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進行時,陳國強院士:從醫,崇高!
“人命至重,有貴千金”,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古時醫家孫思邈的這番體悟讀來頗讓人感慨。
這半年多來,我們經歷着史無前例的疫病來犯,也目睹着危難時刻生死相守的醫患之情。不論是2月末那名杭州新冠患者出院時的一番表白——“説星星很亮的人,是沒有看過醫護人員的眼睛”,還是3月裏上海中山醫院“陪老人看落日餘暉”的動人一幕,在今年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人們讀到了四個字——人間值得,更讀到了醫者大愛。
眼下,又是一年高考招生季。有人期待,經此一“疫”,醫科會大熱;也有人疑慮,當下年輕一代乃至他們的家長,或許未必願意讓孩子涉足這份又苦又累甚至還有生命危險的職業……
對醫科,“看漲”亦或“看空”,其實都不必。“全世界從來沒有像這一刻那樣需要我們,信賴我們,期待我們!”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疫情以來最深切的感悟之一。在他看來,今天我們談學醫,談的是一份職業的崇高感。經此疫戰,人們更須明白,從醫,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1問:疫情之下的特殊高考結束了,眼下正是各地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醫科會否成為一個報考焦點?或熱或冷,您的預期是什麼?
陳國強:我們很欣慰,最近五年來,對高水平醫學院校來説,醫學一直是優秀考生青睞的專業。以我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為例,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錄取分數線逐年攀升,一大批優秀的年輕人帶着對醫學極高的熱情來到上海,步入醫學的殿堂。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醫務人員的表現更凸顯醫護的偉大和這份職業的崇高。交大醫學院的很多畢業生成為新冠疫情阻擊戰的中流砥柱,他們聞召而動,勇往直前,以生命守護生命,扶生命大廈之將傾,挽疫情狂瀾於既倒,良知良能,可歌可泣,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肝膽。
我相信,經此一“疫”,國人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醫學強則國強,醫科理應成為值得舉國高度重視的學科,醫生護士更應成為最受國人敬重的崇高職業。我深信,醫學會成為越來越熱的專業。
2問:您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生晚會上説,“全世界,從來沒有像這一刻,那樣需要我們,信賴我們,期待我們”,您覺得現在是怎樣的時刻,又需要怎樣不同於以往的醫者?
陳國強: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目標的達成,人民對健康長壽的追求越來越高,健康是“1”,如果這個“1”缺失,其他都是“0”。“生命至上”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實踐表明,醫療衞生事業事關人民健康,事關社會穩定,事關經濟發展,事關國家安全。醫者,正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
我記得當時跟畢業生説,你們這一代,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獨特的畢業禮,你們這些準醫生,要扛起人類歷史上最嚴峻的公共衞生抗疫重任,你們未來也將為人父、為人母,或將面臨一個人類現代文明史前所未有的嶄新生活方式,你們的戀愛模式、育兒方法、消遣娛樂,或將一一重構。
而在此期間,我們同樣需要重構的是醫學文化,強調科學精神,將求真的認識觀,求善的價值觀,求美的藝術觀融為一體。我們既需要複合型高層次人才,也需要培養一批“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的防治結合全科醫學人才。今天的醫者既需要救死扶傷的道術,也需要基礎紮實的學術、本領過硬的技術,更需要心中有愛的仁術。
3問:您説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需要醫者,但如今的00後考生大多是獨生子女,成長於物質豐盈的時代,孩子自身及其父母可能未必願意孩子選擇醫學這條又苦又累甚至還有危險的人生路,對此您怎麼看?
陳國強:其實,我時常收到學過其他專業的本科生畢業後希望再來學醫的信件,雖然由於政策的限制,無法滿足他們的心願,但讓我們欣慰的是,有孩子願意加入我們的隊伍,即便無法如願,卻對醫學心生歡喜與理解。
最近,我也在網上看到有父母感嘆,本不想讓孩子學醫,但孩子卻堅持要學醫。最後,家長決定尊重孩子的內心。
一個時代的青年自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也有屬於他們的時代際遇。雖然網上經常出現“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吐槽,但我們必須要相信,今天的大多數孩子是“可愛、可信、可為”的新一代。他們有獨立精神,也有奉獻意識,他們有慎辯慎獨的能力,對人生的意義也有自己的思考。
誠然,學醫苦,從醫也苦,但試問,有哪一份職業是容易的呢?又有哪一個職業的價值比拯救人的生命更高貴、更神聖?能讓從業者在助人的同時,使自己也獲得無比的快樂與幸福呢?我想,唯有醫學。
4問:經此一疫,很多人確實發自內心地讚頌醫務人員,為白衣逆行動容、落淚,更希望當自己的生命擱淺之時有優秀的醫護服務在側。可一旦談到自己或家人是否會從醫,又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對這份心態您如何看?
