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宏:科學讓生態環境更“精緻”
幹練的西裝,長及鎖骨的捲髮,戴着閃亮的耳墜。初見廖宏教授,第一印象往往是“精緻”。這似乎不是一個常用來形容女科學家的詞,特別是一位國家傑出青年、“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學院院長。就在不久前,她的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
廖宏的“精緻” 輻射到方方面面。她在國際上率先發展出大氣環境-氣候雙向耦合模式,模擬的大氣污染物濃度要精確到微克每立方米;對工作的規劃要精細到每小時;學生一篇論文至少要改上十幾遍;做科學研究的目的,也是讓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更加“精緻”。雖然科研人生充滿了數字和模式,卻被她過成了詩和遠方。
“天才少女”愛理工 巾幗何曾讓鬚眉
“小時候唯獨不太喜歡化學,沒想到兜兜轉轉一圈,最後竟做了大氣化學的研究。”廖宏感慨。
在中小學期間,廖宏的成績常常名列全市第一。16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氣象專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天才少女”。
關於這個專業,她坦言“是父母幫着選的,因為覺得工作穩定,適合女孩子。”
讀着讀着,廖宏卻真的愛上了氣象,她可以充分享受鑽研氣象的樂趣。
從北大碩士畢業後,廖宏工作了四年,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開始博士階段的學習,而且是從零開始學化學。
廖宏坦言:“説實話,工作後才發現知識的積累是多麼重要。”
在上世紀90年代,大氣環境這個科研領域在中國還剛剛起步。她敏鋭地察覺,不出十年,大氣環境將成為地球科學裏的一門重要交叉和前沿學科。
獨闢蹊徑登頂峯 “找準兩條科學線的交匯點”
事實證明,廖宏選對了方向。氣象與化學相結合,讓她在“大氣污染物與氣候變化相互作用”這一領域獨樹一幟,成為國際領軍科學家。正在進行的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撰寫中,廖宏受邀作為協調主要作者負責統籌第六章節的撰寫。
尋找到兩條“科學線”之間的交匯點,廖宏覺得自己何其幸運。但一句輕描淡寫的“幸運”背後,離不開經年的奮鬥與積澱。大氣環境與氣候變化本就是兩門相對獨立但關係複雜的學科,要對雙方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繁雜的耦合,遠非易事。廖宏必須學貫多科,既通且透,才能“指揮”各個影響因子和過程各司其職,奏出最“精緻”的數值交響樂。
時光並沒有辜負她的才智與汗水,在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列出的兩個能進行大氣化學-氣溶膠-氣候雙向耦合研究的模式中,廖宏2009年研發出的模式不僅位列其中,且早於英國科學家兩年,成為被IPCC承認的全球最早實現雙向耦合的模式。
最讓廖宏欣慰的是,對於她用模式做出的成果,常有德國、美國等國科學家通過儀器測量進行驗證,“科學無國界,雖然我們素昧平生,但是自己提出的問題能引起其他科學家的共鳴,我覺得很榮幸。”
2006年剛學成回國時,國內對於大氣污染的關注不多,有的專家不理解兩個學科聯繫和交叉的意義,有的專家甚至勸她“不要研究這麼敏感的問題”。但廖宏有自己的堅持,現實已在眼前,只有從科技上突破,才能為國家治理大氣污染、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科技支撐。
廖宏致力用模式解決實際問題。她發現了氣候變化影響我國大氣污染物年際和年代際變化的量級與機制,揭示了我國華北平原冬季灰霾重污染事件增多的機制,並提出全球變暖增加了華北冬季灰霾重污染事件發生的頻次和持續時間。她還評估了減排策略改善空氣質量時污染物變化造成的氣候效應,提出了改善我國當前臭氧和PM2.5污染的協同控制策略。除此之外,廖宏的團隊還為南京市環保部門制定了污染排放達標規劃。
獨木不成林 “學科騰飛需攜手共進”
2016年3月,廖宏來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擔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來了就要做出點成績來。”廖宏説。2017年,在她的牽頭推動下,南信大和哈佛大學成功簽約共建空氣質量和氣候聯合實驗室。南信大不斷派出博士和教師前往哈佛大學學習交流,已經聯合發表了10餘篇論文,成果受到國家生態環境部的肯定。
雖然行政和科研事務非常繁忙,但廖宏仍堅持給本科生上課。“比起院長,她更喜歡我們稱呼她‘廖老師’”,大四的毛鑑炯曾上過廖宏的《氣候變化概論》課,“廖老師上課基本不用固定的教材,講授的知識點非常前沿,授課方法又很接地氣。”
她堅持一到兩週開一次組會,學生和她交流後都要記錄並簽字。
雖然要求甚高,但在學生眼中,他們的廖老師“很可愛”。學生去成都開學術會議,廖宏送上一日遊攻略;學生去美國交流,她送上美國超市好物“安利”。她還愛唱歌,是個女中音,也喜歡逛街、看電影、上淘寶、做美食。“老師常説,生活有很多面,要多嘗多試。我們對生活精緻,生活才不會糊弄我們。”學生王葉説。
2019年,廖宏作為江蘇高校唯一入選者,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在她辦公室牆上最顯眼的地方,掛着6幅照片,那是廖宏和每屆學生的合影。
【來源:中國氣象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