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曾説“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陶行知曾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這兩句話都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可如今我國有些學生為了能夠考上一所好大學,整天就沉迷於書本,把書本知識當作一切,從不去切身體驗,致使他們總是“紙上談兵”。這類人在學校裏考試分數總是高,可一旦要把理論用於實際時,他們總是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入手,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低分高能”。
而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叫張進生,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卻失業十八年,如今淪為低保户,讓人唏噓不已。
張進生,湖南常德人士。張進生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家裏的條件非常不好。從張進生懂事以來,他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因此他本人也非常聽話。俗話説“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張進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來不會向父母要零花錢,在家裏也主動承擔家務活。
在學習上,他非常自覺,從不用父母擔心,每天都主動的學習,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學習成績總是在班級前三名。對於窮人家而言,要想改變命運就只有通過高考,張進生本人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特別努力讀書。1984年,張進生成功地考入了湖南醫科大學。
大學裏學醫本就比較辛苦,但張進生一點也不怕,他幾乎每天都在看書學習。在大學的五年時間裏,他表現非常好,各門課程成績也很好,本科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天津一所醫院就職。由於他大學期間只顧看書,從不與人做過多交流,致使在工作中他與同事相處不好,總是發生爭吵。之後,張進生選擇了辭職,他決定繼續求學。
辭職以後,張進生又全心全意地開始讀書,最終考上了北京大學研究生。在北大時,他仍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研究生畢業後又繼續攻讀博士。在讀博最後一年,他拿到了國外的錄取通知書,可鉅額的學費讓他止步不前,最終他放棄了攻讀博士。
按照常理來説,作為一名北京大學的高材生,找工作應該輕而易舉。可張進生本人特別虛榮,只想要體面且工資高的工作,但他本人又沒有任何實踐能力,致使最終一事無成。
之後,張進生選擇回到了家鄉,整天待在房間裏閉門不出,也不願意去工作,致使失業十八年。如今政府給張進生辦了農村特困救助,堂堂一個北大高材生就這樣淪落成了低保户。
對此,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