陳國強:“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在這樣一個人人嚮往健康,而醫療資源仍然失衡的年代,選擇醫學,永遠離不開責任和擔當。
記得在2018年交大醫學院的畢業典禮上,我提出了幾個憂慮。這些憂慮後來被同學們説成是“強叔憂慮説”。
當時我憂慮,優秀的你們是否心中唯有自我,甚至唯我獨尊;聰明的你們,是否在“刷存在感”中失去獨立,喪失自我;任性的你們是否能夠在漫漫行醫路中堅守前行;強大的你們能否在前行的路上,做到表裏如一。
我們無需否認,由於社會發展速度快,競爭激烈,“屁股決定腦袋”和“精緻的利己主義”氣息會存在,但我深信,醫者如磐,“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同樣處處可見。我甚至相信,這種責任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
醫學是人學,直接面對人的生命,醫學知識既飽含生命的邏輯性,也時刻呈現生命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更凸顯醫學的不確定性和辯證性。學好醫學,除了要下點“死記硬背”的苦功,更需要邏輯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問題導向思維和科學思維,也同時需要宏觀思維和微觀思維。
擁有了這些思維方式,才能從沙粒變成珍珠,從石頭化作黃金,更讓枯枝長出鮮果,沙漠佈滿森林。這是醫學的本分,也是醫學的美與快樂。有了這種美與快樂,即使不行醫,對個人的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5問:古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説,千百年來,中國人從醫有份濟世情結在。古往今來也對醫者始終提出很高的要求。《黃帝內經》載,醫者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孫思邈説醫學乃“至精至微之事”,醫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且強調“勿求名利”,張孝騫説“病人以性命相托,我們怎能不誠惶誠恐,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您心目中,希望什麼樣的學生接棒醫學事業?
陳國強:思以達智,方能久遠。“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直到今天,我依然期待,我們的學生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愛,在理想中揚帆,在夢想中遠航,在實踐中收穫,在披荊斬棘中超越自己,更超越我們,讓他們自己、讓中國、讓人類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這是因為,我們要鄭重交給下一代從醫者的這根接力棒,是一根事關人類未來福祉的接力棒。
眼中有的那束“光”,是期待這些孩子擁有看不見、摸不着卻不可忽視的獨立人格力量,照耀自己,更温暖他人。
走進社會,只有“胸中有志”,方能不迷失。志行萬里者,最忌中道而輟足,無端消耗生命。醫聖張仲景生於亂世,瘟疫肆虐,張仲景十分悲憤,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症診治,經幾十年的努力,最終寫下不朽之作《傷寒雜病論》,並留下諄諄遺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深刻道出醫者的真諦乃心懷天下。
今日的醫學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內科外科化,外科微創化,微創機器化,專科精細化,醫療機械化。千變萬化,醫者如磐,要有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社會責任感,要懂得在反思中進步,不屈不撓,追求科學夢想。
有了鴻鵠之志,還要腹中有才。有才,方能創新克難,造福病患。請莫自覺或不自覺地陷入“專”而不“博”的迷霧中。醫學不斷髮展,知識不斷更新,當新冠元年與“互聯網+AI”迎頭相撞,未來的醫生更需終身學習,“博學而後成醫”。
當然,作為醫者,唯有大愛,才能讓醫學最終充滿有温度的力量。
交大醫學院新生入學之際,總會一同觀看大師劇《清貧的牡丹》,王振義爺爺用牡丹背後藴含的深意,勉勵醫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醫者德為首,偉大的醫者,不屑於奉承與歌頌,不排斥批評和質疑,醫學充滿不確定性,我們並非全知全能,但在幫助病人趕走疾病折磨之際,往往一句有温度的話、一個暖心的舉動,都會成為病人救命的那根稻草。診斷書上生硬、冰冷的解析之外,良言一句三冬暖,能燃起生命低谷的無限希望。越是物化的醫學越要呼喚人文精神的迴歸,這就是“心中有愛”。
星星之光,亦可燎原,每一名醫者光芒如海,這個社會也會陽光普照,温暖病弱。
作者:唐聞佳
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交大醫學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