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諸葛亮和孫權曾設想兩家分魏,為何最後反目成仇,魏得天下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經典

公元229年孫權宣佈稱天子,蜀國朝臣認為蜀漢是漢朝的唯一合法繼承者,應當以大義為重與吳絕交,但諸葛亮“應權通變,弘思遠益”,不僅承認了孫權的皇位,還派出使者祝賀。諸葛亮深知蜀國實力弱小,不聯吳難以伐魏,所以重新與吳國結盟,兩家甚至制定了瓜分魏國,平分天下的計劃。

雙方對中原的瓜分方案非常全面:“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在此之前,孫權已經任命了朱然為兗州牧,盟約訂立之後,因為兗州被劃給了蜀國,孫權便馬上撤了朱然兗州牧的職位;而同樣,蜀國也將劉永的封號魯王改為甘陵王、劉理的梁王改為安平王。

從這個劃分也能看出來,孫權對這個“前景”是沒太當回事的(蜀漢幾乎佔據了所有的形勝之地,可以輕鬆把東吳切成幾段);而且這種劃分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實際操作裏,不還是誰佔了就是誰的,誰會輕易把吃進了嘴的肉又吐出來。

當時,孫權稱天子時,有人建議諸葛亮應該伸張正義,表明態度,不應該和孫權結盟,説這樣做是無益的,甚至要討伐孫權。

但是,諸葛亮力排眾議,他説孫權很早就有篡逆之心了,我們之所以不針對他,是因為想和他聯合,互為犄角之勢,如果和孫權鬧僵了,就會發生戰爭,而孫權方面現在人才很多,君臣上下都很團結,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滅掉他們的。如果陷入長期相持,等到曹魏更加強大,曹魏就是最大的受益者,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如果跟孫權搞好關係,對我們是有利的,因為我們北伐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所以,我們不能討伐孫權,不能和孫權鬧僵。
《三國志》注引《漢晉春秋》記載:亮曰:權有僭逆之心久矣,國家所以略其釁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顯絕,讎我必深,便當移兵東,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彼賢才尚多,將相緝穆,未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

其實,説白了就是拉攏孫權和蜀漢繼續聯盟對抗曹魏,以他們實力本身就是空頭支票,不管這個方案是否成功,但最實質性的南北對抗明顯地成功了,對於蜀漢孫吳怎麼説都不虧。 兩家聯合北伐的唯一機會,就是關羽圍樊城的時候。東吳背刺關羽這個情況,基於東吳自身的處境,其實是正確的,戰略上沒搞清楚主要敵人和次要敵人,最終結果就是慢性自殺。

而且洛陽並不難守,本身就是形勝之地,控制住淆函道和武關道,北面控制孟津,洛陽周邊也是羣山環抱易守難攻。但洛陽的問題是中原腹地無險可守,很容易被孤立,北軍可輕易進至汝南壽春一線軍臨淮上,洛陽本身能守住的戰略意義就不大了,反而會成為南軍的負擔。

孫權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只守住父兄基業就可以了,蜀漢是智小而謀大的典型範例,國力不如吳國,野心還挺大的。當然孫權不背刺當時還是有可能取關中,但是這種情況是幾乎不可能,任何一個有點頭腦的君王都不可能坐視別人迅速發展的,當平衡打破之後,和蜀翻臉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