經之路,並不是過錯。
一味壓抑會讓人喪失活力,而在遊戲裏充分施展天性、揮灑自我的孩子,往往更健康、聰慧、有靈氣。
未來世界,很可能掌握在那些貪玩的孩子手中。
從不貪玩的孩子,最不幸
《朋友請聽好》中,何炅收到這樣一封信:
寫信人事業有成,想買什麼從不考慮價格。
但背後的代價是,他一週七天、24小時都在工作狀態,週末從不吃喝玩樂,如此十多年。
他的生活質量秒殺一大片人,可依然痛苦:
這一切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為什麼不當一條鹹魚呢?
他想拋下一切,過種種花,曬曬太陽的日子,卻已陷入高速運轉中,不可自拔。
愛默生曾説,懂得如何玩樂實在是一種幸福的才能。
沒有孩子不會玩樂,但太多人早早失去了這項天賦。
從小到大,“抓緊一切時間好好學習”才是正道,拿出時間玩耍似乎是奢侈甚至犯罪。
漸漸地,我們時刻緊繃神經,只盯着一個個目標,卻喪失了最簡單的快樂和好奇,慢慢變成一個對世界木然的大人。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大二女生的求助帖:
她家教嚴格,所有時間被補習班和作業充斥着,幾乎沒和同學出去玩過。
小學到高中過得順風順水,直到大學,她才發現不對勁了:
各種社團,她興趣寥寥,很多東西都沒聽説過;
體育課上,排球乒乓球打兩個就死,沒人願意和她組隊;
就連宿舍裏打撲克,她也一臉茫然,抓牌都抓不好。
她嘗試學新鮮玩意兒,卻發現腦子轉得特別慢,學起來很吃力,越來越自卑,不敢和人交流,有苦無處訴。
教育家勞倫斯·科恩説:
遊戲對於孩子,就是工作和表達,是必需品,這是他們與人交往、建立連接、認識世界的途徑,
當他們經歷挫折、生氣、悲傷、無力時,遊戲也是他們自我情感修復、建立自信的途徑。
有多少孩子在“禁止遊戲”的勒令中,喪失了觸摸他人的機會,挫傷了與生俱來自我療愈的能力,也許這輩子都沒辦法重拾兒時的快樂。
從未貪玩過的童年,是人生難以癒合的傷口。
會玩,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最強大腦》選手王昱珩的戰績,到現在也無人能敵:
他能從500杯水中找出看過的那杯,從200根蠟燭中找出看過的那根,簡直不可思議!
不僅如此,他當年還以專業第一、甩開第二40分的成績,考入清華美院。
如此學霸卻是“放養”長大的。
王昱珩從小最大的愛好,就是一個人瞎玩:
在樓頂養小雞,在爸媽鞋子裏養螞蟻,偷媽媽的絲襪撈小蟲餵魚……
他曾説自己不是什麼最強大腦,只是做事非常專注和用心而已。
想起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説:
如果一個小孩子小時候能夠全情投入、忘我地玩耍,那麼,他長大之後也有能力用同樣的專注來面對所有任務。
或許正是童年無人打擾的遊戲時光,培養了王昱珩極度的專注力以及敏鋭的觀察力。
女兒出生後,王昱珩就帶着孩子一起玩。
他陪女兒看書,擊劍,玩沙子,教她認識奇怪的植物,給她做微觀海洋魚缸,甚至一學期一半的時間都在請假旅行。
神奇的是,哪怕這樣“不務正業”,女兒的成績依然保持在全班前五。
白巖松曾説,見識,比知識更重要。
在遊戲裏,身心充分活躍起來,每個毛孔都張開盡情感知世界,釋放自我,讓生命不知不覺地被滋潤,這比死讀書、狂刷題有意義得多。
公益短片《玩有什麼用》解答了父母關於孩子貪玩的困惑:
你只看到孩子瘋跑瘋叫,卻不見她摔倒時,忍痛堅強地站起來;
你只看到孩子自顧自地玩樹葉,卻不見他做創意手工表達心情;
你只嫌孩子話癆煩人,卻不見他幽默風趣,交到好多朋友……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明:
無組織無計劃的自由玩耍,會讓孩子受益無窮,它有助於孩子變得具有創造性,發現自己的激情所在,發展解決與他人相處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
遊戲,就是非正式場合的學習。
人際相處的規則,自我反思的能力,克服困難的信心,敢想敢做的勇氣,都可以從遊戲中獲得。
放手讓孩子盡情玩耍,就是為生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會玩,是幸福家庭的底色
《小歡喜》中,季楊楊出身優越,爸爸是區長,媽媽知書達理。
可父母常年在外地打拼事業,幾乎缺席了孩子整個童年,回來時家庭關係冷漠到冰點,又趕上青春期,動不動就是一場惡戰。
所幸,爸爸媽媽走出了和解的第一步:
陪兒子玩刺激的卡丁車、吃快餐,甚至學網絡用語冒充網友陪他聊天。
一貫不苟言笑、高高在上的領導爸爸能做到這樣,實在太了不起了。
三個“最熟悉的陌生人”開始相互理解,發現彼此身上的閃光點,發現他們其實一直都深愛着對方。
當媽媽確診癌症,叛逆任性的季楊楊,甚至暖心地剃光頭鼓勵媽媽,一家人的心終於緊緊挨在了一起。
沒有孩子天生拒絕父母,是父母一次次推開了他們。
《老師請回答》中有很多家庭的現狀,不少人感同身受:
父母和孩子只聊學習,吃完飯就各回各的房間,房門隔絕了親子交流,家只是一個用來睡覺的地方。
有研究證明,家庭情緒不良的孩子,必須克服更多阻力才能成長。
況且沒有好情緒,一切成績都是空中樓閣,無法真正快樂。
《遊戲力》中寫道:
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説給他聽。讓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自信也會同樣有效。
好的教育,應該如春風化雨,而非強硬地壓迫對方改變。
當父母願意放下權威和控制慾,手拉手玩到一塊、瘋到一起,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一個家庭幸福的關鍵,未必是收入地位多高,而是一家人能開開心心地玩鬧,讓愛在彼此間充分流動。
玩出孩子的美好未來
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用三組老鼠做過一場實驗,結果表明,生活環境不同的老鼠,大腦發育存在顯著差異。
越是在寬敞明亮、玩具多的“豐富環境”中,老鼠大腦發育得越好,各項能力越突出。
可見,放鬆遊戲的環境,是激活智慧、促進成長的鑰匙。
馬雲説:
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待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
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時代,人無法和機器拼知識和計算,而優勢在於體驗、審美和創造。
所以,當孩子滿手泥沙,在牆上塗鴉,把鬧鐘拆散,和夥伴們玩鬧,別輕易打斷指責,別總是絞盡腦汁,將他們禁錮在一方書桌前。
多陪孩子一起玩吧,他們正無比渴望着,能和你一起捉迷藏、打電動、野餐,或只是去公園跑步。
玩樂並非荒廢時間,看似搗亂、貪玩、折騰的行為裏,藴藏着生命獨一無二的體驗、熱情和智慧。
千萬別小看一個貪玩的孩子。未來也許就在TA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