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148個朝貢國,為何到了清朝只剩下7個?
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歷代王朝對於藩屬國都會採取懷柔政策。會為其提供保護,並且很少會干預其的內政,但藩屬國有什麼事情都會上報給宗主國。比如説明朝時期的朝鮮,被日本侵略,就是求助了宗主國明朝才得到了庇佑,避免被滅亡。一直以來,中國的藩屬國都比較多,像唐朝,光是給它朝貢的國家都有三百多個。朝貢也就是藩屬國給宗主國獻上禮物,這也是藩屬國臣服的表示。
直到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都是有藩屬國對其進行朝貢的。但根據歷史記載來看,清朝只有極少的國家對其進行朝貢。而明朝有些不一樣,比如説洪武年間有一首《太清歌》:“萬國來朝進貢,仰賀聖明主。可以看出,明朝恢復了萬國來朝的局勢,而給明朝朝貢的國家達到了148個,這是有記載的。但清朝有記載的只有7個,為什麼清朝會比明朝少了141個?
其實這並非是説清朝國力不夠強盛,要知道,清朝的版圖相對明朝來説一度是擴大了很多的。這便是一個原因,早先西邊那一帶有很多的小國家,他們都屬於藩屬國。所以需要朝貢,跟西漢時期的西域諸國相似。但是清朝統治者在前期就將其滅了,既然滅了那就是屬於自己的領土,朝貢自然可以取消。
而那一帶起碼有30個以上,50個以內的小國家,一鍋端自然會少了很多國家朝貢。第二個原因是,對宗主國進行過朝貢的藩屬國,宗主國會饋贈其禮物。這裏的禮物可比貢品要貴重得多,好體現大國風範,也就是為了面子。可長期下去,怎麼吃得消?為此,漢武帝跟明太祖就曾受過困擾,下令減少朝貢。漢武帝甚至表示,使者不得無故來長安,這樣才節省了銀兩。
所以,有時候並非是宗主國願意他國來朝貢,而是藩屬國急切地想要朝貢。一聲令下,能來朝貢的國家就大大減少了。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明朝跟清朝的外交是完全不一樣的。明朝很是熱衷外交,從鄭和數次下西洋就能看出,他們的外交政策也就是睦鄰友好。
傳教士利瑪竇有過這樣的描述:這裏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由此可見當時明朝的風貌,他們對外極其開放,也因此,明朝的火槍一類武器都很先進。有大量的西方科技思想書籍翻譯,徐光啓就是其中優異的中西文化先行者。如果説誰是近代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恐怕還得從明朝找,根據史料記載的對話來看,徐光啓跟崇禎已經明白更兇惡的敵人是西方。
清朝同樣是亡在了自己手裏,卻跟明朝不一樣,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這外交政策。明朝也實施過海禁,可沒有清朝這麼徹底,尤其是乾隆時期。乾隆認為自給自足,不需要依靠外來商品。也是為了防止中外反清勢力聯合,下令閉關鎖國。這樣一來,能夠被允許朝貢的國家更少了。而閉關鎖國的後果很明顯,嚴重的落後,幾乎是跟世界隔絕。